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基金 別停扣
2008.04.23 【經濟日報╱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股市在美國次級房貸的影響下紛紛拉回整理,波動度也大幅提升。究竟在股市動盪的時候,投資人應該如何檢視自己手上的資產?定期定額基金該不該停扣?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在股市下殺的時候停扣基金,損失將更為慘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用簡單的例子加上明確數據佐證。
A、B、C、D是四個大學死黨,基於不同的風險偏好,他們在定期定額的投資選擇也有不一樣。
 
假設這四個人同時在2000年開始每月1日定期定額5,000元投資MSCI世界指數,其中:
◎A從不停扣,截至2007年底為止,總報酬率達59.62%。
◎B由於2000年3月股市下跌而停扣,至2003年3月股市反彈才又開始扣款至2007年底,總報酬率只剩47.58%。
◎C的風險耐受度更低,在2000年3月股市下跌停扣後,一直到2004年3月才又開始扣款至2007年底,總報酬率只
 剩35.45%。
◎最為保守的D,2000年3月因為股市下跌而停扣,2003年3月股市開始反彈但仍觀望不敢進場,直到反彈二年後
 2005年3月才又開始扣款至2007年底,總報酬率只剩26.01%。
 
從這個例子可看出,在股市波動大的時候,貿然決定停扣定期定額,讓投資人損失在低點累積籌碼的機會,進而影響獲利。
 
投資人面對波動度較高的股市,常常希望以「定期不定額」的方式進場,希望能夠拉高定期定額高點減碼、低點加碼的優勢。然而,富蘭克林證券表示,逢高減碼確實可以提高定期定額相對投資報酬率,但卻須犧牲絕對累積金額,投資人可以自己做取捨。
 
群益投信總經理賴政昇指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雖然有可能出現短期虧損,但相較於單筆投資去猜股市的高點或是低點,定期定額用投資時間省去「介入點」的風險,也運用長期扣款的原則在股市下跌時,讓平均成本得以下降,若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持續進行空頭時期的投資,除可降低跌幅外,亦可以累積更多的單位數,就長期投資的角度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投資術。
 
面對股市動盪,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協理邱可君要投資人謹守投資「三不三要」。其中「三不」指的是不要追逐熱門基金、不要短線進出提高自己的投資成本、不要重押單一投資標的,以免投資風險過於集中。
 
至於三要則是要做資產配置、要定期檢視手中持股、要執行損益。
在執行損益方面,邱可君強調,有些市場如果短期內沒有太大轉機的話,如果不是五年、十年等長線投資需求,
為求資金運用效率,一定要設立理性停利、停損點來對於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有效率的管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