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中概/台股 空手者 Q3末、Q4初再出手;亞洲經濟預言兩極化;生質燃料造就通膨?!
‧券商預言》明年續空頭 現金握5成;美次貸延燒全球股市重傷


空手者 Q3末、Q4初再出手
2008.07.09 【工商時報/周惠慈/台北報導】
 
中國股市今年有夠慘,不過美林、高盛證券分析師卻持續看漲下半年行情。業者表示,中國股市短期有機會呈現跌深反彈,走勢應在奧運過後較明確,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可以進場。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已經下跌逾49%,香港恆生指數跌幅約24%,連帶影響大中華基金報酬率虧損也近1/4。
 
然而據美林證券報告指出,中國緊縮政策最壞情況已過去,通膨率應將下降,且下個月北京奧運前,中國政府有機會推行利好政策。
 
同樣的,高盛證券亦指出,雖然市場普遍擔憂中國各種宏觀因素、政策以及市場問題,不過中國具有吸引力的基本面以及長期增值潛力不容忽視,加上A股價格已到合理的價位,為投資者提供長期投資機會。
 
摩根大通證券則認為,下半年股市表現會優於上半年,但提醒投資者要小心選擇行業及企業。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中國今年來受雪災以及地震影響,通膨因素成為近期干擾股市主因,中國4月份CPI 8.5%、5月份7.7%,食品價格逐漸下降,預估CPI將逐月降低,對股市將有利。
 
加上中國政府有機會於近日出手救市,方法包括了限制到期的非流通股股東減持,以及鼓勵大型國企回購上市公司股份等,A股市場再大跌的空間已不高,反而短期內出現技術性反彈的機會則較高,且下半年A股的反彈亦有利於香港恆生指數及國企紅籌市場表現。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目前觀察陸股要持續注意其通膨數據與是否延續油價補貼政策等相關措施,由於中國大陸未來是否採取調控政策預估將在奧運過後較為明朗化,因此現階段大陸股市走勢預估應在奧運過後而能較為明確。
 
ING投顧研究部資深經理張繼文則認為,通膨是中國現階段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不過預期奧運過後、未來油價止穩,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可以進場。
 
======================下一則====================== 
 
三大外資一致看好明年亞洲
2008.07.09【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如果說亞洲股市今年是敗在通膨的話,那麼也只有通膨回落,才足以解決亞洲股市與經濟的困境。目前已有三大外資券商相繼看好亞洲股市明年的表現,基金業者認為,無論亞股在Q4是否會反彈,但明年市場氣氛一定比今年好,所以對於亞股基金的投資,最好還是持續維持扣款。
 
根據三大外資券商---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與高盛的預估顯示,亞洲各國的CPI在今年雖然相當高,但到明年的時候則會大幅回落;譬如以CPI的降幅來看,明年新加坡的CPI將下滑54%,中國的CPI也將下滑46%,至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像泰國、菲律賓、印尼或印度等,明年CPI的降幅則是介於20%到36%之間。
 
換言之,只要今年這些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沒有受到高油價太大影響的話,一旦通膨回落,在高經濟成長的支撐下,亞洲股市不但會有反彈,甚至還可能出現多頭。
 
群益證券資產管理部協理鄭武隆表示,只要企業獲利成長維持目前水準,新加坡與中國股市明年多頭就最值得期待;另像泰國下調CPI比率為36%,印度也可能下調23%,投資人若以長期投資眼光看,現在亞股的下跌,根本不需憂慮,因為明年一定全球股市的多頭年,尤其是亞股。
 
外資雷曼也認為,亞洲(不含日本)各經濟體明年的經濟增長都將出現反彈且CPI通膨也將顯著回落,在此情況下,亞洲各國的財政和貿易狀況得到改善;而隨著基本面的提高、經濟高速增長和各國的高利率環境,預期明年該地區將吸引大量資本淨流入。
 
