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店頭基金轉型
‧連動債搞鎖定


店頭基金 拚轉型
2008.06.02【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上櫃股票型基金今年來表現普遍優於一般股票型基金,但有鑑於上櫃股相對上市股選擇性較少且流通性較差,近期包括元大及統一投信,均計畫將旗下的店頭基金申請改為中小型基金,讓操作能更靈活。
 
投信法人表示,店頭基金在多頭時的績效表現相當可觀,不過在空頭市場時,績效表現就會相對落後,主要是投資店頭市場會有流通性不足的問題,波動率相對也較高。因此,近年來不少店頭基金相繼轉型,並以中小型基金為主要轉型標的。
 
台灣市場原本有15檔店頭基金,如今只剩下八檔,如國際店頭基金、中華店頭等基金都已轉型為中小型基金,德信跨世紀基金則已消失,富邦店頭基金改為富邦精銳中小基金。最近則有元大及統一投信有意將店頭基金轉型,屆時店頭基金恐怕僅剩下六檔。
 
據了解,元大投信已在積極規劃轉型,近期將送主管機關審查;統一投信則將於7月9日召開受益人會議,決議店頭基金轉型中小型基金的議題。
 
投信業者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店頭基金,以元大店頭基金必須投資七成以上的上櫃股票最高,其他店頭基金投資上櫃股票門檻則多在五至六成,由於投資上櫃股票比率較高,因此店頭基金的績效波動度也相對較高。
 
元大店頭基金由於規定投資上櫃股票比率達七成,限制較高,以產業面來說,不少不錯的產業族群,或是大型、較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都以股票上市為主,基金一旦投資在集中市場的比重較低,會失去不少爭取好績效的機會。
 
投信業者說,店頭基金若轉型成中小型基金,可讓投資標的更多元化,不需要死守店頭市場,面臨流動性的問題。
 
======================下一則====================== 
 
東方基金崛起》農作物營養 亞股進補
2008.06.02【經濟日報╱記者徐慧君】
 
根據歷史經驗顯示,亞洲國家股市下半年表現通常較亮眼,但什麼因素可支撐亞洲國家下半年表現突圍?
 
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機會基金經理人何銘銓分析,亞洲下半年進入雨季、以及農作物採收季節,在全球農糧價格飆高的趨勢下,今年下半年表現更不容小覷。
 
例如印度以農立國,農業產值貢獻國內生產毛額(GDP)達20%,占勞動人口比率更達60%,每年5月開始的雨季雨量多寡將決定6億農民生計,更影響了景氣與股市表現,老天若賞臉,下半年股市當有機會平反。
 
何銘銓指出,泰國為全球第一大稻米出口國,2003年泰國基金報酬率高達75%。近期因米價飆升,可望受惠米價提高農民收入刺激內需,新政府還於3月初取消短線外資保證金規定的大利多,皆使得該國股市相對抗跌,2008年迄今在亞股表現中僅次台灣。中國、印尼同身為亞洲前兩大稻米出口國,也同樣讓該兩國下半年行情看俏。
 
既然新興亞洲下半年行情時常受到雨季拉抬,投信法人提醒,近年在地球汙染後,氣候異常情況頻頻出現,雨季變因是否可能在氣候異常的影響下,反而成為阻礙股市發展的利空,也值得注意。
 
======================下一則====================== 
 
買賣基金炒短線 即起開罰
2008.06.02【工商時報/孫彬訓、薛翔之/台北報導】
 
金管會要求基金業者全面實施短線交易規範,多家銀行發函消費者,提醒6月開始,若把基金當做股票短線操作,將有明確罰款,罰款從0.01%到1.5%不等。
 
目前在短線交易的天數,大多數投信業者,都以持有未滿7日為基準,此外,德盛安聯投信14日、第一富蘭克林投信30日、德銀遠東則最長,高達90日。罰款部分,多在0.01%-0.1%間,高於此標準的僅有德盛安聯0.3%、第一富蘭克林投信1%、最高的則是華頓投信的1.5%,德銀遠東目前無罰則。
 
雖設有罰則,但投信強調,罰款費用還是會繳到基金的總資產當中。目前的收取買回費用的計算方式,是採用買回單位數×買回淨值×買回費率=短線交易的罰款;至於短線交易的定義,則是用「申請贖回或買回日」減去「申購日」,小於投信規定的短線交易天期。
 
較為特殊的是,第一富蘭克林投信不但定義的短線交易時間,長達30日、罰款金額更高達1%,但是近期修訂相關規定,增列「特殊原因」不在此限制,特殊原因指的是:基金淨資產價值單日跌幅超過7%,或連續2個營業日累計跌幅逾10%者。
 
