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重點:
‧陸股
‧美股

陸股
本季回神
2008.04.07 【經濟日報╱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大陸股市今年以來受雪災、通貨膨脹等眾多利空衝擊,指數持續下殺。群益證券認為,中國A股市場評價回到相對合理水準,第二季將可望在奧運、創業板等利多帶動下,出現觸底反彈行情。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一反去年的火紅氣勢,指數不停下修。上證指數一度跌破3,500點大關,與去年年底相比,跌幅深達34%,其中3月的跌幅就達到20.14%,創下1994年7月以來的最大月跌幅。大陸股市從2005年6月,人民幣升值前夕起漲,當時上證指數最低達到998點,之後大幅上揚突破6,000點,過去兩年是全球股市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
 
在短線大幅修正過後,群益證券認為,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已回落至相對合理水準,金融、地產等權重股有止跌回穩跡象,大盤向下空間有限,預計第二季在奧運、創業板等事件激勵下,有望出現觸底反彈行情,指數可能在3,000至4,500點區間震盪。
 
大陸股市今年回檔幅度深,大陸透過重新放行新基金上市等方式企圖挽救股市,日前更傳出可能調低股市交易印花稅,一度刺激股市向上,但大陸券商認為,大陸股市今年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下半年有大批非流通股要上市,籌碼面大增考驗股市表現。
 
券商指出,大陸股市分為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目前在股市上交易的屬於非流通股,大陸前幾年推動股權分置改革,藉由分階段讓非流通股上市的方式,從根本改變股市的結構性問題。今年下半年多家非流通股將陸續上市,「擴容」壓力是大陸股市投資人最擔心的變數。
 
根據萬得資訊(Wind)的數據顯示,大陸股市第一季跌幅前三名的行業分別是採掘類跌36.45%、金融保險類跌33.25%、傳播文化類跌31.98%;跌幅較小的是農林牧漁類跌5.39%,石化類跌12.1%、房地產跌13.26%。
 
物價指數方面,群益證券指出,大陸2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年增率為8.7%,從分類別看,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23.3%,通貨膨脹壓力仍高。
 
群益證券認為,物價問題仍是中國當局最需要控制的因素,預計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將維持在8%左右,而全年CPI則可望呈現前高後低走勢,全年CPI 仍在5%左右。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顯示,目前上證綜指的靜態本益比為28倍,今年動態本益比為20倍;Wind統計的A股今年動態本益比為20倍,而滬深300指數今年動態本益比為19倍,經過第一季大跌之後,目前市場估值已回落到相對合理區間。
 
股價經修正後,群益證券預期中國超跌的權值股將可望反彈,銀行、保險、地產等可望表現,而受惠於奧運的餐飲旅遊、體育傳媒、機場航空等行業也將成為第二季的陸股的盤面主流。
======================下一則======================
 
投信:美經濟下季可望回溫
2008.04.07【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國信貸危機壓抑全球股市表現,但在美國聯準會(Fed)持續祭出降息、融資等措施後,缺流動性的問題已逐步獲得紓解,金融債信用利差縮小,投信投顧業者認為,這意味著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可能暫時告一段落。
 
自從去年秋天,美國次貸風暴爆發以來,信用風險的疑慮持續在金融市場中發酵。美國聯準會已多次降息,並提出「短期標售機制 (TAF)」,提供銀行以拍賣利率方式借貸、「定期證券放款機制 (TSLF)」,以出借28天期國庫券的方式,交換由Fannie Mae 、Freddie Mac及銀行發行的AAA級抵押貸款證券等措施。
 
德盛安聯投信指出,聯準會的相關措施,對象擴大至非經營銀行業務的主要券商,「主要交易商信任機制 (PDCF)」使得金融市場欠缺流動性的問題漸漸改善,而金融債信用利差在近期內終於縮小,也許意味著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將告一段落。
 
2月ISM製造業指數雖微幅走低至48.3,仍然徘徊在50多空分界的邊緣;而美國個人支出成長年增率仍維持在5.5%以上的水準,顯示刺激美國經濟成長最大的內需,仍溫和擴張;另一方面,在美元持續疲弱,海外新興國家經濟成長仍然強勁的情況下,對外出口的增加,將減緩美國本土衰退的幅度。
 
德盛安聯投信表示,整體來看,雖然經濟數據溫和走低,然並未見大幅破底,預期美國將在第二季落底,並可望在第三季回溫,而金融市場可能會提前反應此經濟狀況。
 
德盛安聯投信也表示,次貸風暴引發的經濟成長疑慮,聯準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六個月內降息3%,並頻頻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力阻次貸風暴擴散的危機,顯見聯準會穩定市場的決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