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平衡基金熊市保命符;油價漲→新興基金失血跌深等反彈/ 拉美擁資源最抗跌
‧美科技股基金;高收益債基金;日本/台股/抗跌基金 推薦


平衡基金 熊市保命符
2008.07.09 【經濟日報╱記者賴育漣/台北報導】
 
台股震盪走低,台股基金自然是壓力沈重,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績效從新政府上任以來至7月4日為止,平均跌幅已達19.21%,今年以來的績效則為-19.88%。相對之下,向來屬於穩健型資產的平衡基金,則發揮了抗跌特性,520以來平均績效為-10.42%,今年以來的跌幅更僅8.13%。
 
近月績效表現最佳的三檔平衡型基金分別為寶來雙盈平衡基金、保誠理財通三號基金、新光福運平衡基金,從520以來績效表現分別為-4.91%、-5.32%及-6.58%,總計35檔國內股票平衡型基金中,520來平均績效為-10.42%。
 
但國內股票型基金從520來表現最好的為國泰台灣計量基金,績效為-5.56%,第二名虧損就已經超越10%,整體平均績效為-19.21%。雖然基金商品的選擇相當多元化,股票型基金在多頭時具備爆發力,但業者透露,平衡型基金投資特色就是進可攻退可守,視市場走勢進行適當的資產配置。
 
空頭市場來臨,股票型基金的持股比率最低限制70%,缺乏降低風險的能力,而這正是平衡型基金的優勢。以目前市面上發行的平衡型基金來看,股票投資比重多介於30%至70%之間,具備充分的投資彈性,在市場發展趨多時,可持股至70%增加其獲利能力,而在股市行情轉空時,則可降低持股至三成,藉由提高債券的投資部位,降低風險,操作更為彈性。
 
平衡型的基金的特性是追求穩定收益及長期的資本成長,結合股票型基金及債券型基金二種模式,一般目標是為了打敗定存的績效,而非一般股票型基金,超越大盤的高報酬率,雖然較為保守,卻在空頭市場成較穩健的投資標的,基本上,平衡型基金適合採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
 
滙豐安富基金經理人石隆智表示,以最近的市場行情觀察,美國次貸風暴對股市的衝擊並沒有完全散去,市場也高度觀察景氣是否會受到影響,加上全球普遍憂心通貨膨脹將侵蝕企業獲利,在這種股市前景不明、投資信心疲弱時,股市的震盪仍難避免,債券則可望適時發揮穩定收益的功能,因此,透過平衡型基金將債券納入資產配置,不失為保護資產的良方。
 
======================下一則====================== 
 
油價漲 新興基金失血
2008.07.09【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油價高漲,利率上揚,資金撤出大多數的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新興市場基金。今年以來,只有中東非洲基金每周都有淨流入。越南基金出現逢低進場的資金,日本基金則連續九周淨吸金。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統計,在7月的第一周,淨流出各類新興市場基金的資金達43億美元,創23周以來最高。新興亞洲基金、全球新興市場基金都各流出10億美元以上,拉丁美洲基金的淨流出金額也有5.48億美元。
 
新興亞洲基金已連續淨流出六周,原因是投資人認為,亞洲地區的許多主要市場恐怕無法有效處理匯率與貨幣政策。貨幣升值不利出口,但貨幣政策緊縮才能抑制通貨膨脹上揚,形成兩難。
 
不過,越南股市大跌,部分投資人認為已經超賣,資金開始進場。今年第二季,越股大跌22%,過去14周以來,資金已有十周淨流入越南基金。
 
中東非洲(MENA)基金今年以來每周都有進帳,成為最亮眼的區域基金。不過,歐非中東(EMEA)基金在連續吸金10周累計17.6億美元的淨流入後,上周卻開始淨流出,原因是投資人對俄羅斯的疑慮加深。
 
雖然俄羅斯新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表示要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涉,但英國石油公司(BP)與俄羅斯TNK石油的合資公司TNK-BP卻爆發股權戰爭。除了俄羅斯以外,其他金磚三國的基金也都是淨流出,不論是單國基金或金磚四國基金。
 
