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基本面優 新興股市 錢景可期
‧美國科技回春 逢低布局


金融股油價 射冷箭 美股臉綠 分析師:最壞狀況已過 本周挑戰多空關鍵
2008.05.12【蘋果日報╱王雲倩╱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油價飆上每桶126美元天價,加上AIG(美國國際集團)等金融股利空,拖累美股3大指數上周收黑,終結先前連續3周收紅走勢,本周美股仍將接受油價是否持續飆漲,以及零售銷售、消費者物價指數等經濟數據考驗,震盪格局將難以避免。
 
投資機構Bell Curve 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史特弩羅認為,信貸危機、油價以及美國經濟數據都可能持續釋出利空消息,不過,美股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低接買盤將成為最有力的支撐。
 
史特弩羅說:「美股3大指數本周將試圖挑戰站上200天移動平均線,200天移動平均線向來是西方投資人確認多、空趨勢的重要指標。」
 
AIG上季虧2379
上周紐約西德州原油6月期貨價飆上每桶126美元天價,整周漲幅高達8.3%,儘管為能源股周線助漲3.3%。不過,能源股漲勢不足彌補金融股跌勢,上周AIG驚爆第1季大虧78億美元(2379億元台幣)利空,拖累金融股周線下殺5.7%。道瓊工業指數上周跌幅最大,達2.4%,S&P 500指數與納斯達克(Nasdaq)指數跌幅均逾1%。
 
資產管理公司Integre Advisor創辦人衛勞柏說:「油價飆高已經不是新聞了,對消費景氣循環股負面影響也不如想像中大,不過,市場仍將靜待油價對實質經濟面的影響。」
 
通膨指標周三發布
本周二美國商務部將公布4月零售銷售,根據彭博分析師市調預期,將下滑0.2%。重量級零售商包括威名百貨(Wal-Mart)、梅西百貨(Macy’s)、J.C. Penney、Nordstrom也將發布季報。
 
被視為通膨指標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預定周三發布,據彭博分析師市調預期,4月月增率將增0.3%。市場分析師認為,近幾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被市場視為預期聯準會(Fed)利率政策風向球,一旦成長率明顯超乎市場預期,表示美國通膨壓力正快速加溫。
 
LPL金融服務分析師安德森指出,市場已經逐漸興起一股聯準會降息過度,把通膨壓力放置經濟成長之後的反對聲浪,如果通膨相關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市場疑慮將更大,美股要有好表現恐不易。
 
======================下一則====================== 
 
AIG大虧 美股又跌跤
2008.05.12【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國際油價上周連續五天改寫歷史新高,AIG及美國投資銀行爆發仍有流動性缺口,美國股市上周為四周以來首次收黑,全球股市隨之下挫。
 
歐洲中央銀行(ECB)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上周美元對歐元走弱,投資人買進原物料避險,加上奈及利亞罷工造成原油產量下滑,油價天天創新高,紐約6月原油期貨上周大漲8.3%,漲幅創一年多以來新高,收在每桶125.96美元。一年以來,油價已上漲一倍多。
 
全球最大保險公司AIG第一季虧損78.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也比分析師預估多出三倍,更遠不如去年同期的獲利41.3億美元,上周AIG股價跌幅創25年以來新高。AIG副董事長甚至說,無法確保信用市場的虧損已經結束。
 
此外,美國證管會(SEC)要求華爾街證券公司必須揭露資本及流動現金水準,美國大券商如美林、雷曼兄弟及高盛等股價也都下挫。
 
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上周下挫1.8%,收1,388點。道瓊30種工業股價指數下滑2.4%,收1萬2,745點。那斯達克(Nasdaq)指數下滑1.3%,收2,445點。
 
代表市場恐慌程度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指數(VIX)上周漲6.8%,成為19.41。在3月中旬,VIX超過30,達五年以來新高。
 
彭博資訊統計,受到美國次貸風暴衝擊,金融類股打消虧損的金額已達3,230億美元。3月17日股市低點以來,標準普爾金融類股股價已反彈11%,不過,今年以來仍下挫11%。受到金融類股拖累,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第一季獲利下挫18%。
 
