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Q3放貨幣/債券基金(新興債);台股基金7000點可進(買台股ETF 搶反彈行情)
‧歐澳幣喊貶;人口老化概念基金(4推荐基金);公用事業+民生消費基金

避災第一 Q3推薦二類基金
2008.07.30 【工商時報/李國煌/台北報導】
 
7月熊肆虐,全球股市小幅反彈之後,持續挫低,面對情勢,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推薦基金,Q3全面退避債券、貨幣二類基金,累計規模增到7000億,銀行主管指出,估計8月、9月,股市還有探底可能,最好多抱現金,少碰股票。
 
這一季以來,各銀行推薦海外基金,大都以貨幣型、債券型基金為主,暫不推薦股票基金,不少投資人也抱著避災第一、獲利其次的心態,資金躲入這二類基金,做為避風港。
 
依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目前,海外貨幣基金總規模逼近400億台幣,海外債券基金也增加到6000億左右。
 
中信銀財富管理部投顧中心經理廖亭亭指出,即使資金轉向債券基金,也要仔細選擇,最好以全球型債券基金為主,績效比較平穩。
 
同時,也要選擇進場時機,以美國政府債為例,10年期公債殖利率4%以上進場,比較有獲利空間,殖利率掉到4%以下,公債價格偏貴。
 
另外,貨幣基金部分,由於第三季匯價波動大,不要為了賺取高利率,轉入澳幣、紐幣等高利貨幣基金,最近,紐幣降息,紐幣明顯貶值,投資人如果轉入紐幣基金,反而承受匯損。
 
撤出股票基金的錢,最好轉入原計價幣別的貨幣基金,例如,原來持有美元計價的股票基金,資金可轉入美元貨幣基金,俟機再利用美元貨幣基金,買進美元計價的股票基金。
 
至於股票基金部分,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說,黃金價格900美元有撐,逢低值得布局,只是,金價和黃金基金淨值,不一定同步連動,投資人可以考慮買進黃金存摺,直接投資黃金。
 
永豐銀主管說,美國住宅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方擔心美國爆發小型銀行倒閉潮,進一步衝擊股市行情,這種震盪情勢,只有等到美國房價走穩、違約率不再上升,才能獲得改善。
 
今年來,全球股市跌幅都很重,國泰投顧統計,輕者下跌15%、20%,重者大跌30%、50%,面對這種不穩定的走勢,一批批投資人撤出股票基金,轉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避災,近3個月,撤出股票基金、躲避股災的資金,金額益增。
 
======================下一則====================== 
 
下半年新基金鎖定6折區
2008.07.3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下半年投資趨勢是什麼?從八月後才開始送件、募集的18檔新基金來看可抓到一些脈絡。經本報統計後發現,投資方向不脫新興市場,其中大中華區、印度、中東、新歐、非洲都是主流。法人認為,這些市場中的股市本益比有的已打四四折到六折不等,是相對較佳的進場時機點。
 
去年第四季以來全球市場開始回檔,股市本益比也大幅下修。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表示,全球新興市場主要國家股市的本益比與去年高點相較,大約已打了四四折到八八折不等,投資價值已明顯浮現。
 
據彭博統計至7月29日,本益比下殺四四折的包括上證指數及印度指數;打到五折的則有台股、港股、阿布達比股市;打到七折的則有俄羅斯、巴西、埃及,打八折的則有南非、卡達。
 
摩根富林明投信產品策略部副總經理邱亮士指出,去年中國、香港股市狂飆之際,許多國內投資人還組旅行團去香港開戶,爭先恐後投入香港及中國股市,現在許多股價打了對折,反而乏人問津。
 
邱亮士指出,目前亞洲的印度、台灣、中國、香港,以及中東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的股價本益比,跟去年第四季以來的高點相較,打了四到六折,是值得進場撿便宜的時點。
 
匯豐金磚動力基金經理人高仰遠指出,中國與印度股市先前跌深反而成為利多,在金磚四國裡基期較低,較有長線行情可期。中國基礎建設與內需蓬勃發展,奧運熱潮過後不至對其經濟造成影響,預估明年仍有二位數成長率。印度股市大幅修正已反映大多利空,預估明年有雙位數的強勁企業盈餘成長,現在是撿便宜的時機!
 
======================下一則====================== 
 
小賠停損 短線交易被罰無傷
2008.07.30 【工商時報/李國煌/台北報導】
 
這一個多月以來,投資人買進任何股票基金,通通虧損,抱愈久、虧愈多,銀行主管說,少數基金投資人短線交易被罰,多付0.5%的費用,不過,小賠停損出場,反而少虧15%。
 
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說,這一波,台股跌勢兇猛,幅度大、速度快,從520起算,2個月之間一度跌掉2500點。
 