通膨重壓全球各地,似乎只有日本受惠。投資人認為,由能源價格引發的通膨將改變日本人的資金流向,資金將從低收益的債券與銀行存款流向股票。EPFR統計,日本基金連續九周吸金,是2006年上半年以來最長的紀錄。
 
======================下一則====================== 
 
拉美新興亞洲基金 下半年首選 拉美擁資源最抗跌 新興亞洲跌深等反彈
2008.07.09【蘋果日報╱歐陽善玲╱台北報導】
 
上半年全球股市臉色鐵青,進入下半年,投資人抱著「應該不會更爛」的心態,想撿便宜買好貨。如何挑到潛力標的,在行情反轉下率先表現?一般來說,有2個標準可參考。一是跌深、二是抗跌。攤開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市場表現,除能源股指數小漲4.25%外,其餘皆呈現下挫局面。其中,較抗跌的拉丁美洲為負0.73%,跌最深的新興亞洲則重挫逾25%。同時掌握抗跌及跌深標的,未來行情不論怎麼走,贏面都大。
 
逆勢搶錢
先看抗跌標的,拉丁美洲天然資源豐富,是農產品、原物料輸出大國。在全球飽受通膨壓力下,拉美不痛不癢。ING投顧研究部資深經理張繼文表示,目前景氣能見度差,唯一能確定的,是通膨問題無法馬上化解。
 
換句話說,以能源、原物料及農產品為主的市場,將持續走強。接下來,只有布局上半年強勢股,才能立於不敗。
 
中印越前景仍佳
再看重挫標的,相較拉美、東歐,新興亞洲能源仰賴進口。而在美國經濟頹勢無法扭轉前,美元走弱、能源及原物料高漲,對新興亞洲來說,就像背著通膨不定時炸彈,市場表現受到嚴重衝擊。也就是,亞洲經濟一向看美國臉色,現在富爸爸自身難保,兒子還得面對物價飆翻天窘境,股市自然重挫。
 
但隨著能源漲勢已接近高檔,日前美國農業部也宣布,全球農作物庫存升高,供需缺口縮小,市場預期未來通膨情況,可能轉趨溫和。在此之下,新興亞洲有機會一吐悶氣,跌深反彈行情可期。其中,中國大陸、印度及越南,是這一波重挫指標。但經濟成長數字仍高,法人認為,一旦景氣反轉,必能優先受惠。
 
台灣工銀中印越概念基金經理人楊惠元表示,通膨雖對中國大陸、印度及越南經濟有負面影響,但中、印、越仍是全球少數薪資成長跟得上通膨的區域,可見民間消費持續擴張。這也說明,為何全球產業龍頭不畏通膨,前往投資的原因。
 
另外,全球製造業在通膨隱憂下,嚴控成本成為企業營運首要目標,而近期跌深的中、印、越市場,也具有低成本優勢,全球股市經過上半年修正,新興亞洲的投資價值,也可進一步思考。
 
投資人除以跌深、抗跌雙核心主軸,挑選新興亞洲、及拉丁美洲市場外,還可比較各基金持股差異,布局較具優勢的標的。像新興亞洲,就可留意中國大陸、印度及越南龍頭企業。
 
而基礎建設、及原物料相關族群,也是短中期市場熱門焦點;長線來看,著眼於中、印、越龐大人口商機,民生消費概念也相當看好。
 
拉美未來將升息
至於拉丁美洲,目前在通膨走高環境下,有利投資表現。不過油價高檔,央行也虎視眈眈,未來升息動作仍不可避免。富蘭克林投顧認為,儘管利率調升可能影響經濟需求,但工業化及都市化趨勢不會改變,道路、港口及水電基礎建設仍將持續。
 
就基本面來看,拉美就業市場改善、勞工薪資增加趨勢,可望持續帶動民間消費。建議投資人挑選標的時,可著重受惠內需題材的消費、及工業類股。
 
 
推薦4檔抗跌基金
就上半年全球主要市場來看,拉丁美洲僅小跌0.73%,是最抗跌的區域;新興亞洲受到通膨、及美國經濟不景氣衝擊,跌幅最重、達25%以上。面對下半年,通膨可望溫和,景氣有機會回穩。投資人不妨以雙主軸布局策略,瞄準抗跌、及跌深區域,搶反彈行情。以下提供4檔近期抗跌基金,供投資人參考。
 