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表示,新興市場股市都以是能源與原物料類股為主,當這兩種產業出現回檔時,新興市場整體的績效一定會下滑,而且幅度還會不小;但在這過程中,由於亞洲是原物料的輸入地區,所以就反彈程度來看也會最大。
 
======================下一則====================== 
 
亞洲經濟可能出現明顯降溫
2008.07.09 【中國時報/林上祚/台北報導】
 
油價漲、銀行緊縮信用,亞洲國家目前正面臨貿易條件惡化的壓力,雷曼兄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受高油價影響,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七月分貿易帳可能從順差轉為逆差,雷曼兄弟擔心,在油價明年第一季跌破一百美元以前,亞洲經濟可能出現明顯降溫。
 
財政部昨日公佈六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資料,儘管台灣購油成本持續攀升,台灣六月仍享有1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不過,亞洲國家受油價、原物料價格持續飆漲影響,貿易條件正逐漸惡化當中。
 
穆迪信評經濟學家Alaistair Chan表示,亞洲的貿易條件,東亞過去十年貿易條件持續惡化,相對之下,東南亞紐澳等原物料生產國,貿易條件則在改善當中,貿易條件的改變,已經在亞洲內部,發生財富重分配效應。
 
光陽機車副總經理柯俊斌表示,天然橡膠價格不斷上漲,正新橡膠摩托車胎,今年將調漲37%,其他原料如鋼鐵等,價格也持續上漲,但由於油價上漲,消費者荷包緊縮,業者根本無法將原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華新麗華集團昨日宣布將旗下瀚斯倍麗結束營業,瀚斯倍麗表示,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劇烈變化,原物料等價格不斷上漲,公司經營之潛在風險增加,經審慎評估,決議解散該公司。
 
雷曼兄弟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蘇帕曼(Rob Subbaraman)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受油價持續走高影響,亞洲國家下半年貿易帳,除中國以外,可能出現貿易逆差,雷曼兄弟擔心,亞洲經濟可能會在明年第一季,達到經濟加快減速的「引爆點」。
 
蘇帕曼表示,亞洲央行面對通膨反應過度緩慢,導致當地物價與工資過度上漲,由於歐美國家需求也在轉弱當中,亞洲出口將出現明顯下滑,亞洲企業也被迫降低資本支出、裁員等選擇。由於亞洲是全球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亞洲經濟成長率,可能在油價下跌之前,就出現經濟下滑。
 
雷曼兄弟認為,印度、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等國家面臨的通膨壓力最大。為了避免步上越南後塵,雷曼兄弟主張,這些高通膨國家都應升息,以免日後通膨不可收拾,必須透過貨幣貶值方式解決。
 
======================下一則====================== 
 
使用生質燃料 歐洲減速
2008.07.09 【工商時報/劉聖芬/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油價狂飆,使生質燃料成了最熱門的綠色能源。然而現在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生質燃料不但引發加速氣候改變的毀林行為,並造成食品價格躥升,使先前鼓吹生質燃料使用的歐洲政府態度出現轉變,英國與歐盟政府均表示要放慢擴大使用生質燃料的腳步。
 
歐盟之前在其推廣可再生能源計畫中,提議在2020年以前將生質燃料占所有運輸燃料使用的比例提高到10%。但歐洲議會的環境委員會周一投票通過調降此比例到4%,使歐盟執委會修改該目標的壓力加重。
 
布魯塞爾研究組織Breugel的能源與氣候變化研究員戴加多表示,「我想有一天我們回頭看,會說這是歐洲在生質燃料議題上的轉捩點。」他指出,「現在歐洲要堅守擴大生質燃料使用的目標將會非常困難。」
 
在美國,4分之1的玉米收成量被用來生產生質燃料。去年該國通過一項能源法案,將在2022年前達成每年生產360億加侖生質燃料,但現在對此政策的批評愈來愈多,其中包括呼籲終止對玉米製乙醇的減稅優惠。
 
主要原因是過去18個月,多項研究已顯示,以芥花(canola)、玉米與黃豆等糧食作物所製造的生質燃料,已導致農民撥出農地轉種生質燃料作物,並引發毀林行為,對造成食品價格飆漲難辭其咎。
 
