新聞焦點:
‧台股本月盤整機率高→ 金融、電子是搶攻萬點秘密武器
‧美股大跌→ 美痛苦指數攀高


產業旺季到 台股下半年將奮起
2008.06.08【經濟日報╱本報訊】
 
台股選後開啟另一新局,近期雖然受獲利了結賣壓與國際股市回檔影響而盤整,但在兩岸關係進一步開放以及下半年進入產業旺季,台股後勢仍相當看好,經濟日報特別邀請法人專家一起為台股把脈,提供投資人後續選股策略及展望。
 
台股第一季表現較國際股市亮眼,主要在於兩岸關係改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預期反應,不過,520後就不能再編夢,得「夢醒時分」,回歸基本面檢視。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因次貸風暴影響,導致對未來景氣仍有疑慮,操作上缺乏方向感。就目前狀況而言,全球龍頭仍在美國,推估其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2.5%、第二季1.4%、第三季0.6%、第四季0.8%,最低點將出現在第三季,研判景氣落底的時間點應該就在今年夏天,第三季將是今年投資主軸的時間點。
 
追蹤過去美國三次循環發現,每次聯準會調降利率倒數第二次,將是所有金融商品價格最便宜的時候,包括美國債券、美元指數及股市都在今年3月17日出現最低價位。近期歐美股市雖出現震盪整理,不過,都是在3月17日低點上揚以來,做中段調整休息,在研判夏季是景氣落底的前提下,沒有理由未來還會比3月來得更壞。
 
台股目前也正處震盪走勢,在這個等待的時間點,勢必要找出一些題材維繫市場人氣,例如兩岸關係的題材、股東會、董監改選等,在這中間做墊檔。
 
至於下半年投資策略,建議以金融、傳產、電子三大族群平衡布局。目前傳產族群因基期高,高檔震盪的機率比較大,後續走勢關鍵在於兩岸關係發展進度。另外,四川塑化廠高達5,000-6,000家,其PVC產值占全中國8%,預估恢復狀況沒這麼快,台灣廠商有機會受惠;奧運將屆,中國官方為改善汙染情況進行減產,水泥及鋼鐵族群也有機會受惠。
 
金融部分,有待兩岸會談簽署備忘錄(MOU)的突破,在長多前提下,預估大漲小回的機率非常大。至於電子族群,比較看好NB相關零組件及類比IC、無線上網等族群;以往全球資金配置都將政治風險列為第一考量,未來國外投資法人機構若能釋懷的話,台灣因為掌握全球九成NB產量,受益將相當明顯。
 
======================下一則====================== 
 
謝金河:台股本月盤整機率高
2008.06.08【經濟日報╱記者謝偉姝/台北報導】
 
台股盤整,上周周線收在8,745點,多空態勢未明,市場期待端午節後「變盤」。財訊傳媒執行長謝金河表示,台股在8,500點左右防守力道逐漸增強,惟修正時間仍不夠,多空都在重新思考下階段的方向,6月股市盤整可能性大。
 
謝金河認為,從最近油、金、貴金屬、農產品等原物料價格均回檔來看,「通膨已有強弩之末的味道」,近幾年受惠原物料上漲的傳產股漲幅已到相對高點,長線台股投資趨勢將產生轉變,「金融與電子將是台股上攻萬點的秘密武器。」以下是專訪紀要:
 
通膨成強弩之末
問:上周五美股大跌、油價再衝高到139美元新高,你仍認為通膨已達強弩之末嗎?
 
答:
從長線投資角度來看,我還是持相同看法。倘若油價再衝高,將重創全球經濟,油價最終也是要回跌。上周五美股大跌400多點,主因歐洲中央銀行宣告要升息抗通膨,造成歐元走強、美元又再走弱。我認為,美國與歐洲在利率、匯率上,還有一番折騰與角力。
 
歐元強勢升息,讓大家對通膨壓力更加恐懼;美元走弱、失業率竄高到5.5%,造成與美元走勢相關的油價、原物料價格衝高,接著又讓大家對美國經濟前景更為憂心,這是美股暴跌原因。
 
不過,往後看得更遠,油價如果持續上漲,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升高,重創經濟,油價與原物料價格也仍會跌落。在全球景氣不確定、經濟轉折的此時,投資人應該把眼光放長,思考下一個十年投資主軸。
 
問:既然原物料飆漲已到末段,投資人選股思維該如何轉變?
 