百利達拉丁美洲基金
基金經理人:Jacopo Valentino
基金規模:7.51億美元(2008/5/31)
手續費:3%
基金特色:近3個月僅跌0.08%,較同類基金平均跌3%抗跌;中長線報酬穩健,沒有暴漲暴跌問題。投入巴西比重達67%,以能源及內需產業為主,符合新興市場短中長期趨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
基金經理人:Dr. J. Mark Mobius(馬克墨比爾斯 )
基金規模:27.34億美元(2008/5/31)
手續費:3%
基金特色:由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領軍操作,區域別或產業別均衡布局方式分散市場風險。範圍包括食品、銀行、消費、通訊及運輸等多元類股,單一產業比重不超過2成
 
先機亞太股票基金
基金經理人:Angus Tulloch
基金規模:10.44億美元(2008/5/30)
手續費:3%
基金特色:短中長期績效均領先同類基金,近期亞股重挫也相對抗跌。
前3大布局區域為港、澳、台,持股金融、科技、能源及原物料三足鼎立,掌握通膨趨勢及電子旺季商機
 
安本環球亞太股票基金
基金經理人:Asian Equities Team
基金規模:58億美元(2008/5/31)
手續費:5%
基金特色:老字號基金訴求穩健報酬,長期績效佳。持股金融股佔逾40%、科技類約2成。區域別來看,以香港、新加坡雙頭馬車方式,掌握大中華商機,奧運前後表現可留意
 
======================下一則====================== 
 
高收益債基金 兼具股債特性 風險也高
2008.07.09自由時報〔范姜群閔/台北報導〕
 
一般投資人對於債券投資,普遍認為是與股票完全相反的工具,股好債就差、債好股就糟,因此,隨著景氣好壞的改變,也不斷轉換股票、債券的持有比重,投顧業者指出,其實高收益債兼具股債特性,一般被稱為「跨界資產」。
 
高收益債券泛指評等較低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一般指BBB/Baa2級以下的債券,也就是信用等級較低、違約可能性較高的債券;通常發行高收益債券的公司,都不是知名的大型績優企業,常是一些規模較小、較年輕、無法提供與績優企業同樣擔保或信用評等的公司。
 
為吸引投資人認購,這些公司須付出較高的利息,因此,與公債之間往往有相當大的利差;以2008年初為例,高收益公司債的債息比政府公債高出約8%。
 
至於高收益債兼具股、債特性,友邦全球策略高收益基金經理人鄭安佑說,一般債券價格與景氣好壞成反比,但高收益債在景氣好時,發行公司因資金充沛的環境,債信評級通常會獲得改善,債息高、違約風險降低的高收益債券,投資價值也相對提高。
 
目前發行高收益債基金的例如天達、摩根富林明、貝萊德、ING、鋒裕基金、聯博、景順等,都以美元或歐元計價;國內第一檔新台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基金為友邦投信所推出。
 
投顧業者提醒投資人,高收益債基金的相對風險高於公債基金,因為高收益債基金獲利由債息及債券價格兩個變動因子決定,雖然債息較高,但因債券價格會隨市場殖利率的變化而波動,如果殖利率持續攀升,債券價格便會走低,基金淨值也將隨之下跌;萬一碰上高收益債券市場持續下探的大環境時,總報酬率就可能虧損。
 
======================下一則====================== 
 
具利基科技基金 仍有獲利空間
2008.07.09 【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儘管就產業別來看,科技產業是僅次於原物料之外最抗通膨的產業,但過去1個月以來,科技股的跌幅,幾乎已把過去3個月以來的漲幅,給回吐光了。
 
基金業者表示,雖然現在正是財報公布的時機,股市難免震盪,但只要科技股Q2的獲利還能維持,在過去1個月股價回跌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布局。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美國那斯達克指數近1個月跌幅為10.38%,費城半導體也下挫13.63%,幾乎已把過去3個月以來的漲幅給回吐。另外,理柏資訊統計,若以美國科技基金的平均績效來看,近1個月跌幅為10.37%,近3個月則為負2.85%,表現最佳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科技基金,原本不低的正報酬,也縮水到剩1.27%。
 