歐洲股市在連漲三周後也收黑,原因是金融股獲利不如分析師預期,以及油價大漲不利航空股。歐洲最大銀行瑞士銀行(UBS )宣布將裁員7%,同時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部門的資產也流失122億美元。
 
道瓊歐洲600指數上周下跌1.3%,今年以來已下滑11%。在西歐18個市場中,有13個股市上周收黑。法國下挫2.2%,德國下跌0.6%,英國跌0.2%。
 
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副董事長派克(Bob Parker)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指出,中期來說,投資銀行的營收展望平平。此外,油價高漲,是拖累股市的原因之一。
 
彭博資訊統計,分析師預期道瓊歐洲600大企業今年獲利可能成長0.13%,遠低於年初時預期的11%。
 
亞洲股市連紅兩周後收黑,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全周下挫1.8%,收148.92點。在十大類股中,以金融類股跌幅最重。
 
基金經理人表示,信用緊縮的衝擊首度展現在實質經濟上,市場中仍有許多風險。油價高漲,通貨膨脹壓力大增,對股市也有不小的衝擊。
 
美元貶值,油價大漲,黃金價格也跟著攀升。紐約6月黃金期貨價格上周收在每英兩885.8美元,漲幅達3.2%,是2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金價3月17日創下1,033.9美元的歷史高點後,表現就不如油價。彭博資訊統計,油金去年相關程度高達0.92(1是100%相關),但今年以來只有0.07。分析師說,有些投資人布局黃金,希望以較低的成本來押寶油價。
 
======================下一則====================== 
 
基本面優 新興股市 錢景可期
2008.05.12【經濟日報╱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
 
美國政策做多,提振投資人信心,新興股市短線也持續走強。由於新興股市基本面支撐有力,市場預期仍有行情可以期待,不妨靜待次等級房貸風暴疑慮鈍化,分批承接價值導向的新興股市。
 
投顧分析,美國政府態度至少可確定官方不會坐視風波惡化下去,只要美國止穩,市場信心恢復,資金就不致自新興國家股債市大舉撤出。
 
美國降息提振市場買氣,研究員分析,新興股市短期雖在利率走勢、景氣及通膨等多空訊息影響下,指數震盪將加劇,但基本面仍佳,預期2008年新興市場需求仍將是支撐全球景氣成長主要動能,獲利前景依然可期,建議空手投資人可逐步建立部位。韓國股市國內外資金充沛,搭配企業獲利成果,未來上漲潛力相當值得期待,可於近期逢低買進;被油價走勢左右的泰國股市回檔已深,在展望基本面利多以及選後資金效應,也可進場掌握行情。
 
印尼雖通貨膨漲隱憂及盧比升值影響出口類股獲利,值得繼續觀察,但龐大內需市場及政府基礎建設支出,可望為印度經濟成長貢獻良多,股市長線上漲力道仍強勁,建議可分批布局;至於台股上市企業獲利已連續第九季年增率正成長,加上勞退基金投入股市效應,未來行情仍可樂觀看待,可逢低擇優布局,以掌握520後的中長線行情。
 
美國已見利空鈍化,建議在拉美景氣及企業獲利等利基仍在情況下,分批承接拉美股市,其中債信改善及降息等利多匯聚的巴西股市可為布局重心,類股則可著重於受惠降息題材的消費、金融與工業類股。
 
新興歐洲走強,原油期貨價格走勢持穩,新興歐洲能源類股呈現上揚,整體而言,近期大盤隨著美國次等級房貸消息面而呈現震盪,但因企業獲利及總體面成長趨勢未變,且新興歐洲具落後補漲題材,建議也可逐步承接。
 
======================下一則====================== 
 
布局綜合台股基金 以免閃失
2008.05.12【工商時報/蔣國屏/台北報導】
 
隨著520馬總統就職大日的逼近,台股近來類股輪動快速,毫無脈絡可循。一天電子股領軍、隔一天傳產股又輪到呼風喚雨,讓抓龜走鱉投資人身心飽受煎熬。法人認為,與其重押特定屬性台股基金,此時此刻最萬無一失的方法,就是以歷年績效具積極特質的綜合型台股基金,分散布局為上策!
 