全球的生質燃料大多提煉自美國的玉米、巴西的蔗糖、與歐洲的穀物及油料作物。
 
近來,歐洲對生質燃油所產生的質疑升高。歐洲各國能源部長在上周末已強烈暗示,準備調降將生質燃料占所有運輸燃料使用的比例提高到10%的目標。
 
英國政府已在周一率先表態要放慢擴大使用生質燃料的腳步。該國運輸部長凱莉表示,對生質燃料的使用應放慢速度。她引用一份新公布的報告指出,生質燃料的使用可能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並推升食品價格。
 
======================下一則====================== 
 
美次貸風暴延燒 全球股市重傷
2008.07.09【中國時報/林上祚/台北報導】
 
美國二大房貸機構Fannie Mae與Freddie Mac,第二季可能再衍生次貸大損失,讓周二亞歐股市再度重挫。英國股市盤中甚至創下近三年新低,美國道瓊指數與英國富時指數,目前跌幅都以達到二成的熊市標準,銀行雨天收傘,全球股市正不斷失血中。
 
油價回跌兩天暫解除市場疑慮
儘管市場憂心次貸風暴未了,因美國住宅貸款機構監督局(Ofheo)指房貸金融業者Fannie Mae和Freddie Mac擁有足夠資金,加以油價連兩天下挫,使得市場對次貸疑慮暫稍歇,美國股市昨日小漲開盤,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二.四三點或○.二%。道瓊工業指數上漲三十四.九二點或○.三%,報一一二六六.八八點;Nasdaq綜合指數上漲十三.七點或○.六%,但盤中仍上下震盪。
 
《華爾街日報》報導,雷曼兄弟證券周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官方房貸機構Fannie Mae與Freddie Mac,在新的會計制度實施後,可能須挹注資金七五○億美元,才能彌補次貸相關損失,消息一出,導致美股七日由紅翻黑,雖沒拖累美股重挫,但卻在亞歐股市導致蝴蝶效應。
 
雷曼兄弟分析師哈丁(Bruce Harting)認為,二家房貸機構,是美國金融機構房貸的最大購買者,次貸危機爆發後,金融機構帳上房貸資產,急需轉賣求現之際,二家房貸機構若發生資本缺口,「將是所有人不樂見的結果」。
 
美房貸機構須補七五○億美元
哈丁預估,由於二家機構當初是美國政府出資成立,雷曼兄弟預估,二家機構的官方身分,可能讓他們得以迴避上述會計準則。Fannie與Freddie二家機構發行房貸證券化債券,因為具備官方身分,債券等級與美國政府公債同級,亞洲央行過去幾年購買的外匯商品當中,二家機構的債券也佔不小比率。
 
英國《衛報》報導,受亞股重挫影響,倫敦股市昨日開盤後隨及大跌一百五十點,跌幅達二.六%,創下近三年來新低,法德等歐洲股市跌幅在二%左右。
 
美國房貸機構失血,全球金融股股價一片東倒西歪,台灣元大金、台壽跌停、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重挫五%,幾家因為房貸損失,急需注資的金融機構,如英國Bradford&Bingley,因為原本有意投資的私募基金,無法從金融機構借到錢,籌資不順的陰影讓該公司股價重挫廿三%。
 
全球金融股慘綠波及私募基金
由於油價上漲已經導致全球消費者荷包縮水,全球企業獲利跟著縮水,如今金融機構又因為次貸風暴,面臨信用緊縮抽銀根,需要資金的企業,等於面臨雙重打擊,幾家在台灣大舉併購的私募基金,如隆力、SAC、凱雷,因股市走跌導致擔保品價值下跌,四百億元聯貸正面臨增提擔保品壓力。
 
接下來幾周,美國金融機構都將公布第二季財報,幾家被點名的機構,如雷曼兄弟、美林證券等,能否走過次貸風暴,市場都睜大眼睛等待結果。
 
======================下一則====================== 
 
基金經理人看股》嚴選權值股 創造穩健報酬
2008.07.09【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專題報導】
 