若以亞太科技型基金來看,情況就更慘了,這個類型基金的平均績效,在過去1個月下滑11.82%,但過去3個月,卻下滑8.19%,顯見就過去3個月以來科技股的反彈情況來看,只有美國科技股能反彈,亞洲科技股則是連邊都沾不上。
 
玉京財經執行長汪潔民表示,從最近幾檔國內上游的科技股來看,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是滿檔,宏達電可以再賺一個資本額,而華碩的EPC也是賣得嚇嚇叫,可見即使全球經濟衰退,但具利基的科技產業,還是有獲利的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J.P.Scadalios)表示,科技產品對於商品價格較不敏感,所以對毛利的傷害程度也較低;此外,因為景氣趨緩,過去投入在能源與原物料類股的資金,一定也會出場尋找新標的,科技股就是一個受歡迎的標的之一。目前市場對科技股在Q2的獲利已有不錯的預期,未來科技股的股價欲跌不易,所以國人還是可以持續布局。
 
======================下一則====================== 
 
抵禦通膨 日本基金逢低可買 短線勿貪多 單筆投資賺2成先跑
2008.07.09【蘋果日報╱謝富旭╱台北報導】
 
茫茫股海中,日本竟成今年來全球最抗跌股市之一,從今年3月中旬波段低點算起,一度反彈逾20%,高盛證評估,日本對石油依賴程度低於美歐及新興市場,具抗通膨優勢。法人建議,日股本益比來到歷史低點,不妨逢低單筆買進,惟短線恐缺強漲力道,報酬達20~25%宜獲利了結,勿貪多。
 
利大於弊
據元大投信統計,觀察2008年企業預估獲利,東證一部預估獲利平均本益比14.7倍,比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本益比15倍低,日股甚至較已大幅拉回的中國與印股便宜,波動率亦低,較適合單筆投資。
 
受高油價衝擊小
由於全球吹起升息風,日本利率蠢蠢欲動,當大家把升息視為是股市及消費的洪水猛獸時,經濟學家認為對儲率高的日本而言,升息是利大於弊──利率變高意即利息收入增加,日本人民反而更敢消費!
 
日本是個產油量微乎其微、天然資源貧乏的島國,也正因如此,曾深受前兩次石油危機所苦的日本,戮力發展核能、水力、風力與太陽能等非石化能源,成效卓著。
 
過去日本推廣核能一直不遺餘力,長久來也遭國際譴責,甚至擔心日本會暗自發展核武。但油價屢創新高之際,核能佔總能源比重高達31%(僅次於法國)的日本,因而降低了高油價帶來的衝擊。
 
日股表現勝全球
舉例來說,日本每生產一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石油,僅是美國的二分之一、中國的五分之一與印度的六分之一。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不久前還宣示,2020年時太陽能發電要增加10倍、2030年要增加40倍。
 
高盛證券亞洲股市策略分析師Kathy Matsui指出,通膨壓力未除、利率走高、原物料價格續攀升,日股表現一定會優於全球股市,主要理由有二:其一,通膨對過去深受通縮所苦的日本來說,反而是種解放,對石油依賴度較低的日本,反更能突顯其優勢。
 
二是日本公司在治理上大幅改善,以東證一部上市公司來說,今年會計年度盈餘中,高達45%均以現金股利回饋股東,較數年前大有進步。
 
儘管日本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殖利率目前平均僅1.9%,但相對僅1.7%的日本公債殖利率,未來日本人投資股票意願將更高。
 
問題是,日本的「利多」要被國際投資人認同才算,否則日股終將也是一灘死水。
 
長線大漲仍不易
對此,元大投信國際部基金經理人林元平持態度肯定,過去幾年日本和台灣一樣飽受資金外流之苦,但企業獲利體質改善,已受國際投資人認同,從今年3月起,進出日本的資金開始由負轉正,在資金動能重新蓄積下,未來表現令人期待。
 
投信業者認為,日股短線雖有跌深反彈條件,但經濟面仍存在結構性弱點,如人口老化、國內散戶對股市卻步等,日經225指數要大漲的各項條件還未臻完備,因此,單筆投資日本基金,均應嚴設停利點,報酬率達20~25%宜先獲利了結,不必貪多。
 