統計近3年報酬率都可飆上15%的台股基金來看,以一般股票型台股基金最多,共有19檔,中小基金、科技基金、中概基金能達到此水準的都不超過5檔。
 
匯豐龍鳳基金經理人黃世洽表示,短線台股面臨了3個偏空的訊息,包括兩岸包機直航的延後、美元走強,以及MSCI持續調降台股權重,都讓熱錢資金暫時退場,對台股形成不小的賣壓,台股再度跌破月線,測試支撐區。
 
由於日前準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出,馬英九辦公室從未說過7月4日能落實包機直航的言論,此舉不僅讓市場擔心包機支票跳票,就連兩岸關係正常化的時程可能也會出現延後,這等於潑了「馬上」就會好的冷水,市場觀望氣氛轉濃,是台股缺乏資金動能的主因之一。
 
此外,由於MSCI季度調整,將台股權重在亞洲除日本外指數中,調降0.25個百分點,是近一年來連續第四度被調降,MSCI指數權重是外資在布局亞股時的重要參考指標,因此,隨著季度調整後,部份外資也同步調節台股的比重,造成台股賣壓。
 
第一富蘭克林投信第一富基金經理人諶言表示,綜觀目前情勢,台股所處兩岸關係改善的大環境氣氛,乃不可多得的最佳機會。相信在次貸衝擊趨緩、投資人期待台灣兩岸關係改善降低政治風險下,預料熱錢將持續流入台灣。
 
摩根富林明投信台股投資組合經理何銘銓指出,短線在電子金融尚未表態之際,區間整理模式不變,仍為題材類股輪漲格局,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為主,共享中長期投資榮景。
 
======================下一則====================== 
 
下半年景氣觸底 股市漲升可期
2008.05.12【經濟日報╱記者謝鎰年/台北報導】
 
美國次等級房貸風暴似乎略為平息,且整體美國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使投資人信心逐漸恢復,4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回穩。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醒投資人,股市表現向來走在實質景氣之前,因此不需等到景氣衰退結束後才開始投資,因為如此可能將會錯過一大段行情。
 
大多數投資人遇到市場危機的時候,常常會害怕投資並抱持過度悲觀的預期。但其實就歷史經驗來看,股市恐慌震盪的時候卻常常是逢低進場的良機。如美國1980年的金融危機、1994年十大工業國債券市場風暴、1994-95年墨西哥危機、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俄羅斯違約事件以及2001 年美國公司治理問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雖然相關股市在事件發生當時皆承受龐大賣壓,但在市場不確定性逐漸降溫之後,股市皆重新恢復上漲動能續創新高。除此之外,自1970年,美國經歷六次衰退,其中只有三次股市呈現下跌,而且六次中有五次,股市在衰退後六個月呈現上漲,其中的3次的漲幅大約在20%左右。由此可見,即使現階段全球經濟仍面臨相當多的不確定性,但在下半年景氣可望觸底的情況下,股市依然有漲升空間可期。
 
歷史經驗顯示,第二季與第四季全球股市表現亮麗,現階段可逢低進場。根據過去十年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數的各月份月平均報酬來看(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截至今年3月份資料),第二季及第四季的績效表現相對突出。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就今年而言,4月份股市的確有止穩反彈跡象,5、6 月仍有機會上攻。雖過往經驗顯示第三季股市表現通常較為平淡,但下半年景氣的回溫可望促使買盤回流,因此建議投資人於第二季時逢低分批進場布局,才能掌握日後景氣回升的漲升契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於股市底部初步浮現的階段,投資風險降低,穩健的投資人不妨介入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而積極型的投資人,可逢低進場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以坐擁拉丁美洲長線原物料在穩健需求下的上揚行情,以及印度內需防禦、基礎建設與政治轉機題材。
 
