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重點:
‧美股
‧台股v.s港股

美股可望落底
進場趁現在
2008.04.09【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日前透露,美國經濟上半年可能萎縮,投資人擔心全球景氣衰退將加劇,也擔憂股市仍未落底。投信業者表示,股市雖持續震盪,不過,從過去幾次金融危機的歷史經驗分析,整理期有可能已近尾聲,預期第二季將是不錯的進場點。
 
滙豐全球新富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從1975年以來,美國共發生十次重大金融危機,都造成股市大幅震盪,但Fed結合整個金融體系的力量往往能化險為夷。Fed在1990年代的儲貸危機中,除降息外,還買回75%有問題儲貸銀行的股權。這次的次級房貸風暴,Fed除了大幅調降利率、引導美元匯率走軟來支撐美國經濟,也協調銀行併購出問題的金融機構,適時阻止次貸風暴持續惡化。
 
蕭若梅預期,在Fed積極作為下,美國經濟不致長期衰退,股票市場也可望逐步走出次貸風暴陰霾。
 
另外,實質利率與股市間的關係也是值得留意的指標。蕭若梅分析,從1975年迄今,美國出現五次實質利率為負的情況,對照當時股價(以S&P500指數為例)表現,可發現當實質利率由正轉負時,股價都處在谷底位置。美國實質利率近期再度出現負利率,是否意味股價已落底,值得密切觀察。
 
按照研究機構BCA Research的資料,2004年與2006年全球新興市場各有一次股市急跌的紀錄;2004年1月跌幅達20%,2006年的跌幅更達25%,從重挫、進入整理期,這兩次重挫,市場都用了約五個月時間,才重新回上升軌道。
 
這波新興市場從去年10月底的高點以來,已重跌22%,距離去年10月底至今,時間亦有五個月左右,從歷史經驗看來,目前應該已接近整理期的尾聲。
 
蕭若梅表示,股價向來是市場領先指標,按照歷史經驗,在經濟數據落底前5、6個月前股市即會領先上攻。美國從去年10月爆發次貸危機以來,S&P500指數回跌幅度超過兩成,顯示次級房貸的疑慮已陸續反應在股價上,而儘管目前歐、美經濟數據仍未見好轉,但股票市場是經濟先行指標,不排除股市會領先經濟數據出現反彈,目前則是進場相對較佳的時機,建議投資人可以開始對股市分批進行布局,以掌握下半年的多頭行情。
 
蕭若梅強調,關鍵資源與新興市場仍是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投資主流,而在新興市場中,又以鎖定內需題材的類股最值得留意。她表示,新興市場第一波投資主流是由原物料產業與外銷產業所帶領,但第二波新主流,將由新興市場內需商機領頭,因為隨著全球新興市場經濟快速成長,讓新興國家、企業以及人民收入增加,將帶動新興消費商機,相關企業也將持續受惠。
 
======================下一則====================== 
 
選後醞釀大三通 台股蓄勢待發
2008.04.09【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專題報導】
 
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將參與博鰲論壇,選後大三通氣氛正熾,台股蓄勢待發。反之,香港恆生今年以來已跌了14%,看好「台股港股化」的全球投資人摩拳擦掌準備進場。
 
港股 今年展開修正
四年前,香港與大陸正式實施CEPA(雙邊更緊密經貿關係協定),開啟了港股歷時四年的大多頭行情,指數屢創新高,期間如港股直通車等利多消息不斷,使港股去年站上30,000點高峰,4年間漲幅高達250%。
 
許多台灣投資人一時之間對港股趨之若鶩,大舉前進香港開戶投資,國內七檔大中華基金有四檔在前年底到去年底之間成立,就為搶進港股熱潮。
 
但隨著美國次貸風暴延燒,亞洲股市震央也落在中國及香港兩大市場。中國上證今年以來下修-36.37%,香港恆生今年以來下修-14.17%,若從去年10月三萬高點起算,至少下跌了34%以上。
 
台港交流 空前熱絡
台灣今年因總統大選後政局安定,當選人馬英九推出多項政策,直指兩岸開放、大三通,再加上台股一直被低估的本益比,使外資大大看好台灣,今年以來外資對台灣雖然有買有賣,但是少數仍維持資金買超的亞洲市場,同時在全球股災中,MSCI新興亞洲指數今年以來下修了11.94%,但台股卻呈現逆勢上揚1.16%的強勢。
 
「港台股市輪動」說最近傳遍市場,外資圈盛傳台股與港股將在3-5年間「相逢1萬5,000點」。外資認為,香港最近缺乏題材、股價已反映利多,後市不樂觀;台股近年股價被低估,加上選後有兩岸開放的題材激勵,是大中華區的下一個明星,有可能像去年搭乘直通車的港股一樣,直奔1萬5000點。
 
同時,因近日香港本地對台股表現出濃厚興趣,國內多家證券亦將觸角伸往香港,除寶來證券表達有意接洽香港外,中信證券董座陳冲更親自帶隊赴港說明台股投資機會。據富邦證董座葉公亮預估,港資及陸資投資台灣熱潮達新台幣1.25兆,中信證券則預估至少有100億美元的外資等待進入台股。
 