 
推薦4檔日本基金
日本股市本益比已跌至谷底,下檔風險有限下,波動率也隨之降低。因此,頗適合單筆投資,停利點可設在25~30%間。在日本利率可望上調下,國際資金也有回流日本之跡象,使得日圓兌美元,乃至對新台幣皆處在升值的趨勢中。
 
趁現在低檔投資日本基金,不僅有機會賺跌深反彈行情,也有機會賺日圓升值的匯兌財。
 
荷銀日本股票基金
基金經理人:Corne Zandbergen
基金規模:1.01億美元
管理費:1.5%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1萬元、定期定額5000元
計價幣別:美元
操盤特色:
以日本大型藍籌股為主要標的;投資分散於各產業,績效穩健
目前主要持股計有:豐田汽車、住友三井集團、武田製藥、Canon、瑞穗金控、東京瓦斯、中日本鐵道以及任天堂等
 
安盛羅森堡日本小型企業基金
基金經理人:團隊管理
基金規模:1350億日圓
管理費:1.5%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1萬元、定期定額5000元
計價幣別:美元
操盤特色:
以3年為週期,長期投資日本中、小型股的基金;投資策略以挑選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為主
目前主要持股計有:Yamato Kogyo、Tosoh、Adeka與Aichi銀行等
 
德盛德盛日本基金
基金經理人:Kazuyuki Terao
基金規模:4280萬美元
管理費:2%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1萬元、定期定額5000元
計價幣別:美元
操盤特色:
目前持股偏重金融、休閒消費及工業等內需類股,以成長概面股為投資重點
成立長達20年以上的老牌日本基金
主要持股計有:豐田汽車、三菱、三井不動產、Komatsu、小松、住友三井金融集團、Nidec等
 
富達日本潛力優勢基金
基金經理人:Ronald Slattery
基金規模:311.8億日圓
管理費:1.5%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1萬元、定期定額5000元
計價幣別:日圓
操盤特色:
在同類日本基金中過去幾年績效表現名列前茅
該檔基金投資以股價被低估的大型股為主
目前主要持股計有:ACOM、UFJ金控、住友三井金融集團、普利司通、Seven&I控股、KDDI以及武田製藥等
 
======================下一則====================== 
 
10檔低持股率台股基金 抗跌 避免股災侵蝕報酬 預留資金待反彈
2008.07.09【蘋果日報╱陳文蔚╱台北報導】
 
台股從520後殺低至今,已經跌破今年低點7308點支撐,法人普遍認為,台股隨時有醞釀反彈的機會,投信基金經理人近期亦看到低檔小幅布局的痕跡。台股殺盤之後,雖然台股基金表現一片慘綠,但不少眼明手快的基金經理人,已把持股陸續降至8成以下,為後市預留銀彈,若投資人有意低檔承接,可介入低持股且長期績效較為穩定的基金標的。
 
觀察變化
從台股基金持股比重變化來看,在520前夕,投信整體持股比高達87.57%,是今年的最高水位,然而隨著台股一路往下探底,投信基金經理人為保住績效,也只好跟著一路砍股票,至6月底為止,持股降至82.05%,直逼今年農曆年後低點81%。
 
提早降低持股保獲利
富鼎投信副總林冠和表示,這段時間各家基金經理人幾乎都在傷腦筋,到底該如何降低持股,根據規定,除非台股6天內急跌1成,或是20天內急跌2成,才可以不受股票型基金最低持股7成的限制。由於跌幅尚未達標準,所以經理人只能持續向最低持股靠攏。
 
雖然大部分基金陸續降低持股,但仍有不少基金持股比仍高達85%以上,甚至還有9成的水準,從基金近期表現來看,市況的確對高持股的基金不利。投信操盤人表示,在台股急跌之下,若能提早降低持股,不但能持盈保泰,對於之後可動用資金也會比較充裕。
 
目前各基金持股比來看,高達上百檔基金總持股比低於平均的82.05%,不過也有50多檔基金持股超過85%,其中超過90%基金還有12檔。投信法人認為,目前還能握有9成持股的經理人,的確「心臟比較強」。
 
