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FED升息時點恐延後→美失業率+物價上漲率害的 !!
‧阿里郎....阿娘威~~財報佳;中、印、俄仍為開發中國家→商品市場 再旺5

Fed
上調失業率 美升息恐延後
2008.05.23【中國時報/陳怡慈/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昨公布4月30日降息一碼的細部會議記錄(Minutes),相較於一月底時發布的預測值,Fed大幅下修美國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上調全年物價上漲率與失業率,連動所及,市場認為美國升息的時間點,從今年第四季延後到明年第一季。
 
根據Fed昨公布資料,實質經濟成長率(Growth of real GDP)從原本預期的1.3%到2%,大幅下修到0.3%到1.2%;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部分,也從原本預期的5.2%到5.3%,提高到5.5%到5.7%。
 
物價部分,Fed將個人消費支出(PCE inflation)全年漲幅,從原本2.1%到2.4%,大幅上調到3.1%到3.4%;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 inflation)部分,也從原本2%到2.2%上調到2.2%到2.4%。
 
受到國際原物料、原油價格飆漲影響,Fed下調經濟成長率、上修物價,這早在市場預期之中;然而,昨日的會議記錄,讓市場頗為意外的是:「Fed竟然上調失業率」,這代表,Fed認為美國經濟前景變數仍多,復甦時間可能會比預期來得久。
 
連動所及,據美國聯邦利率期貨昨最新資料顯示,認為Fed十月底會升息的機率只有10%,十二月十六日會升息的機率也下降到54%,認為明年一月三十一日會升息的機率,則提高到80%,與先前認為Fed可能在第四季升息的看法,時間明顯又往後延。
 
======================下一則====================== 
 
FOMC會議紀錄出爐 Fed暗示 短期不會再降息
2008.05.23【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周三公布上個月貨幣決策會期的會議紀錄,內容提到上次降息的正反意見「十分接近」,許多官員甚至發言表示縱使經濟衰退,未來應該不太可能再降息,此份紀錄等於是Fed向外界傳達短期內已無降息可能的訊息。
 
Fed利率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3個星期前以8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降息1碼的利率決策,該次決策會議紀錄周三正式對外公布,當中載明:「好幾位決策官員發言指出在經濟前景並無大幅轉疲的情況下,單憑一些指向經濟成長已經放緩甚至衰退的資訊而做出寬鬆貨幣政策,可能不太適當。」
 
會議紀錄並形容上次降息決定正反意見「十分接近」,UniCredit MIB經濟學家班赫茲表示,「所謂的十分接近,可能暗指反對降息的聲音已逐漸贏得其他官員的支持。」
 
由於4月貨幣決策的會後聲明刪去「成長向下風險」的文字,給予外界Fed短期內可能暫時停止降息的解讀,而這份會議紀錄的內容等於支持市場對Fed將有一段時間不會調整利率的預期。
 
針對經濟展望方面,會議紀錄表示,成長「仍面臨走低的風險」,其中房市情勢依舊險峻,消費者支出成長牛步,企業支出還是悲觀,出口則因美元貶值與海外市場成長強勁,前景看好。
 
通膨展望方面,會議紀錄指出,食品與能源價格上漲將推升整體通膨率上揚,核心通膨率預料將下滑,不過「通膨預期上揚將是通膨展望惡化的最大風險」。
 
Fed同時與會議紀錄一併發布最新的季度經濟預測,將今年全年成長預測從原估的1.3%至2.0%,下修至0.3%至1.2%。
 
美國第四季的失業率預測則由原估的5.2%至5.3%,上修到5.5%至5.7%。
 
======================下一則====================== 
 
阿里郎 財報壯壯
2008.05.22 【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韓國KOSPI指數上周以1888點收盤創下今年以來新高,該指數從3月中旬低點以來反彈幅度接近20%,今年表現名列亞洲前三名,JF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認為,南韓龍頭製造業第一季財報振奮人心,出口企業獲利表現超越預期可望帶動就業市場進一步復甦;且物價5月漸漸穩定,配合內資(退休金和共同基金)預計今年投入17兆韓圜的資金行情,建議投資人伺機尋找買點,在指數創新高前先下手佈局。
 