答:
傳產股反映通膨已到淋漓盡致,通膨很難善了。當大家認真要對付通膨怪獸,當原物料回檔,美元也從弱勢逐漸回穩,2000年造成原物料飆漲條件已默默轉向,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飆漲個股要敬而遠之。思考下一個十年長線焦點在哪?這是現從事投資最必須探索的。
 
從美股變化回檔來看,道瓊工業指數回檔反映原物料下跌,費城半導體指數卻是從底部反彈約三成,那斯達克指數亦然。蘋果電腦目前股價距高點不遠。這帶來啟發,倘若過去受到原物料飆漲之害的個股,例如代工廠、零組件廠等,會不會因原物料回檔產生新的競爭力?科技創新帶來的影響會如何?從手機來看,過去低價代工到目前走向智慧型手機,手機決戰明顯在於智慧型手機,這已可看出宏達電將是台灣科技業重要代表。
 
兩岸邁入新局後,兩岸市場產生高度連結,也是未來長線投資思考主軸。台灣從過去小池塘,連結向大海,未來能夠充分運用大陸內需市場者將勝出。大陸食品業的旺旺、康師傅、統一中國、大成食品等都會有所表現;台灣則有旺旺產險、味全、大成長城、統一等相對應作連結。
 
大陸通路布局有成者也值得關注。像寶成旗下的寶勝剛在香港掛牌上市,下一個注目焦點,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在此次四川大地震捐款中一炮而紅,潤泰新、潤泰全未來的發展,大潤發在香港掛牌,發展空間值得期待。而像聯強、藍天、大聯大等都有這種大陸長期布局特色。
 
下月是觀察重點
大陸不再做世界工廠,產業要轉型,要注意未來大陸將傾力邁向高附加價值之路,而大陸勢必轉向高科技,在高科技產業中也勢必會找台灣進行合作,因此,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未來可望與中國攜手,進軍全世界。我們可以假想,倘若聯想加上華碩、宏碁進軍全世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兩岸產業能高度連結,疆界領域完全打開,下一個五到十年重要轉捩點。經濟部長尹啟銘就說過,兩岸企業結合,台股上看2萬點。
 
過去被民進黨限制不能發展的,未來格局會拉大。像金融股基期最低,長線金融股有很大發揮空間。重新尋找下一主流股,而選股最大條件,便是捨棄高基期,尋找低基期。我認為金融與電子是台股上攻萬點的秘密武器。
 
問:520馬英九總統就職後,台股直線下挫,多空未明,市場期待端午節後變盤,你的看法?
答:
馬總統當選前、當選後,市場期待很多,是憧憬式的上漲,但馬總統當選、就職日,看來都是波段高點。台股自9,309點回檔到近期低點8,548點,下跌約6%,同期間國際股市如日本還有4%漲幅,台股價跌量縮,市場由激情趨向保守,也符合打底特色,多空都在重新思考下一階段方向,也都在摸索國際景氣變化。
 
技術指標也出現轉折,長線技術面日與月KD於低檔交叉,周KD從高檔反轉向下,修正時間不夠,至少要等四周以上,6月台股盤整可能性大,靜待籌碼沉澱,8,500點防守力道將增強。
 
台股最近反應遲鈍,是去除掉憧憬、要把未來漲升結構理得更清楚,這樣漲勢才會更為堅強。新台幣匯價衝破30元且維持常態,將是台股資金行情重要臨界點以及重要觀察指標,就時間點來看,7月是觀察重點。
 