從基金表現來看,大多數持股降低的基金,跌幅雖然相對較小,但也有基金降低持股但單月報酬率仍舊大跌超過15%,顯示基金選股與避險策略也會有所影響,由於台股已經逼近7000點大關,現在進場風險相對較低,投資人在挑選基金,也可以從基金持股比觀察,除持股比相對低,對於搭上反彈列車會較為有利。
 
風險降低可分批承接
觀察台股基金表現,新光多重計量、國泰台灣計量兩檔模組操作的台股基金,這波明顯展現抗跌的功力,持股比更是很早就降到8成以下。此外,今年績效一路維持領先的永豐永豐持股比也只有72%左右,而台灣工銀中國通、景順潛力、復華全方位等,今年以來表現也處於領先地位,且近期持股比都在8成以下的低檔區。
 
此外,像是華南永昌愛台灣基金,6月下旬就已經把持股降至72%水位直到最近才積極加碼,把持股拉高到82%,操作上算是節奏非常快的基金。
 
摩根富林明台股投資組合經理何銘銓認為,現在台股並不是基本面鬆動,而是處全球股市探底的利空環境壓力,比較擔心的反而是非理性下跌。投信業者建議投資人,雖然此時介入風險已經不高,但還是以分批承接會比較好,尤其是以相對抗跌的基金會來得安全。
 
此外,因台股近期波動大,不少基金今年以來跌幅都已超過2成,投資人在介入台股基金時,建議避開科技或店頭這類投資範疇較小的基金,而以操作上較靈活的一般股票型基金會比較好。
 
 
精選4檔基金
台股直直落,投資人心情雖然不太好,但換個角度想,難得的買點又開始浮現,如果手頭還有資金,不妨找個好標的投資,靜待下半年反彈機會。
 
本期基金王精選持股比重低於同業平均且今年以來表現較為穩定的台股基金,提供投資人參考。
 
 
新光多重計量基金
基金經理人:李文宗
基金規模:4.25億元(2008/5/31)
手續費:1.5%
基金特色:該基金為一檔模組化操作的台股基金,透過模型決定多空策略,這波展現相對抗跌的優勢,雖然這類基金在多頭時漲幅比不上其他基金,但具抗跌特性
 
復華全方位基金
基金經理人:陳昭如
基金規模:16.51億元(2008/05/31)
手續費:1.5%
基金特色:股市表現不佳,該基金提早將持股重心移往避險性標的,目前最大持股為中華電,其餘為國泰金、宏達電、富邦金、華城等,持股也降低至77%
 
華南永昌愛台灣基金
基金經理人:吳祖望
基金規模:14.67億元(2008/5/31)
手續費:1.4%
基金特色:該基金今年以來一直以大膽重押、快速降低持股等操作風格著稱,近期看好台股落底,從6月底便開始增加持股,目前仍以金融股持股達3成最多
 
德信大發基金
基金經理人:李文桐
基金規模:17.32億元(2008/5/31)
手續費:1.5%
基金特色:該基金在調整持股得宜下,今年來受到股市下跌衝擊較輕,看好國內自有品牌電子與非電子產品,持股以上市其他類股居多,第一大持股為IC設計股思源
 
======================下一則====================== 
 
6月股災 台股基金誰最贏?
2008.07.09【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專題報導】
 
6月全球股市大跌,什麼樣的基金表現最抗跌?台股基金比的是「誰逃得快」,降低持股水位的基金表現相對優秀;海外市場則出現極端化,最熱的資源基金在通膨時代持續吃香,平日冷門的生技醫療基金也發揮「裝甲車」般的防禦威力。
 
6月所有的市場都摔得很難看,台股從520一路狂瀉之後,6月更走向深不見底的跌勢,6月的台股基金都是負值,只能以「逃得快」來決勝負。
 
績效前10名抗跌的股票型基金中,大多因「逃得比別人快」降低持股水位,使得績效顯得較突出。如日盛日盛、匯豐台灣精典,持股水位都降到8成左右,台灣工銀中國通降到75%,傳山高科技更降到67%,使績效成為6月第1名。
 