======================下一則====================== 
 
美國科技回春 逢低布局
2008.05.12【工商時報/周惠慈/台北報導】
 
根據美國商業周刊五月初的報導,美國開始發放刺激經濟退稅,市場預測消費類電子零售商的形勢會有所好轉,S&P亦表示,業界的基本面是積極的。
 
美國第一批退稅支票在4月下旬開始寄發,S&P首席經濟學家大衛.魏茲(David Wyss)相信美國經濟將受惠於民眾消費這些退稅支票,且有些人表示會將這筆錢存起來或用來用來償還債務,姑且不論如何,之前信用下滑的問題,也會在短期回復。
 
若根據美國2001年退稅計劃刺激經濟的經驗,民眾則在90天內花了60%的退稅金額。大衛.魏茲進一步表示,以最近行業指數的價格表現,投資人多半認為,電腦與電子零售相關產業(subindustry),也就是消費性電子產業,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今年以來至5月1日,S&P電腦與電子零售資訊指數下跌12.9 %,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3.7%,不過同年,消費性電子產業卻上升14.9%,甚至與整個市場指數相比還上升3.6%。
 
S&P股票分析師麥克.索思(Michael Souers)對電腦與電子零售相關產業基本面抱持正面的看法,認為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高階電視、MP3、電玩控制台、和數位影像產品,將在2008年急速成長。
 
展望下半年行情,科技股是否能延續美股三月中反彈以來的強勁走勢呢?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羅尤美表示,依據歷史經驗,美國實質GDP成長率和PC出貨量連動度極高,因此下半年除了新興市場需求增長快速,成為支撐科技產品買氣來源之外,美國本土內需活動也可望增強,伴隨著科技產品旺季效應,美國科技業下半年景氣可望進一步升溫。
 
======================下一則====================== 
 
抗通膨 亞洲基金最熱門
2008.05.12【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似漸遠離,近期全球股市漸回春,套牢的基金跌幅紛紛縮小,不少銀行理專更積極建議投資人應該正視自己手中基金投資組合,讓績效逆轉勝,其中今年度跌幅甚深的亞洲基金,是法人主要推薦加碼的熱門標的。
 
近日多家法人都建議投資人可以留意亞洲基金的買點。施羅德投顧將在5月20日後舉辦3場「亞洲錢潮,勢在必得」投資說明會,兆豐國際投信也在北中南舉行多場座談會,而新興亞洲基金也被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列入「多頭結備明顯,可伺機加碼」首選標的之列。
 
為何法人都看好亞洲後市?
兆豐國際亞太大聯盟經理人黃壬信表示,目前全球最擔心的議題就是「通膨壓力」,然而高經濟成長率的區域較有抵抗通膨的能力,以亞洲市場來說,區域內的平均成長率高達7%之上,遠高於歐、美、日等相關市場,高經濟成長率勢必是資金的首選。
 
除此之外,亞洲區域內的金融地產仍有許多投資機會,也是抗通膨資金的很好選擇,5月份亞洲股市因變數仍多,恐持續整理,預計第3季有機會走出盤局,拉大漲幅。
 
先鋒投顧副總經理羅際夫也認為,就現階段的情況看,亞洲後市最明顯,正因為亞洲的題材豐富且多元,如原物料及基礎建設。據統計,不含中國、印度在內,亞太地區八年內基礎建設預算額已高達4000億美元。亞洲地區大舉發展基礎建設,不但能帶動民間相關產業成長,也能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吸引外資進駐。而4月份亞太地區淨流入資金總額,已經兩周居新興區域股市之首,吸引龐大資金。
 
此外,亞洲股市已經過第1季的修正,包括中國、印度及香港等地區股市跌幅都逾2成,使得各國本益比都回到合理本益比,還有貨幣看升,都有助於股市後市發展。
 
雖然亞洲後市均被看好,但不可否認地,亞洲各國股市的波動幅度相當大,黃壬信表示,若是想要降低投資的風險、追求投資組合的穩健成長的投資人,亞洲區域型基金是比較理想參與亞洲股市的投資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