亞洲不好 港難獨強
另外,在台灣的大中華基金,也有多檔在近期調整台、港股比重,將台港比重拉高,或至少變成港、台各佔一半。
 
香港真的不行了嗎?外資報告、投信多認為,港股受兩岸三通題材影響、港台股位置互換等現象,只是短期效應,且集中在部分產業,如航運、觀光旅遊等。港股與中國、全球連動性皆高,在美元下貶、中國受通膨打擊而緊縮政策的狀況下,去年底雖持續震盪下修,但是主要題材仍放眼中國13億人口的市場,沒有短期內就被台灣「打沈」的理由。
 
瑞銀投信助理副總裁羅介嶸表示,香港與亞洲市場連動較大,亞洲表現不好,香港難獨強,但其實依今年公布經濟數字看來,基本面受影響很小,短期震盪其實不用太擔心。
 
港股打底 長線看待
羅介嶸指出,投資香港資金來自兩方,一是香港境內,因目前本身實質利率轉負,因此大部份人都將錢轉去投資,使其境內資金不餘匱乏;至於在境外的資金,則是來自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因香港在國際大盤還是具備一定權重,國外資金不可能都移走。同時中國大陸的QDII、港股直通車也還在進行,資金面利多還是存在,並不如外傳大量銀彈都撤出香港、移往台灣這麼誇張。
 
他認為,港股不太可能跌到1萬5千點,現在已是打底格局,與國際盤很像,預計若國際股市沒有重大利空,下半年應會緩步爬升。他建議持有香港比重較高基金的投資人,長線題材仍在,不用急著換手。
 
======================下一則====================== 
 
亞洲通膨問題 殃及美消費者
2008.04.09【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周二報導,通膨不但是亞洲國家頭號經濟威脅,連遠在西方的美國消費者同樣蒙受亞洲高通膨之害,因為亞洲出口商已紛紛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西方的消費者。
 
報導指出,亞洲開發中國家目前均面臨能源與勞動成本不斷增加的物價上漲問題,亞洲開發銀行區域經濟整合辦事處處長李金沃直言:「通膨是亞洲國家當前的頭號威脅。」
 
然而,美國消費者也會蒙受亞洲高通膨之害,其原因有二,一是美國進口產品有近半來自全球的開發中國家,其次由於美元貶值,這些產品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普遍上揚。
 
亞洲製造商近來相繼調漲輸往美國產品的出口報價,北越Quang Vinh陶瓷公司最近才剛以勞動成本過去一年增加三成為由,宣布將銷給美國居家用品零售商Pier 1 Imports的手繪花瓶報價調漲一成。
 
中國佛山市的奧古斯都浴室用品有限公司準備要調漲出口至北美地區的一系列衛浴用品的產品售價,漲幅達一成,該公司國際營運部主管江飛(譯音)表示:「物價不斷上漲已是中國時下生活的一環,到處可見通膨的蹤跡。」
 
美國從低度工業化國家進口的產品成本同樣呈現上漲的情形,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美國來自這些相關國家的製造產品平均進口物價指數至二○○四年初前一直維持緩步下滑的趨勢,之後逆轉,最近更是呈現急升,二月份相關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已高達五.六%。
 
這導致美國通膨竄升,美國二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揚四%。
 
亞洲通膨節節高升一部份原因是美元貶值,在台灣台北市擁有二百七十年歷史的龍山寺附近市場設攤賣海鮮的高姓女老闆,最近已調漲魚蟹售價,較去年同期上漲逾三成,她表示,進貨成本已因漁夫為了反映以美元計價的柴油燃料成本而增加。
 
======================下一則====================== 
 
內需撐腰 新興亞股下半年上攻
2008.04.09【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儘管次級房貸風暴讓新興亞洲股市摔得鼻青臉腫,但在聯邦利率已經調降到二.二五%時,是否是亞股止跌回穩的訊號?基金業者指出的確如此,而且在亞洲人口與經濟成長的加持下,亞股在第二季底至第三季有望演出反彈行情。
 
日盛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雖然全球股市依然還在震盪,但從美國聯邦利率二.二五%的水準來看,即使再降息,空間也是有限,所以現在對亞股而言,關鍵不在於Fed是否還要大幅降息,而是未來主要幾個經濟體發布的經濟數據是否好轉。
 
于蕙玲認為,如果數據公布結果不錯,股市就會率先反彈;即使數據結果不如預期,但在繼續震盪一、兩個月後,到第二季底應該會有較明顯的輪廓,所以國人不妨先趁第二季初的低點進場。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股市通常會領先景氣指標一季預做反應,假設全球股是真在年底前回穩,對已經套牢或是空手的投資者而言,第二季正是個逢低攤平或分批布局的好機會,所以投資首選當然是經濟基本面佳的新興亞洲。
 
日盛投信表示,以外資投入的金額來看,印度與東協在去年共吸引了七○○億元,不但超越了中國,而且也讓印度與東協股市,在市場上受到不亞於中國的青睞。
 
楊國昌指出,東協國家與印度兩地擁有基礎建設(Construction)、天然資源(Commodity)、新興消費(Consumption)與富豪搖籃(Capital)等四大利基,而這四個利基也會彼此發揮乘數效應,讓新興亞洲在未來成為市場上最強力的吸金機。
 
新加坡利安資金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松興表示,該基金的選股邏輯,並不刻意區分內需消費或外銷題材,只要具有成長基礎的個股,都會是該基金的投資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