匯豐台灣精典基金主要風格是以投資大型權值股為主軸,在謹慎選股,以及嚴格控管風險、成本這兩大原則下,為基金創造穩健報酬。
 
在選擇標的上,謹慎挑選個股以創造積極的收益,只要是具有產業領導地位、長期獲利穩定個股都是投資標的。至於在風險及成本控管作法上,則是消極的守住收益,降低基金的波動度。
 
我們以長期投資為考量,減少不必要的周轉率成本。我嚴守投資紀律,減少犯錯機會,降低和克服隨短期市場波動而不適當投資操作。另外,在目前市場波動下,我透過各類股均衡配置的策略,達到分散風險目的,提高基金的防禦性。
 
在現階段基金的操作上,對部分波動性大、股價已達目標價位的個股獲利了結;但會增加股息較高,以及股價相對落後的個股,或是權值股等。
 
目前市場變數仍多,我採分散配置,選擇高防禦性的個股;目前持股比率約在80%上下。第3季底前若指數逐步落底,持股可望逐步提高到85%-90%。加碼方向仍以新興市場基礎建設受惠及第4季有旺季效應的質優科技股為主。
 
在通膨與經濟成長形成拉鋸的壓力下,投資機構在報酬與風險雙重壓力下,將持續使投資市場波動度加大加快。在第3季經濟變數增多下,市場變數仍多,例如電子股第3季目前能見度仍差,在預期性通膨心理減少消費支出下,仍有可能出貨低於預期。另外,原物料類股處於短期報價及股價高檔,因而面臨整理的壓力。
 
雖然台股具有Re-rating的價值,但這是屬於長期的題材,這部分將視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以及未來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定。短期內,預期第3季台股仍將維持震盪整理格局,投資應更加注重資產配置、風險控管、嚴守紀律。預期第4季多為上市櫃公司傳統出貨旺季,同時也是資金及作夢行情的旺季,預期股市表現機會相對較大。
 
======================下一則====================== 
 
基金經理人看股》短進短出 殺進反彈波
2008.07.09【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專題報導】
 
我認為目前整個行情明顯不明朗,從520之後就採守勢,降低持股水位到7成多左右。
 
在520之前,台股從8700到9300點,我覺得從國際股市來看,新興國家股市都跌了一大堆,是台股多走的「期待值」。正因為是多走,所以我覺得在面對高通膨、甚至停滯性通膨可能發生的危機之下,很可能會回落,應以保守為宜,因此調高現金部位比重。
 
我們操作時停損機制做的很嚴格,停損一到會馬上先出脫,再布局穩定的股票。我的基金周轉率比較高,因為我們基金整體規模不大,因此可以比較靈活操作,遇到一些流動性問題的股票處理也可以比較明快。
 
我覺得這波特別嚴重的跌幅,是因為大家都期待「馬上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過全球跌深主要真的是大環境的問題,其實從國際幾個主要股市來看,可以發現我們已經不算跌很多了。
 
最近從融資餘額來看,短期融資持續殺出,代表籌碼面正在整理,短線應有機會反彈,我現在已漸漸布局在兩種類股上,一為穩定的大型權值股、龍頭股,做為防禦;二是跌深會有較強的成長力道的股票,如IC設計、LED、太陽能、智慧型手機相關產業。1個月以前我以防禦型股票為主,現在主力在挑選反彈力道強的股票。
 
不過,我要提醒投資人,因為全球景氣狀況不穩,後市其實我看的比較保守。我認為因為線型的乖離率已過大,台股再來一定會有一波反彈,只是這個反彈純粹以技術反彈為主,時間不會太長,如果想要賺這一波的話手腳要很快,短進短出,設10-15%的停利點就出場。
 
如果手腳不夠快,或是長線投資人,我認為現在不是最佳的進場時點,應再多停看聽再進場。
 
======================下一則======================  
台股7月重挫逾6% 表現只贏韓國
2008.07.09 【工商時報/張家豪/台北報導】
 
