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理財首重分齡規劃
整合投資優惠多 搭配信託老來有保障
2008.05.11【蘋果日報╱陳瑩欣╱台北報導】 

現代人理財都希望能達成即賺錢又節稅的雙重效果,銀行專家表示,基金下單、保險、稅務等若能整合處理,可以享有較高的優惠,但每個家庭成員的資金需求不同,風險承受度差異也很多,宜先做好分齡規劃,理財時最好能將資金分成短期與中長期需求,搭配信託機制,讓家族在急用時也可方便調度。
 
彈性分配
理專建議,一家人可以先抽空坐下來談談自己的生涯夢想,並同時面對現實生活需求,再排定各自的理財目標與達標順序,像爺爺奶奶想要在退休後過著遊山玩水的生活、爸爸媽媽想要清償房貸、孩子們希望可以立足社會等花費必須同時進行,刻不容緩。
 
可提前規劃資產轉移
不過,一般家庭無法倚賴退休金、薪水與工讀費等管道完成各人的理財目標,一定要透過適度投資,特別是一家人聯合理財可以具有聚集效應,且可以因為不同世代風險承受度差異將資金放在不同的帳戶中,進一步達到投資避險的效果。
 
此外,家庭式理財的好處還可以讓三代家人都能更加瞭解彼此的生活需求,進一步達到提前規劃資產轉移、整合家族資源等功效,防止前人辛苦攢下的積蓄遭通膨問題剝削。
 
永豐銀行敦北分行經理莊明恩建議,家長們應該趁著小孩年紀還小,距離用到大筆教育費用時間還很早時,就開始幫小孩籌措未來的教育費用,用時間來創造投資的複利效果,才可以比較輕鬆的達成心願。
 
隨著民眾對共同基金的認識愈來愈普及,幫子女買年金險或基金的情況也愈來愈普遍,莊明恩提醒民眾注意,如果直接以子女名義買教育年金險或基金時,最好幫子女在銀行開立一個使用小孩姓名的獨立帳戶。
 
子女開獨立帳戶避稅
莊明恩指出,獨立帳戶不管是繳交年金險,或者扣款買基金,都應該先將錢匯入小孩的銀行戶頭內,就設定直接由小孩的這個銀行戶頭繳錢,如此的資金流程很明確,沒有模擬兩可之處,將來資產有增長時,都是子女的財富,也讓稅官無從質疑。
 
但若只是一味幫子女設想,有時候,小孩未必就會領情,萬一子女長大後卻不肖,父母年邁時生活無以為繼也是不正確的。莊明恩指出,對於比較有錢的父母而言,1年贈與100萬元,20年累積下來,子女也有2000萬元,這已經是一筆為數不小的錢。
 
為防患未然,建議父母可考慮到銀行辦理「信託」,如此一來,每年贈與給子女的錢仍保有完全的控制權,如此既可正確的把錢轉給下一代,也可避免子孫把父母給的這些辛苦錢亂花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