問:台股下半年萬點可期嗎?
答:
真正好戲在下半年,萬點當然可以期待。2000年阿扁當總統時,大陸躍為世界工廠,全世界資金流向中國,這趨勢即使總統再英明,也難以扭轉;2008年,馬英九當總統,大陸誓言從世界工廠轉型,勞動合同法、趕走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台商大逃亡,台商紛紛回流,馬總統只要在兩岸關係稍微著墨,就會很有看頭。
 
從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四川大地震期間對台商踴躍捐款釋出的兩岸關係善意來看,兩岸新發展邁入「過去20年從未見過的里程碑」,對台股來說是空前大利多。下半年可望是利多不斷的環境,想像空間太大。
 
下半年挑戰萬點
過去幾年,在香港掛牌的大陸國企股漲幅驚人,像海螺水泥,從港幣0.445元到88.9元,很多國企股上漲超過100倍。面對未來兩岸新局開展,市場要有不同想法跟想像力,「這是未來台股要面臨的挑戰,必須全新建構選股新思維。」
 
問:通膨隱憂衝擊全球股市,投資人該如何因應這個國際經濟情勢轉變?
答:
前一陣子台股還有強勢股領軍,但現在唯有晶華堪稱強勢,大盤找不到強勢股,只剩下外資力挺的台積電表現尚稱穩健。未來台股新方向在哪?要從股價修正中尋找。
 
不過,我看得更長。現在這個時間點,從長線投資觀點來看,在結構上是一大轉折點。原物料的回檔,以及美聯準會宣示不再降息,預告美元弱勢告一段落,這些議題都值得關注。
 
中國當局已鄭重宣示要轉型,各種政策一一出爐,大陸不再做世界工廠,此時大家赫然發現,原物料紛紛下跌,例如鎳價已跌了60%、鉛跌了48%,這是多頭結束的強烈訊號。從這訊號再回頭去看油價,油飆到135美元後大幅回檔,此外,過去油價飆漲過程中,很少看到美國出面喊話,但這一次也看到了。
 
甚至連大家看好的農產品也重跌,小麥跌40%,豬價大跌,最後飆漲的米最近也跌了25%。2000年到目前為止共通的習題是通膨,不過,種種跡象顯示,通膨已漸有強弩之末的味道。
 
======================下一則====================== 
 
謝金河:金融電子 搶攻萬點秘密武器
2008.06.08【經濟日報╱記者謝偉姝/台北報導】
 
財訊傳媒執行長謝金河表示,通膨已到強弩之末,從長線投資角度來看,全球投資在2010年前後將產生大轉折,過去八年傳產股已「淋漓盡致」反映原物料飆漲行情,投資人對原物料、傳產股行情要居高思危。金融與電子股將是率領台股上攻萬點的秘密武器。
 
謝金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馬總統就任後,兩岸進入「過去20年從未見過的好關係」,台灣與大陸內需市場連結後,可望受惠於大陸內需的內需消費股及通路股,是長線選股方向。
 
油價上周末站上139美元,再創新高,導致美股重挫400餘點,但謝金河認為這僅是歐洲央行升息與美國間的經濟角力。他說,台股從520後盤跌,已從激情轉向保守,預期「這波修正時間至少還要四周以上,6月股市盤整可能性大」。
 
台股與美股聯動性愈來愈高,10日公布的美國貿易逆差、12日出爐的5月零售銷售,及13日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三項數據將影響本周美股。此外,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籌資及上季獲利數據若令人失望,可能引發美國投資人大賣金融股。
 
謝金河說,多空勢力都在國際景氣變化下,尋找下一階段台股新方向。他認為,下一個十年長線投資焦點將聚焦三個族群:一、具全球競爭力、科技創新的電子股;二、過去因政策限制,表現備受壓抑且基期低的金融股;三、兩岸市場連結後,受惠於大陸內需的內需消費股、通路股。
 
謝金河分析,大陸已宣示要從世界工廠轉型,朝向高附加價值發展,發展高科技將是必走之路,而大陸也勢必選擇與台灣高科技結合,走向國際,因此,具有品牌、關鍵技術,像是華碩、宏碁與半導體、面板產業等,未來都很值得期待。
 