台股再度重挫破底,不少期許本周出現反彈的投資人希望落空,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台股相對抗跌,但近期跌勢卻出乎市場預期,近一季的跌幅,台股已修正近20%,在國際股市中排名,僅次中國的滬深二個股市;此外,7月之後,跌勢更為凶猛,至今回挫超過6%,僅比韓國股市略佳,頗令投資人氣結。
 
市場分析師評估,台灣經濟體今年所呈現的經濟成長率,並沒有相對的大幅衰退,不過,指數卻出現領先亞股與國際股市的跌幅,實在是不甚合理,而且以代表景氣的燈號來看,通常由於遞延反應,也出現底部訊號的黃藍燈,因此加速的回挫,反而是反應不合理現象,中線來看,應該是有進場的機會點出現。
 
但有另外一派法人認為,全球景氣轉弱的修正,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台灣、韓國、中國等地,在今年具有題材性反映空間,使得資金大舉進場推升,造成上半年國際股跌,台股卻相對抗跌的表現,實際上不是不反映景氣利空,而是資金仍未夢醒,等夢醒之後撤守離場,而且國際股市連番重挫,才會有近期台股破底跌勢明顯高於其他地區的情形。
 
指數修正幅度一直擴大,且下跌角度沒有趨緩,反而越來越陡,且上周四反彈百餘點,量能不過9百多億元,昨(8)日股價再度重挫測試七千點支撐,量能卻是放大超過千億元,籌碼穩定度還是不夠,震盪幅度還是很大,目前期待止跌就好,還不需要樂觀看待會有波段反彈。
 
======================下一則====================== 
 
本益比修正已大 短線有機會反彈
2008.07.09【工商時報/楊穆郁/台北報導】
 
台股果真跌不停?8日盤中跌點超過3百點,7,000點關卡一度岌岌可危;最後小幅拉升,才以下跌289.26點的7051.85點作收。建弘投信表示,台股仍受國際股市衝擊;雖然加權指數已跌了2千多點,本益比嚴重縮水,從技術面、價值面均已明顯超跌,惟仍得靜態國際股市轉穩,才有明顯反彈的機會。
 
國際股市在高油價陰影下,近期仍呈現震盪盤整走勢,台股在國際投資氣氛不佳之下,也難以有所表現。建弘投信價值基金經理人張博惠表示,由於美股在通膨的陰影與高油價的影響下,短線呈現續跌狀態,台股近期的跌幅甚至比國際股市更重;但在新台幣仍維持強勢,且外資似乎沒有匯出等撤離動作的跡象,加上目前整體股市本益比已經修正到11倍,融資也大幅縮水,只要沒有國際盤干擾,短線大盤將有較明顯的反彈機會。
 
原油期貨價格持續居高不下,近日更攀升至每桶145美元的新高價位,使得各國皆將焦點轉移至對抗通膨的議題上,不過,在美國於八大工業國(G8)會議中表示將捍衛強勢美元的政策後,推升美元匯價走強,並壓抑油價的漲幅表現。張博惠指出,由於美股在金融業後續提列次貸風暴虧損,以及通膨的陰影與高油價的影響下,經濟成長面臨隱憂,指數短線呈續跌狀態,未來仍需注意美股是否持續弱勢,以及即將進入美國企業財報公佈期的後續演變,以觀察未來的景氣走向。
 
台股方面,雖然全球股市面臨熊市陰影,但新台幣仍維持強勢,外資似乎沒有匯出跡象,而且目前台股整體本益比已經修正到11倍,市場歷經洗盤後,有助籌碼安定,加上電子類股進入傳統旺季,預期當國際股市轉穩時,台股短線將有較明顯反彈機會。
 
張博惠表示,雖然國際股市與台股短線均表現不佳,但台股在融資大幅清理與短線跌幅過深的情況下,大盤隨時有反轉向上的機會。雖然新政府表示國安基金暫不護盤,但還是有遺贈稅的政策可以運用,台股基本面仍然看好。
  
