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投資人信心指數→飆高ㄌ!!!
‧新政府上路 俄股夯

陸股短線震盪 中長線仍看多
2008.05.14【工商時報/徐晨縈/台北報導】
 
四川震災慘重,通膨高漲,周二陸股跌,66家上市公司大受影響而停牌,但水泥、醫療類股受惠而逆勢走揚,市場預期,這兩天陸股將快速反應災情而走跌,預料大陸政府將出面穩定市場信心,中長線持續看多。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類股要特別小心,今年初的雪災和地震賠償多,將促使保險類股獲利減少,民眾先暫時不碰。
 
周二陸股受通貨膨脹數據高及雪災負面影響,滬綜指走跌1.84%,收3560點;香港恆生指數則不受影響,上漲490點,收25,553點。
 
元富證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翁基能認為,雖然災情嚴重,但整體而言,股市下跌主要是受通貨膨脹數據過高,政府提高存款準備率宏觀調控政策所致,預期災情的利空消息將會在幾天內反應完畢,中長線看多趨勢不變,投資人免驚。
 
由於四川境內企業,以農業、白酒產業為多,不少上市公司停牌,目前這些四川企業所遭受的損失,尚未完全估算出來,建議對這些個股先暫時觀望。同時,保險類股,因雪災之後,又一天災人禍,賠償金額大,將會影響整年度獲利,不宜介入。
 
倒是災後重建股如水泥、鋼鐵等均受惠,周二股市中的水泥、生物製藥、鋼鐵、醫療器械等類股漲幅居前,如冀東水泥、雲南白藥均漲了10%,寶山鋼鐵漲1.56%。
 
至於香港股市方面,則不受震災影響。不過,永豐金認為,港股受陸股與美股影響大,美股近期似乎已到反彈滿足點位置,開始向下修正;而大陸災情尚未明朗之下,港股也會受到壓抑,大盤難脫整理格局,建議以區間操作防禦性類股,如收租股及公用事業股等為宜。
 
群益證券則指出,在大陸政府控制通貨膨脹的前提下,大陸的成品油及用電價格勢必仍受壓抑,所以建議避開石油銷售及發電事業相關類股。
 
======================下一則====================== 
 
投資人信心指數 又飆新高
2008.05.14【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摩根富林明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最新調查出爐!5月分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為132.1,是繼3月創新高後,又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投資人下半年最看好台股、亞洲、印度!
 
此次調查顯示,「台灣整體投資市場環境與氣氛」、「台灣整體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台灣經濟景氣」、「台灣股市指數」等關係台灣前景的4大指標,均大漲約9到18%,分創調查新高!展望下半年,台灣投資人會如何布局?調查顯示,股票市場方面,台灣投資人最看好「台股」(57.3%)、「亞洲」(43.7%)及「印度」(34.4%)。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石恬華表示,若從地理位置分析,最被看好的台灣、亞洲、印度等「東方市場」,因其遠離歐美次貸風暴,加上中產階級興起帶動消費、金融、地產、基礎建設等內需題材,明顯較歐美等「西方市場」受到投資人青睞。
 
台灣投資人賺錢或賠錢的比例,雖是股市表現的縮影,卻也不失為了解市場氣氛的重要觀察指標。2007年第四季至今,全球股市波動加劇,投資人獲利大受影響,甚至出現近年來少見的「賠錢者多於賺錢者」的現象。不過,近期市場趨穩,投資人獲利狀況亦回穩,調查發現賠錢者比例(40.8%)多於賺錢者(38.2%)的情況已明顯好轉,兩者差距僅剩2.6%,投資人賺賠比例之「黃金交叉」儼然成型。
 
======================下一則====================== 
 
錢進大中華》回檔整理 進場良機?
【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專題報導】
 
北京奧運倒數85天,奧運投資風潮蓄勢待發,前陣子經過激烈修正的港股出現反彈契機,不過近幾天香港受到中國通膨疑慮再起所累,台股則呈現橫向整理情況,布局港、台等地的大中華基金上周略有回檔,奧運熱潮還在嗎?
 