謝金河提醒投資人,面臨國際經濟環境、兩岸關係重大轉折,投資人應重新建構選股思維,而選股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捨棄高基期,尋找低基期個股。
 
謝金河說:「由此看來,金融電子是台股上攻萬點的秘密武器。2000年到2008年間漲幅已高的個股,逢高都是賣點;這八年間若股價偏低,將出現價值投資,可以找股價比淨值低、具競爭力的電子股。」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公司像是「台灣的國際驕傲」-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IC設計業的龍頭聯發科、個人電腦品牌大廠宏碁與華碩、個人電腦代工王牌廣達、仁寶及緯創,以及專業電子代工王牌鴻海、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等。這些電子各族群的翹楚,將持續發揮王牌效應,是未來投資主軸。
 
台股下半年並不看淡,最主要是兩岸關係改善。謝金河觀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台釋出善意,7月大陸觀光客來台與周末包機直航可望底定,「下半年將是空前大利多的環境」,台股好戲在下半年,萬點值得期待;新台幣升破30元且維持常態,將是台股資金行情重要臨界點。

 
======================下一則====================== 
 
沈文成:兩岸產業整併 利多
2008.06.08【經濟日報╱本報訊】
 
國民黨在國會與總統大選勝選後,台灣結構已完全改變,這對股票市場發展非常重要。台股在民國79年創下1萬2,682點歷史高點,當時台灣經濟發展動力主要來自美國。
 
我認為,下一個會讓台股蓬勃發展的主因來自於中國大陸的崛起,尤其兩岸進一步開放後,先前「龍困淺灘」的部分台灣產業,未來將會是「飛龍在天」。例如以往傳產龍頭股價相當「牛皮」,但自從到中國投資不斷擴充,創造第二個春天,甚至還到香港掛牌,量變導致質變,股價也水漲船高。
 
由於美國內需占其GDP達七成,這也說明為何小布希政府要用退稅手段刺激消費,挽救次貸風暴引發的經濟衰退疑慮;目前中國內需比重僅三成多,將來若成長一倍的話,其商機大餅有如天文數字。
 
台灣因兩岸融冰,產業合作機會陸續出現,預估這一、兩年台股將會反映解禁後非常大的利多,預估內需商機、題材,仍會持續成長、發酵。當兩岸投資可以自由化時,會出現兩岸產業的整合併購,是台灣最大的利多,當這一天來臨時,將是台股最大的利多。
 
因此,包括金融證券等,想像空間就非常大,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外資想併購國內銀行的原因之一,建議保守投資人可做長線投資。另外,中國內需持續成長,造就台灣廠商自有品牌壯大,長線而言,這一、兩年是非常好的投資時間點。
 
至於近期台股回檔,就過去經驗觀察,股票市場通常是利多之前先漲,等到利多出盡時就結束了,所以台股從520馬總統就任後,就一路震盪走低,市場並不意外。雖然預期兩岸關係將大幅改善,不過,近期回檔的主因在於沒有新的題材與實質進展,大盤回歸基本面,加上電子產業正值淡季,營收無明顯突出表現,在量能不出的情況下,大盤只能以輪動格局為主。
 
就景氣面而言,預估電子產業要有較大的反彈走勢,應在下半年。由於電子股與國際股市連動性高,近期只要國際股市回檔,電子股不動,指數要有所突破也不容易。
 
電子股主要跟隨PC、NB產業供應鏈,包括IC設計及相關零組件。日前產業界釋出看好今年NB景氣的觀點,我認為下半年景氣應該還不錯,其中「愈不講話的東西,可能題材面愈好。」
 
======================下一則====================== 
 
通膨議題 美股風向球
2008.06.08【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過去一周隨著歐美央行談話,影響匯率波動劇烈,因應美元強弱變化,紐約原油7月期貨價格一度下探一桶122.3美元,不過又在特里謝談話後,大幅回升,使得能源股在歷經修正後,再度走高,原物料類股也同步走揚,雙雙領漲大盤。未來一周國際市場展望與觀察指標包括美國消費者物價與零售數據為觀盤焦點,另外,企業財報也將為重頭戲,未來一周將呈現波動震盪。
 