======================下一則====================== 
 
花旗:亞洲企業獲利預期下修
2008.07.08【聯合晚報╱記者戎鵬丞╱台北報導】
 
亞洲企業即將進入半年報公布季節,但花旗環球證券亞股策略分析師樂之勤 (Markus Rosgen)表示,原料成本的上漲速度遠遠超越出口價格,加上全球貿易正在放緩,都不利於企業營運,但市場預期仍過於樂觀,亞洲企業接下來會有一波獲利預期下修。在投資策略上,樂之勤建議投資人要買進已經反應獲利下修風險的國家或類股,也就是股價相對於獲利中期循環處於折價的狀態,以國家來看,韓國、台灣、泰國和新加坡處於折價,但印度、印尼和菲律賓則是溢價;以類股來看,科技、銀行和電信處於折價,但能源、房地產則是溢價。
 
原料成本飛漲是傷害亞洲企業獲利的主要因素。樂之勤指出,今年以來,原料成本價格的上漲幅度是出口價格的23倍,若把時間拉長到從去年到現在來看,前者更達到後者的58倍,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企業出貨成長放緩。
 
樂之勤表示,出貨成長放緩可以從中國的出口,以及亞洲對歐美的貨櫃運輸獲得印證,中國的出貨成長從28%的高峰,到今年5月只有9.8%。而亞洲對美國的貨櫃運輸在今年第二季衰退2.5%,對歐洲貨櫃運輸僅有7%,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0%,而且最新的ISM數據也顯示,美國的存貨水位已經來到2001年以來的新高,毫無疑問地,全球貿易正在放緩。
 
儘管大環境表現如此不理想,但市場對於獲利預期的調降卻非常緩慢,今年的獲利成長預估仍有6.7%。樂之勤表示,觀察過去30年,每次企業獲利反應全球景氣衰退時,修正的幅度往往達到30-50%,他不排除今年獲利負成長的可能性。
 
樂之勤並提醒投資人,多數獲利下修的狀況都發生在夏季,由於國泰航空已經在上周五發佈獲利預警,這可能就是獲利預警下修的第一槍,後續的效應投資人必須密切觀察。
 
======================下一則====================== 
 
美商務部官員:未來亞洲經濟 將遭中國宰制 
2008.07.08【聯合晚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七日電】
 
美國商務部一位資深官員七日在華府演講時強力鼓吹成立包括美國在內的亞太自由貿易區 (FTAAP),並警告美國如果不設法在經濟上融入亞洲,未來亞洲經濟將形成「中國宰制」 (Pax Sinica)。
 
台美FTA問題 美官員迴避
此外,對美國是否同意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FTA),這位官員則刻意迴避,僅強調美國已透過亞太經合會 (APEC) 的機制,處理和台灣有關的貿易議題。
 
但資深官員也稱許台灣新政府,已在七月一日成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專業法院的正面做法,是美國一直期待台灣要做的事,但他對台美FTA完全略而不談。
 
美國商務部負責國際貿易的次長巴迪拉在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 (AEI),以「轉型中的亞洲經濟:美國是否會被拋在後頭」為題演講時特別點出,目前亞洲包括中國和日本分別鼓吹成立的幾項亞洲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都沒有包括美國。
 
巴迪拉表示,和十九世紀美國在亞洲貿易以推動亞洲國家經濟開放為主相較,廿一世紀的美國反而自己往內縮,「如果美國不再開放,走向保護主義和限制投資及移民的政策,亞洲就可能透過區域整合自己往前走,並把美國拋在後頭。」
 
巴迪拉並警告,美國會因此把亞洲經濟的主導權,拱手交給亞洲經濟成長最快和最有動力的中國。
 
籲美在經濟上融入亞洲
巴迪拉呼籲美國不要再犯錯,因為「一個遲疑、膽怯、往內為中心的美國」,會讓中國有機會形塑亞洲的經濟架構,讓經濟上的「中國宰制」有機會興起,「這是中國想要,卻不是美國想要的。」
 