另外還有4檔平衡基金,包括安泰ING盛利、群益平衡王、摩根富林明JF平衡基金、富鼎精穩,證明平衡型基金的抗跌實力。
 
海外基金績效方面,除去成立不滿二個月的基金,6月以當紅炸子雞資源基金、與平日冷門的生技醫療基金兩者均分天下。
 
前10名中資源基金占了4名,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看好的商品大多頭依然高燒不退。德盛安聯農金表現亮眼,是唯一一檔正值的基金。至於其餘全是生技醫療、公共事業基金,這類基金平日表現溫和,遇到股災時就成了最好的抗跌武器。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通膨問題持續成為阻礙股市走勢的絆腳石。預計高油價將直接衝擊消費端,此將有助消費者逐漸改變用油習慣與消費模式、摒棄揮霍的用油方式,抑制油品需求;而在政治地緣因素解除、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承諾增產的效應下,將舒緩供給面的壓力。投資人可保有審慎樂觀的態度,以定期定額或分批布局的投資方式介入股市,投資宜採多元布局。
 
======================下一則====================== 
 
買台股基金 定時定額比較好
2008.07.09【工商時報/陳雪蓮/台北報導】
 
台股近日表現上沖下洗,指數單日震盪幅度甚至逾300點,根據統計,台股加權指數近1年的波動度達26.69%,遠比過去幾年的18%至21%高出許多,反映在國內股票型基金上,波動更是劇烈,店頭市場基金、科技型基金及中小型基金等,近1年波動度皆逾35%,法人表示,在震盪劇烈的金融環境中,透過定期定額分散成本、有紀律地持續扣款,才是打敗景氣多空循環的最佳利器。
 
根據Lipper統計,過去1年台股加權指數下跌了15.31%,但國內股票型基金中,僅價值型基金的平均跌幅小於大盤,其餘基金類型跌幅多逾2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愈是震盪,定時定額報酬率反而更勝單筆投資。
 
例如,過去1年投資店頭市場基金的單筆報酬率為負36.79%,但若以定時定額的方式介入,雖然1年報酬率仍舊為負值,但虧損幅度則可縮小為負26.34%,顯示在市場上沖下洗之際,不間斷的持續扣款,長期的分散成本效果顯著,可創造「小蝦米勝大鯨魚」的投資成果。
 
過去市場普遍認為,新興國家為驅動全球景氣成長的主要動力,但目前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下,市場氣氛顯得觀望,不過,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陳昭如表示,就中長線來看,若新興國家能安全度過這一次的通膨考驗,則未來經濟體質將更健全;而台股的經濟體質較其他新興國家健康,加上有兩岸和解題材挹注,中長線行情不看淡,因此現階段投資風險較低,建議投資人可長期、逢低分批布局。
 
台灣工銀投信亦表示,國際股市因通膨因素引發系統性修正,台股無法置身事外,而以目前全球經濟趨緩的現況,油價突破140美元已出現泡沫化疑慮,加上產油國持續釋出增產訊息,原油投機資金一旦抽離,油價回落可望引導股市反彈。
 
======================下一則====================== 
 
定期定額台股基金 獲利贏過單筆投資
2008.07.09 【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台北報導】
 
台股昨(8)日持續探底,午盤過後一度下殺至7,016點,指數再創近20個月新低。Lipper統計,台股近一年波動度達26.69%,遠高於過去幾年的18%至21%;國內股票型基金波動更劇烈,近一年波動度皆逾三成,其中股本較小、股性較活潑的店頭型基金,波動度甚至達42.43%。
 
投信法人表示,目前台股面臨全球系統性風險,加上籌碼凌亂、持股信心不足,很難預測指數底部。在這種情況下,透過定期定額分散成本、有紀律地持續扣款,將比單筆投資,更能對抗景氣多空循環,報酬率更勝單筆投資。
 
Lipper統計,截至上半年為止,台股過去一年下跌15.31%。國內股票型基金僅價值型基金的平均跌幅小於大盤,其餘基金類型跌幅多逾二成,其中又以店頭市場基金跌幅最大,過去一年平均下跌達36.79%,科技型基金和其他型基金也分別下挫29.31%與29.29%。
 