未來一周經濟數據以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5月零售銷售最重要,受到5月汽油價格大幅上揚,消費者物價恐有攀升之虞,不過,受惠退稅支出效應,和威名百貨5月銷售情況頗佳,5月零售銷售可望上揚,對大盤應有提振效果。另外,4 月成屋待完成銷售額、6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和聯準會的褐皮書報告,都可能對盤面形成影響。
 
此外,未來一周,聯準會有數位官員將發表對於經濟方面的談話,重要的部份集中在6月10日,聯準會官員Geithner將於紐約發表對經濟的看法,而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將於波士頓發表通膨及其對貨幣政策影響的看法,還有聯準會官員Fisher將於紐約發表對全球化和貨幣政策的看法。預期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和其他理事的談話內容應該延續過往一周的基調,強調目前通膨的威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未來一周的觀察焦點,最重要的還是在通膨的議題上,隨著歐洲央行強勢表態,甚至表明可能升息,美元回貶,再度帶動油價走高,因為未來一周油價動向會是觀察重點。
 
======================下一則====================== 
 
台股拚龍舟 多空關鍵在美股
2008.06.08【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據統計,過去5年台股端節前後走勢漲跌表現都有關連,今年儘管自520「馬上跌掉」550點,跌幅5.9%,但端午節前的一個月下跌1.3%,為5年來跌幅最小。法人認為,上周五歐美股市重挫,道瓊指數大跌近400點,確是可能影響台股周一走勢的新變數,但本周將進入股東會的密集期,加上兩岸包機直航即將在7月成行,且下半年進入傳統電子業旺季,只要美股回穩,國際股市也沒有重大利空,今年端節後台股還是有逆轉機會。
 
台股「馬上就跌」,至上周為止,跌幅已達5.9%,惟上周周線由黑翻紅,醞釀止跌回穩訊號,總統馬英九上任後,面臨調整民生物資價格挑戰,引發國內對新政府處理通膨問題的信心,加上農民北上抗議,使得外資對於台股的基本面仍有疑慮,資金行情與總統就任前相比,明顯降溫,影響台股走勢。
 
據統計,台股最近5年端午節前後一個月的漲跌幅,都剛好呈現節前上漲,節後也上漲;節前下跌,節後就下跌的表現,今年端節是否也會循此模式,有待觀察。今年端午節前一個月台股的跌幅為1.3%,低於馬英九總統上任後的跌幅,以近5年端午節前台股出現下跌走勢時,端午節後一個月的跌幅都縮小來看,今年節後止跌反彈的機會仍高。
 
上周台股走勢雖偏弱,但市場對端午變盤寄予厚望,寶來投信股票投資處副總經理胡曼玲表示,觀察近5年端午節前後一個月的台股走勢,端午節前為上漲,端午節後的走勢仍為上揚,反之亦然,但投資人不需因端午節而擔心,對台股後市寄予非理性的期望,仍需回歸台股基本面分析。
 
胡曼玲指出,後市觀察面向可分為,一來配合六月份股東會熱季的到來,重量級公司均會發布市場的展望與看法,投資人可密切留意基本面佳、五月與六月營收成長良好個股,二來在除權息後,將有大量現金股息再度流入股市,資金行情可期,屆時只要美股走穩,國際股市也沒有重大消息影響盤面,端午節後的台股正報酬的機率不低。
 
至於在投資族群方面,電子股即將步入第三季旺季,但目前能見度仍不佳,需密切觀察第三季接獲訂單狀況,若預期第三季與第四季營收可望成長,電子類股可望扮演大盤撐盤角色;傳產與及金融股,則要觀察七月份的兩岸包機直航進程,以及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兩會復談所釋出的題材面消息,可望為相關概念股注入利多刺激。
 