民主黨主導的美國國會在去年下旬針對通過自由貿易協定的「快速授權」到期後,已拒絕再延長授權,並反對行政部門再和其它國家談判新的FTA。
 
巴迪拉的談話,也反映美國行政部門對美國國會近來傾向貿易保護主義,拒絕同意美國與南韓簽署的FTA的不滿不無奈,因此呼籲美國不要犯錯,其實就是要美國國會不要犯保護主義的錯,讓美國在亞洲交出經貿主導權。
 
巴迪拉並強調美國近兩年來積極鼓吹成立的亞太自由貿易區,對美國的重要性,並寄望下一任美國政府要有創意和雄心,議定新的雙邊或區域FTA,並設法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區。
 
「亞太自由貿易區無法一蹴可幾。」巴迪拉說,但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協定後,可以透過和諧的規範和紀律,將亞洲地區已過多的區域及雙邊FTA聚在一堂,「關鍵是美國會不會願意堅持經濟開放、貿易開放、投資開放,以及讓人才及想法跨界開放。」
 
======================下一則====================== 
 
熊來了 搶救股、債大作戰
2008.07.09【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專題報導】
 
全球股市可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波股災導因次貸風暴,今年又因原物料飆漲,通膨席捲全球,各國股債雙跌,年初至今中、菲、越、印度股市瘋狂挫跌三至六成,達到「熊市」標準,去年進場投資人損失不少。
 
通膨狂掃 全球黯然
最近美、歐經濟數據一片黯然,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原油價格屢創新高,上周更觸及每桶146美元高價,在美國就業市場,雇主已連續六個月裁員,6月分有6萬2,000人被解雇,使得今年迄今失業人數到達43萬人。
 
通膨壓力升高、信用風險持續,歐洲未來經濟成長也將更為趨緩,其中北歐的丹麥GDP成長已連續兩季陷入負成長。為了對抗通貨膨脹,歐洲央行將基準利率調高至4.25%。來到新興市場,股市賣壓持續湧現,年初至今MSCI新興市場指數,累積跌幅高達17%,原油持續飆高,原先在商品題材支撐下表現強勢的巴西及俄羅斯股市,近期也成為投資人調節標的,補跌效應使其表現相對弱勢。
 
新興亞洲大多是原物料進口國,糧食占新興亞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權重較拉丁美洲、東歐還要高,原物料飆漲對亞洲衝擊嚴重,MSCI亞洲市場指數(日本除外)今年以來迄至7月3日止,累積跌幅達21.96%,為MSCI七大市場指數中跌幅最深的市場。
 
升息趨勢 不利債市
債市同樣表現不佳。去年股災爆發,基金業者鼓吹民眾前進債市避風險,歐美政府債、新興市場債、亞債一時間成為熱門投資標的,但今年通膨不利債市表現。美聯準會已停止降息,未來升息機率極高,歐洲央行也維持升息腳步,新興市場債主要權值國巴西、墨西哥、土耳其、菲律賓等國央行也都以升息抑制通膨。
 
亞洲債市因原物料、能源價格上漲,亞洲央行眼見貨幣升值不敵通膨上漲壓力,紛紛改採升息之路抵抗通貨膨脹。美國金融業者次貸損失不斷擴大,亞洲債券更面臨利率上揚、信貸風波、美元可能轉強三大負面因素衝擊,今年整體新興債市「資本利得空間」已經無法和過去幾年相比。
 
面對這波股、債空頭,菜籃族王太太、工程師馬克以及OL艾莉絲都受傷慘重,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下一則====================== 
 
三大抗體 制伏通膨病毒
2008.07.09【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通膨病毒擴散全球,財富管理業者建議,投資時最好選擇具備三大抗體的標的,包括原物料、高外匯存底及合理的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才可抵抗通膨病毒侵襲。
 