若將定時定額與單筆投資報酬率相比,過去一年,投資店頭市場基金的單筆報酬率為負3 .79%;以定時定額方式介入,雖然一年報酬率仍為負值,虧損幅度則減至-26.34%。復華投信表示,定時定額除了不需考量指數高低、隨時可進場,也可長期、不間斷扣款來達到平均進場成本的效益,「停利不停損」更是影響報酬率好壞的關鍵,尤其台股為淺碟市場,若投資人定時定額未設停利點,適時將獲利落袋為安,則投資期間拉長,停利與不停利的報酬率差異將愈拉愈大。
 
======================下一則====================== 
 
熊來了 25檔基金換經理人
2008.07.09【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6月全球股市繼續慘跌,許多基金經理人等不到春天紛紛求去!據投信投顧6月統計,有25檔基金經理人異動!其中還有2檔新基金,成立還不到1年,就遭到換將的命運。據了解,7月份,一些跌深的市場如亞太、印度和台股的經理人,還會有一波輪動。
 
國內基金經理人異動一直都很頻繁。基金績效好的會換經理人,因為同業挖角。基金績效不好的,也會換經理人,因為經理人自行求去、另有生涯規劃。
 
不過,檢視6月份這批換角的基金,從相對績效來看,據晨星統計今年以來至7月8日,有半數基金績效還算不錯,甚至可拿到晨星綜合評級三顆星以上,也就是同類型排行前35%。
 
但若就實際績效來看,只有保德信債券基金、富鼎華盈債券基金2檔為正報酬,其他跌幅都在5%以上、跌幅一成以上的有10檔基金,跌幅在兩成以上的有8檔。
 
若就類型來看,以台股基金換將的比例最高,25檔基金中有11檔基金是台股基金,另外,有3檔是全球股票型基金、有3檔是亞股基金、有4檔是平衡型與組合型台股基金。
 
此次基金經理人換角的原因包括:被挖角、公司政策、經理人生涯規劃、經理人內調等。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認為,當基金經理人有異動時,投資人不妨先觀察3到6個月。通常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人多少對持股會有所調整,投資人可先看看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人選股功力如何,是否可在下跌時跌得比大盤少、上漲時能否可抓到主流趨勢,再作判斷。
 
蕭碧燕認為,投資基金最重要的還是看客觀的短、中、長期績效及夏普值。因為,國內基金經理人要長久操同一檔基金的機率並不大,但如果一檔基金短、中、長期績效都能擊敗大盤、優於同類基金的話,就代表這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團隊、海外支援是可信賴的。
 
由於基金公司通常不會主動通知經理人異動,所以投資人可每月定期到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或基金公司網站查看。
 
======================下一則====================== 
 
10檔強勢海外基金 屹立不搖
2008.07.09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中,全球新興股票型、能源型基金,最近1年歷經全球股市大幅震盪,卻能在相同風險單位下創造高報酬的前10檔基金出爐,其中,前五名平均漲幅超過10%,堪稱投信強勢海外基金。
 
根據晨星統計,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中,1年夏普值前10名的基金,其短期績效也都表現不俗,在標準差方面(表示波動度)也較低。
 
其中,排名第一的德銀遠東全球原物料能源基金,不但夏普值最高,一個月績效也高達23.46%,其次分別是匯豐金磚動力、群益新興金鑽等基金。
 
另外,這10名當中,除了熱門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和能源基金之外,還出現了兩檔全球組合基金,分別是復華奧林匹克全球組合基金和寶來全球ETF穩健組合基金。
 
由於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過去多有給投資人表現不如境外基金的印象,但是以這幾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績效表現來看,其實國內基金業者的表現,反而比境外基金好。
 
若以平均報酬而論,不論是今年以來或是1年表現,投信發行基金擅長以穩扎穩打策略(波動度較境外基金低),創造整體優勢報酬。
 
長期績效方面,因為境外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成立較久,國內的尚無歷史績效比較,但是整體來看,合計15檔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今年以來跌幅約18%,以3年長期績效來看,除了摩根富林明新興歐非中東基金報酬率有超過119%的報酬,表現最為突出之外,其餘境外基金的3年報酬率都不到一倍,而投信基金因為歷史較短,僅德盛一檔基金有3年報酬率76%。
 
基金業者表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波動大,投資人在選擇基金上,可參考過去夏普值表現較佳的基金,同時,千萬不要陷入「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