======================下一則====================== 
 
道瓊指數大跌394
2008.06.08【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七日電】
 
美國國內失業率激升重燃經濟衰退疑慮,引發美元急跌及油價暴漲,美股在飽受雙重打擊下,三大指數6日皆重挫3%,道瓊工業指數狂瀉近400點,表現為15個月來最糟。本周投資人將屏息關注油價後續走勢,及美國消費者物價等經濟數據。
 
美國6日公布的5月失業率意外攀升至5.5%,升幅為22年來最大。美元應聲急跌到1.5776美元兌1歐元,逼近1.58價位,觸動原油期貨價格單日戲劇性躍升11美元,加深美國經濟面臨類似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的憂慮,資金轉進政府公債規避風險,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4.025%推落至3.938%,美股於是跌得又急又猛。
 
道瓊工業指數6日重挫394點,跌幅為3.1%,收12,209點,30檔藍籌股全面下挫,無一倖免;一周來道瓊跌幅3.4%,是2007年2月以來最慘。那斯達克綜合指數6日大跌3%,收2,474點,上周跌幅1.9%。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6日跌3.1%,收在近兩個月來最低的1,360點,上周共跌2.8%。
 
分析師說,就業數據疲弱加深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疑慮,同時物價壓力又攀高,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提振經濟與抵抗通膨之間,面臨兩難。紐約Canaccord Adams投資公司美股交易主管羅費利說:「這是最糟的經濟環境。我不懂這怎麼會不叫做停滯性通膨。」
 
本周投資人將關注10日公布的美國貿易逆差、12日出爐的5月零售銷售,及13日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檢視美國經濟強弱及通膨情勢。
 
此外,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籌資順不順利,也攸關美國信用危機是否重起波瀾。保德信投資顧問公司投資策略長普雷芬說,倘若雷曼公布的資產負債表及上季獲利數據令人失望,可能引發投資人大賣金融股,下探3月的年度低點。
 
======================下一則====================== 
 
美痛苦指數攀高 經濟罩烏雲
2008.06.08【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七日電】
 
最新公布的美國失業數字和繼續飆漲的原油價格,澆熄美國經濟可能逃過衰退的希望,也讓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秋季就提高短期利率的可能性破滅。
 
6日發表的美國就業報告顯示,美國的就業人口已連續五個月下滑。這項數字公布時正值國際油價再創新高、美元大跌,和道瓊指數暴跌近400點。
 
美國5月失業率攀升到5.5%,遠高於4月的5.0%,單月升幅是1986年來最大;就業人口遽減4.9萬人,使今年來損失的就業累計達32.4萬人。失業率升高加上食物與能源價格上漲,推升所謂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代表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綜合指標)攀升到近9.4%,除了2005年的一個月份外,這是1990年代初經濟衰退期以來的最高水準。
 
金融市場原本認為Fed降息幅度已經夠深,振興經濟的措施也已足夠,但失業率攀升、油價飆漲,加上美國住宅市場迄無起色,已改變市場的看法。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兼基金經理人穆勒說:「我本來就認為失業率會邁向6%,但卻沒料到一夕間已經走到中途了。」
 
就業報告公布前,利率期貨市場反映市場預期Fed在10月底升息的機率約80%;報告公布後立即掉到約50%。Fed決策者之前也預期經濟會減緩、失業會升高,進而紓解通膨上升的壓力,但美元下跌除了推升油價外,也使Fed更難達成控制通膨同時提振成長的責任。在美國經濟走軟之際,歐洲央行本周稍早卻暗示考慮7月就提高利率,使Fed主席柏南克近來靠喊話拉抬的美元回升行情曇花一現。
 
5月的就業報告凸顯出,美國的經濟問題已從房市蔓延到經濟的其他部門。商家以解僱員工因應生意滑落,經濟體中的購買力也隨之降低,並與就業減少形成惡性循環。部分官員和經濟學家質疑失業率勁升的合理性,認為勞工部可能誇大了新加入就業市場的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