此外,在投信投顧公會與信託公會近期經過溝通後,針對投信公司須出具給保管銀行的聲明書,雙方已取得共識,日後在聲明書上,將註明是在投信事業據實資料的情形下,保管銀行依此完成覆核。
 
也就是說,若是起因於投信公司提供的資料不盡完善,導致保管銀行的覆核程序,出現疑慮時,保管銀行本身則無須付擔法律責任;預計該項聲明書在金管會正式發文後,基金募集進度被延宕,可望因此化解。
 
======================下一則====================== 
 
連動債 自然人恐買不到
2008.06.02【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連動債的糾紛沒完沒了,4月底銀行公會訂定自律規範,要求銀行不得賣給資產在新台幣3,000萬元以下的投資人,據了解,金管會擬進一步規範,要求未來連動債不准賣給自然人。也就是說,即使是高資產客戶,也不能買。
 
金管會官員表示,在國外,連動債幾乎都是賣給專業投資機構,只有在台灣大量賣給自然人。雖然銀行公會的自律規範才剛出來,但還是要訂定一個可長可久的法規,目前研議的方向是不准再賣給自然人。
 
一般投資人向銀行購買連動債,都是透過指定用途信託,因此,金管會打算重新檢討信託架構,只要透過指定用途信託購買的商品,全都在檢討之列,除了連動債之外,國外有價證券、海外基金等,都會一併檢討,正請信託公會表示意見。
 
金管會統計,從去年7月1日至今年4月底,銀行端所接到的連動債客訴案共有689件,金額共23.45億元。處理至今,已有540件達成和解,金額共16.39億元,占78%;只剩下149件還在爭議中,金額共7.09億元。
 
雖然在金管會統計中,只剩下22%的連動債糾紛還在處理中,連動債的糾紛卻沒有逐漸消褪,反而愈演愈烈。
 
依據金管會的資料,針對連動債糾紛,目前僅有中國信託商銀提出補償方案,但只針對「石來運轉」一檔連動債。至於其他銀行,則從未提出補償方案。連動債投資人的虧損,都由投資者自行承擔。
 
銀行銷售給散戶的連動債出現嚴重虧損,銀行沒有任何賠償。不過,銀行以自有資金購買連動債相關商品,卻跨海要求投資銀行賠償。
 
最近銀行局內部耗費很多心力在處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連動債糾紛。官員私下表示,銀行、客戶都是各說各話,很難協調出結果,如果真的無法達成共識,也只有訴訟一途。不過,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一宗連動債訴訟有判決結果,銀行局也很關心到底法院的裁定會偏向哪一方。
 
銀行局官員表示,目前銀行局所接受的投訴案件中,投資人都有舉證困難的問題,雖然指責銀行在銷售過程沒有告知風險,卻又無法拿出證據,要求獲得賠償似乎有點困難。
 
======================下一則====================== 
 
綠色投資熱潮 引發泡沫之虞
2008.06.02【中國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國際前鋒論壇報報導,在看好全球暖化帶動的潛在商機,過去把重心放在資訊科技的創投公司相繼把資金投入綠色科技。不過有人也擔憂這波綠色投資熱潮,恐怕將引發新的泡沫產生!
 
創投公司以往多專注於資訊科技,但如今卻開始轉向綠色投資。例如著名的創投鉅子,目前是Polaris Venture Partners執行合夥人的麥考夫,早把投資觸角伸入綠色業務。他現在是一家太陽能與一家電池公司的董事。
 
至於矽谷創投資本家的杜爾,早期因為伯樂識馬,投資Google、亞馬遜與昇陽,讓他一夕成名。他曾經表示,「綠色科技可能是21世紀的最大經濟機會」。昇陽創辦人之一的柯沙,也成立一家創投公司,專門從事再生能源的投資。根據Lux Research所做的乾淨科技報告指出,北美與歐洲的投資者在去年共斥資52億美元在從事乾淨科技研發的公司,大幅高出2001年的7.14億美元。
 
該報告也統計,去年全球約930家能源新創公司,而從2005到2006年之間,企業對乾淨科技研發支出也大幅成長10%,達220億美元。
 
在創投家前仆後繼欲在綠色科技淘金同時,麥考夫卻觀察目前的乾淨綠色科技市場,已經開始出現過熱。麥考夫與其他人主張這波綠色科技的投資熱潮,所創造出的泡沫將無可避免造成部分投資人的龐大損失。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Lux資深分析師蘇利文認為,資金湧入與對再生能源的興趣,不至於創造如美國房市這樣無法持久的大泡沫,頂多只是「小泡沫」而已。
 
他以最近的生質燃料產業為例,表示近來有些公司已經撤回上市案或是縮減規模。例如西雅圖一家生質燃料公司Imperium Renewables在1月份已經撤銷上市計畫,之後另外一家生質柴油公司Renewable Energy Group也在3月份跟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