4月中旬以來,港股隨著全球股市上揚,香港恆生指數反彈速度位居亞股之冠,到4月底指數上漲12%之多,將近收復去年高點以來的一半跌幅,近一個月來幾檔港股持有比重較高的大中華基金,反彈力道更是不容小覷。
 
獲利了結 情況明顯
不過,近幾天中國通膨壓力聲浪越演越烈,日前《華爾街日報》就指出,中國通膨可能從食物蔓延到非食物的商品領域,報導引述中國統計局數據,3月分中國不包括食品價格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1.8%,但2006年和2007年大多數時間裡,這數據都維持在1%或更低水準。
 
報導指出,此一指標加速上升可能反映工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正延伸到更多種類商品。不僅中國通膨壓力鍋蠢蠢欲爆,香港同樣面臨通貨膨脹問題,最近投資人獲利了結情況相當明顯。
 
台股 偏重個股表現
至於台股,市場在總統就職典禮政權未正式移交前,大盤傾向量縮整理,指數空間不大,偏重個股表現格局。
 
對於大中華股市的情景,基金業者說法呈現多空分歧態勢。景順龍基金經理人鄭宗豪就持樂觀看法,他認為,美股出現觸底回溫現象,可望帶動全球投資信心回穩,加上奧運將至,可望刺激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帶動港股後續表現。
 
台股部分,鄭宗豪認為,未來兩岸發展可望更進一步發展良性互動,包括直航、陸客來台觀光已確定實施,重新評價(re-rating)資金行情仍將持續,但因部分傳產題材漲幅已大,操作上最好逢高調節。
 
港股 上檔空間受限
匯豐新鑽動力基金經理人高仰遠抱持偏空態度。他認為,香港因受限港幣與美元聯繫匯率政策,在港幣利率相對偏低、但通膨疑慮仍在情況下,港股上檔空間相對受限,短期內恐怕將持續陷入整理。
 
高仰遠進一步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長期預期仍呈現升值走勢,但香港利率卻因美元走弱而調降,目前香港的定存利率0.6-0.8%,中國大陸定存約3.6%左右,利差有擴大情況,將造成資金流向中國,加上香港有許多的民生物資來自於中國大陸,人民幣走強,對香港有輸入性通膨隱憂,成為壓抑港股漲勢一大原因。
 
德盛安聯投信認為,台股520話題將由題材面轉為執行面,目前股價已反映市場對兩岸開放及愛台12項建設等政策利多,能否有新動能推動,將來自政策執行速度是否符合當初公布時程。
 
德盛安聯投信補充,近日新台幣匯市爆量大貶,顯示外資資金已有鬆動可能,融資部分卻反向增加,目前月線支撐仍為重要觀察指標,在成交量能未有效放大前,類股輪動快速,擺脫目前整理格局的機會並不大。
 
======================下一則====================== 
 
鋼鐵、海運產業 較受青睞
2008.05.14【工商時報/徐晨縈/台北報導】
 
受通膨、高油價與雪災影響,大陸上市公司公布首季獲利數據不如去年表現,淨利潤年成長31.25%,與2008年同季相比下降47.38個百分點,尤其是電力、化工及旅遊、航空等行業獲利出現趨緩,民眾投資相關的大中華基金和中國基金,應仔細檢視其投資標的,確實掌握陸股反彈契機。
 
不過,內需產業的鋼鐵、地產和海運等,則因成長性較高,本益比較低,群益證券上海代表處副代表林靜華認為,鋼鐵、海運有一定的投資機會,本益比均為15倍左右;民眾所熟悉的地產、金融的投資價值也在浮現,可以特別關注下半年可能推出股指期貨、創業板的期貨概念股及創投概念股。
 
群益證券上海代表處研究部指出,不斷攀高的通貨膨脹率和高油價,限制了上市公司成長與獲利表現,今年上市公司的獲利增長速度放緩已經不可避免,研判大型龍頭公司今年淨利潤增幅在23%左右,較去年下降28.5個百分點。
 
民眾要投資中國基金和大中華基金,必須檢視其投資標的,其中內需產業的建材、房產、證券、銀行、農業、零售還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電力、化工等產業則受到國家限制電價、成品油價所致,淨利潤均出現負成長。
 
======================下一則====================== 
 
宏控腳步可能趨緩
工商時報 2008.05.14 張志榮/台北、上海連線報導
 
中國四川發生驚人大地震,加深中國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壓力,昨(13)日美林、雷曼兄弟證券為首的外資法人定調為「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且衝擊低於年初華中大雪災」,不過,若「西氣東輸」管線受到波及,有可能會迫使北京政府放緩宏觀調控腳步。
 
中國天災接二連三爆發,前摩根士丹利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指出,這是世界級的地震,由於災區位於阿壩自治州附近,大多是貧窮人家,因此,對北京政府而言,「救災」考量應該多於「救經濟」,因為死傷人數實在太多、又集中在偏遠山區,根本進不了災區。
 
至於四川地震對中國經濟體的影響為何?根據2007年底統計數據,四川人口佔中國比重6.2%、GDP佔4.2%,美商美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龐德(TJ Bond)認為,若拿這次四川震災與年初華中雪災相比,從CPI通貨膨脹、工業製造、出口等角度來看,前者規模明顯小於後者,意味著不至於改變北京政府的經濟政策。
 