崔光鉉表示,企業獲利預估下修循環在3月觸底後,開始出現明顯改善跡象,大型製造業龍頭如三星電子、LG電子、現代汽車等首季財報亮眼,帶動股市4月反彈逾7%。根據歷史經驗,若企業獲利預估持續改善,股市將出現綿延數月之漲升行情。
 
再者,韓圜今年迄今兌美元貶值10.5%,相對多數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幅度更大,強化電子、科技、化學等出口業獲利動能,除了企業所持外幣部位立即享有匯兌收益,海外產品銷售亦更具價格競爭優勢。電子類股今年以來漲幅達20.8% ,反應的正是獲利超越預期的慶祝行情。
 
崔光鉉說,外資自2005年以來賣超韓股605億美元,但指數卻逆勢上漲106%,原因就是內資如退休金和共同基金接棒撐腰,券商估計今年兩者投入金額將超過17兆韓圜。可見外資賣超對南韓股市已不是威脅,未來若能轉賣為買,反而能與內資聯手推升韓股。根據IBES統計,今年MSCI南韓指數EPS 預估成長率達11%,其中汽車、科技等全球製造業受惠韓圜匯價走貶,全年獲利更可能超越市場預期,整體而言,韓股今年獲利預估下檔風險有限。
 
======================下一則====================== 
 
油價飆 巴西石油市值勝奇異 全球第5
2008.05.23【蘋果日報╱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油價再創每桶135.09美元新高,讓石油業口袋麥克麥克,航空業慘澹經營。巴西國營石油公司巴西石油(Petroleo Brasileiro)股價隨油價衝高,加上發現新油田激勵,周三市值一度超越奇異(GE),躍居全球第5大企業,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則宣布裁減人力及機隊,股價一夕暴跌24%。
 
美元再度走弱,加上美國能源部公布上周庫存意外下滑,反映供給吃緊,紐約西德州原油期約價昨日衝破135美元大關,再創135.09美元新高,較前1天收盤跳漲近2美元。
 
斥資近兆元買設備
巴西石油周三宣布,在巴西東南部沿海的桑托斯海域發現一處新的超深水油田。新發現的油田位於距離聖保羅海岸約250公里的桑托斯海域 BM-S-8板塊,水深2139公尺。
 
為了增加產能開採新油田,巴西石油計劃斥資300億美元(約9114億台幣)訂購40艘鑽油船和平台等各式開採設備,預計2017年加入產油陣容。
 
巴西石油上周公布年度第1季財報,在油價較去年同期大漲逾1倍帶動下,稅後純益大漲68%。另外,油價持續高燒,重創航空業。美國航空宣布將裁員數千人,並讓85架飛機退役,同時率先加收行李處理費,每件15美元(約456元台幣)。
 
AMR股價暴跌24%
消息傳出之後,衝擊美國航空母公司AMR股價暴跌1.98美元或24%,收在6.22美元,創下5年來單日最大跌幅,今年以來股價已經重挫56%,市值腰斬,面臨聲請破產保護的危機。石油輸出組織(OPEC)表示,油價飆漲,產油國也無能為力,他們已經盡量達成最大產能,他們沒有神奇的魔法來解決油價高漲的難題。
 
======================下一則====================== 
 
商品市場 再旺5
2008.05.23【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際油價飆上每桶135美元,讓許多投資人擔心恐出現泡沫,不過,法人認為,在供需仍吃緊下,商品市場發生泡沫的機率不高,甚至有法人看好商品市場至少再5年多頭跑不掉!
 
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導,雖然許多外資都認為商品價格會開始下跌,但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旗下Economy.com首席國際經濟家Ruth Stroppiana指出,由於供給仍吃緊,商品價格「未來數年」仍將維持在歷史平均水準之上。
 
近來基金淨值頻創新高的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經理人韓艾飛(Evy Hambro)指出,貝萊德天然資源團隊向來不看短期波動,而是找尋至少有5年上升趨勢的市場,而原物料市場正是這種標的!
 