豐中華投信認為,原物料是對抗通膨的先天抗體。中信銀財富管理協理黃培直說,通膨時代首選的抗通膨就是原物料。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過去在通膨時代下,能源、黃金等原物料類股會有相對超過市場的表現,尤其目前石油的上檔目標仍難掌握,在市場資金充裕且無去處的情況下,能源類股仍會獲得市場資金青睞。
 
豐中華投信分析,體質較佳的新興國家有兩類,第一類是那些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如能源、原物料和農產品的國家,具備這些資源的國家從高漲的商品價格中獲益匪淺,例如巴西、俄羅斯、部分拉美國家、中東國家與南非。
 
這些國家資源豐富,但免不了受到通貨膨脹衝擊,未來必須大幅緊縮其貨幣政策,投顧業者認為,短線上這些股市受通膨與升息因素補跌,但並不妨礙當地股市長多格局。
 
豐中華投信與富蘭克林投顧都看好拉丁美洲。由於亞洲原物料大半仰賴進口,受到輸入性通膨的衝擊也最大,拉丁美洲擁有龐大原物料,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大量仰賴拉丁美洲的原物料進口以進行當地基礎建設,對亞洲投資人而言,投資在資源充沛的拉丁美洲是一種對抗通膨的「天然避險」。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說,過去十年都沒有發生通膨的問題,但在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的情況下,市場資金浮濫,造成美元走跌、原物料價格上漲,引發物價上漲壓力,美國是此波通膨病毒最大帶原者。
 
而後天抗體則是外匯存底,豐中華投信認為,第二類的績優新興國家,是指擁有龐大貿易盈餘的經濟體,這些國家擁有強勁的製造業部門、較低的私人和公共債務,以及能夠應付外來衝擊能力的貨幣或財政政策,因此當地政府具備較大空間對抗通貨膨脹,不會像越南或印度政府一樣捉襟見肘,台灣和斯洛伐克就屬這類國家。
 
通膨時代,豐中華投信建議,盡量避開外匯存底較低的國家,例如越南、泰國、菲律賓與馬來西亞。豐中華投信主管形容,人體遇到病毒之後會先由白血球應戰,初期難免出現部分症狀,若人體能順利戰勝病毒則可獲得免疫力,而投資的疫苖則是合理的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
 
由價值面來看整體新興市場,巴西與俄羅斯的本益比較合理,以未來一年的企業獲利預估值計算,俄羅斯本益比為10.6倍、巴西則為13.1倍;再以股價淨值比來看,台灣與俄羅斯股價深具投資價值,股價淨值比分別僅有2倍與2.4倍,但若以新興市場產業價值面而言,資源與能源仍占相對優勢。
 
======================下一則====================== 
 
券商預言》明年續空頭 現金握5
2008.07.09【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出現恐慌性殺盤賣壓,統計5月中旬至今,中、印、巴西「金磚三國」已重挫2成,歐美等成熟市場跌幅也在1成以上,券商預言這波空頭將會延續到2009年,民眾手中至少要有5成現金!
 
華爾街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及兩大抵押貸款機構Fannie Mae、Freddie Mac驚傳金融危機,次貸風暴陰霾再度浮現,拖累美股重挫,新興亞股因恐慌賣壓受創慘重。
 
統計5月中旬這波股市高點至今,歐、美、新興亞洲、拉丁美洲、東歐全都慘遭空頭修正,技術線型明顯超跌,但華爾街信用市場再度拉警報,全球信心完全潰堤。
 
投顧業者擔憂,這波股災通膨、次貸問題交雜,過去前所未見。去年次貸爆發,金融業因投資和次貸相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受傷嚴重,今年股、債雙跌,金融業者又因股債投資部位慘賠。摩根士丹利預言,美國信貸危機可能持續到2009年,各主要券商資產減損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高盛證券同樣指出,金融業資產減損將持續至明年第1季。
 
友邦全球策略高收益基金經理人鄭安佑觀察,美、歐股明顯走入空頭,現在就等7、8月財報出爐。今年市場震盪劇烈,投資人最好緊抱現金,至少占資產配置5成左右,投資報酬率設在5-8%,有獲利馬上落袋為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