花旗環球證券總體經濟分析師沈明高指出,一般而言,地震發生後,對薪資與原物料成本製造成本造成顯著影響,並進一步壓縮企業獲利與推升通貨膨脹壓力,但由於這次地震發生地點主要集中在西部,直接影響相對有限。
 
龐德認為,或許受到運輸中斷影響,市場對燃料價格上漲存在著預期心理,但實際影響應該有限,同樣預期心理也存在於農產品生產與匯率變化,整體而言,跟年初華中雪災相比,四川震災所能帶動的通貨膨脹壓力著實有限。
 
此外,美商雷曼兄弟證券指出,災後重建需求勢必會增加中國政府支出,有利於下半年固定資產的成長,並化解原先所擔憂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不過,中國通貨膨脹問題本來就很嚴重,即便這次四川震災對中國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壓力小於年初華中雪災,仍不可等閒視之。
 
謝國忠也持相同看法,但他補充指出,糧倉產地儘管不是受創最嚴重的地方,但四川配置了相當多的油氣管線,目前雖然緊急關閉、暫無損害情勢,但一旦「西氣東輸」系統出問題,可能會迫使北京政府在宏觀調控政策做調整。
 
======================下一則====================== 
 
新政府上路 俄股慶祝行情熱
2008.05.14【蘋果日報╱王雲倩╱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新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新總理普丁(Vladimir Putin)上周正式就任後,俄羅斯進入政治風險最低的雙人主政新時代,俄羅斯股市近1個月已先行展開慶祝行情,強彈9.9%。
 
展露新機
市場分析師多認為,俄羅斯新政府仍以經濟成長為主要施政目標,抗通膨則為當前首要之務,未來隨石油出口稅可望被調降利多逐漸發酵下,LUKOIL與Gazprom等能源股可望再度領漲,最快第2季就會有表現。
 
股市1個月內彈9.9%
根據彭博統計,在石油出口稅以及通膨壓力增溫的雙重利空打擊下,俄羅斯股市今年來上漲1.34%,遠不如同樣具備原物料題材的巴西股市同期大漲10.22%表現。
 
投資機構火鳥管理(Firebird Management)創辦人夥伴海格指出,通膨的確是新政府的最大挑戰,今年以來,石油出口稅已大升45%,幾乎完全侵蝕掉國際油價飆升的利多,也因此Gazprom等俄羅斯能源股漲幅不大。
 
根據俄羅斯新聞網報告,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預估,今年俄羅斯通膨率恐怕無法控制在10%內。不過,大和證券報告預期,今年俄羅斯通膨率將持續維持在11%以上,不過新政府可望強化打壓通膨策略,包括讓盧布升值,明年通膨率將下滑到9.6%。
 
投資機構UniCredit Aton董事總經理達許夫斯基指出,市場投資人對Gazprom等能源股後市有所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新總統梅德韋傑夫目前是Gazprom的董事長,預定6月才辭職下台,他主政後,對強化石油業投資、調降石油出口稅等政策將會施以重力。
 
Gazprom後市不容小覷
他認為,當前全球能源需求如此強勁,擁有豐富蘊藏量的俄羅斯能源企業投資價值不容小覷,以Gazprom為例,其是歐洲天然氣供應大廠,約1/4的需求都仰賴Gazprom。Gazprom樂觀預估,2014年將成為全球最大能源公司,市值將達到1兆美元(約30.5兆元台幣)。俄羅斯天然資源相當豐富,根據Marketwatch.com報導,俄羅斯天然氣蘊藏量全球居冠,煤礦蘊藏量居全球第2,原油蘊藏量居全球第8。
 
俄今年本益比10
US Global Investor東歐基金經理人梅約(Julian Mayo)認為,俄羅斯不僅能源投資題材誘人,強勁的內需消費可望延續,俄羅斯是完全未受到美國次貸風暴影響的國家。梅約說:「俄羅斯股市本益比低,加上新政府有意在外資投資上採取更開放的態度,更多市場資金將可望流入。」他表示,今年俄羅斯股市預估本益比偏低,僅10倍,低於整體新興市場指數的12倍。
 
俄羅斯小檔案
★面積:1700萬平方公里
★人口:1.4億人(全球第5)
★首都:莫斯科
★貨幣:盧布
★現任總統:梅德韋傑夫
★官方語言:俄語
★經濟發展前景(預估值):
˙GDP年增率:2008年:7% 2009年:6.8%
˙通膨率:2008年:11.3% 2009年:9.6%
★代表指數(今年來漲幅):俄羅斯RTSI$指數(1.34%)
★投資建議:政治風險降低,通膨議題將引發短期波動劇烈,不宜短線進出,建議長期布局為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