韓艾飛指出,中、印、俄羅斯3國目前都還處在都市化過程中,是全球3大原物料消耗國。光是印度,從2008年到2013年就要投入5千億美元在基礎建設上,對原物料價格有支撐。
 
從供給面來看,各國也面臨許多天災人禍(如:中國鋁礦停產、南非缺電、智利缺水、各礦場罷工)使得原物料的供給趕不上需求。
 
再者,過去5年礦業公司併購案頻繁,金額超過3千億美元,將推升礦業公司股價。
 
韓艾飛指出,還有一個重點:像礦業巨擘必和必拓、力拓二大公司,今明2年的年獲利成長率都在50%以上,仍具投資價值。
 
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高仰遠認為,在供需仍吃緊下,發生泡沫的機率不高,但近期市場對油價確實出現多空分歧預期,這可能讓油價陷入震盪。
 
且從技術線型來看,油價短線乖離過大,價格若有拉回實屬正常;但在110美元附近具有支撐。
 
故油價若遇拉回到120美元以下,可準備尋找買點,資金分批進場或定期定額將是較佳策略。
 
投資策略上,匯豐中華投信建議,投資人不妨在每桶120美元以下,開始留意低檔買點;喜好單筆的投資人,可將資金分成2到3等分,在價格壓回時分批進場布局,以控制投資成本。
 
======================下一則====================== 
 
油價狂飆 各國爆發抗議潮國際油價 漲破135美元創新高
2008.05.23〔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綜合二十二日外電報導〕
 
國際油價漲破每桶一百三十五美元,已在歐洲幾個國家和印尼引爆抗議浪潮,美國國會也舉行聽證會,要求五大石油業者解釋油價居高不下的原因,就連布希總統與石油業者的關係都遭到質疑。
 
週四紐約原油價格每桶一度漲至一百三十五點零九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漲幅已逼近四十%,讓高度仰賴石油的運輸業、漁業和廣大消費者大喊吃不消。
 
歐洲各國出售的油品由於包含從量稅、空污稅和貨物稅,因此價格比美國高出很多;歐洲一加侖無鉛汽油平均價格約九美元(每公升約台幣七十二點二元),較美國的約四美元高出一倍多。
 
法國頗具政治影響力的漁業工會,希望政府提高紓困計畫的預算,為了施壓政府讓步,工會所屬的船隊封鎖法國各地港口和大西洋與地中海沿岸的石油接收站,時間超過一週,週三更有近兩百位漁民在巴黎街頭示威遊行,與巴黎警方爆發衝突。
 
吃不消了 歐美印尼屢傳示威
保加利亞近一千名卡車司機本週稍早封鎖通往首都索非亞的公路,抗議油價大漲。數千名印尼學生週四在首都雅加達示威遊行,抗議政府打算調高油價三十%。
 
英國約一千名卡車司機下週二計畫集結倫敦市中心,要求政府調降燃料稅。
 
歐洲民眾抗議油價飆漲的行動,讓歐洲各國政府頭痛不已,雖然他們已採取調降貨物稅、收取壅塞費、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甚至出租腳踏車等可行措施,希望降低對汽車和卡車的依賴,但成效甚微。
 
能源價格上漲,不僅讓歐洲各國央行面臨通膨升高,也讓企業和通勤族的成本升高,不利經濟成長;能源價格上漲也可能引發示威活動和道路封鎖,導致歐洲脆弱的運輸系統陷入大混亂。
 
布希總統 與油商關係遭質疑
針對能源價格飆漲,美國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週三舉行聽證會,要求艾克森、雪佛龍、康菲、英國石油和殼牌石油等五大石油業者主管,解釋獲利為何創新高和油價居高不下,並揚言可能採取新行動,包括對石油業者課徵暴利稅,這是五大石油業者今年第二次赴國會作證,美國國會議員顯然透過聽證會修理獲得暴利的石油業者。
 
石油業者與布希總統的關係也飽受質疑。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萊希表示:「布希總統曾經吹噓他與石油業好友的關係良好,他應該能夠壓低油價,相反的,他的石油業者好友卻大賺其錢。」
 
上述五大石油業者今年第一季的獲利高達三百六十億美元,創紀錄新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