少數投資人高檔買進基金,持有數日以後,行情疲弱,感覺情勢不對,認賠出場,損失2%、3%,加上0.03%到0.5%的短線交易費用,總計小虧3%多。
 
銀行主管說,同一期間進場的長期投資客,由於持續撐到現在,帳面虧損大多超過20%。
 
另還有些低檔搶反彈客戶,在台股大跌一段後,快速進場,預計基金淨值上漲5至7%就要出場,結果走勢不如預期,指數小彈3%,基金淨值只上漲2%左右。
 
由於情勢不對,這類短線交易客一樣小賠出場,不再硬撐,扣掉手續費、短線交易罰金,大概打平、小虧。
 
銀行主管指出,很多人都認為,短線進出基金無法累積獲利,但是,在行情動盪不明的時期,單筆投資客如果適時停損、小賠出場,也是一個趨吉避兇的好策略。
 
倒是定期定額投資人依靠的是,長期小額投入、以時間換取空間,採取這種策略的投資人,便不宜殺進殺出。
 
======================下一則====================== 
 
股票基金 最忌借錢重押搶反彈
2008.07.30 【工商時報/李國煌/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空頭罩頂,第三季前景仍迷茫,針對股票基金,銀行主管說,小額扣款可持續,現金充足的投資人也可撥出一、二成資金分批進場,暫停單筆投入,借錢重押、搶反彈,更是大忌。
 
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指出,第三季,全球股市震盪,前景不明,緊抱現金就好,倒是,拉長期間來看,股市3年、5年多空循環,行情終有反空為多的一天。
 
目前,小額扣款的投資人,最有資格持續買進股票基金,另外,投資部位中,八成、九成是現金的投資人,也可撥出二成,逢低布局。至於滿手股票基金,所有資金全擺在股市的投資人,最好檢視基金前景,適時減碼,低到五、六成,留些現金俟機運用。
 
這個階段,最不宜採取的作法就是「搶反彈」,借錢重押更是大忌,永豐銀副總經理韓志宇說,不少投資人總是在股市大跌時,大筆資金單筆投入,急著摸底,想要買到最低點。但是,一旦行情不如預期,套在其中,又沒有適時停損,最後可能愈虧愈多,殺在低檔,那可不值得。
 
中國信託財富管理部投顧中心經理廖亭亭說,這次美住宅風暴拖累全球經濟、房市、股市,至今前景不明,原各方認為,股市處在大多頭格局裡,中期修正走勢。
 
近來美國科技股第二季財報不錯,油價也大幅回跌,但是,股市行情反彈時間、幅度都有限,恐怕基本面多頭結構有變。
 
銀行主管說,美國消費挫低、新興市場也受拖累,連最強勢的拉美、東歐、歐非中東股市也表現不振,這種情勢下,投資股票基金的風險,明顯加大。
 
面對股災肆虐,投資人財富大縮水,台北富邦銀協理蔡孟娟說,如何安然度過第三季震盪期、扳本賺錢,人人關注,想要撐過股災兼賺錢,個人財務結構要健全。 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千萬不要舉債拚搏,萬一賠到負債累累,無力翻本,麻煩就大了,手中一定要有本錢,才有條件扳本、賺錢。
 
======================下一則====================== 
 
歐澳幣喊貶 基金投資停看聽
2008.07.30 【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雖然國際油價已經回落,但美國經濟的衰退,卻蔓延到歐洲與澳洲等西方已開發市場;且有基金業者提出警告,基於貨幣貶值風險與投資市場氣氛丕變的關係,短期內國人對歐元與澳幣計價的相關基金,如歐洲與澳洲等市場,最好保持觀望的態度。
 
在全球經濟趨緩與國際商品價格下修的壓力下,過去國人趨之若鶩的「澳洲熱」,現在已面臨嚴重考驗!根據Fund DJ基智網的統計,即便是以台幣計價,今年以來國內澳洲基金的平均績效,也已經下滑到負20%。
 
另外,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周以來,歐元對美元的跌幅為1.02%,澳幣對美元也下滑2.04%,除印證歐元對美元估值過高必須下修,以及澳幣可能會受到商品需求下滑而貶值的情況外,更麻煩的是,從美國蔓延開來的經濟衰退,已經侵襲到與美國金融業連繫較深的歐洲與澳洲。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歐洲目前的利空是歐元貶值、央行升息,以及美國金融業不斷傳來的負面消息。尤其歐洲股市又是以金融股為主,在央行升息有損歐洲企業盈利的情況下,與其投資歐股,不如用全球股票型基金介入。
 
此外,能源與原物料的投資氣氛目前也不佳,連中國都要積極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了,可見全球的景氣狀況真的不容樂觀;在此情況下,即便鐵礦砂是澳洲的出口大宗,但原物料表現也會受到壓抑;更何況是澳洲當地與美國連繫也相當密切的金融股。
 
摩根富林明投信產品策略部協理謝瑞妍表示,近一個月隨著原油和原物料價格明顯回檔,澳洲相關類股同樣受累,再者,澳洲目前指標利率為7.25%,由於鄰近的紐西蘭日前降息,市場認為下一個降息之處就是澳洲,這也成為資金可能撤離澳洲的不利因素。
 
JF澳洲基金經理人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表示,受美國影響,短期內澳洲指數難有表現空間;不過待美國經濟回穩後,澳洲股市仍有可為。
 
======================下一則====================== 
 
7千點以下 台股基金定期定額分批買
2008.07.3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股前日大跌,台股也不落人後,昨日盤中一度跌破7000點,正式進入七千點保衛戰。在次貸、通膨雙煞強敵壓境,全球股市續跌,台股今年以來已跌17.54%,到底前十強的台股基金怎麼嚴陣以待操作?
 
據晨星統計至7月25日止,可發現今年績效前十強的台股基金清一色是重壓電腦硬體類股、商業服務股等。其中永豐中小基金、永豐永豐基金仍穩居第一、二名寶座,前者重壓運輸類股、半導體股,後者則是重壓運輸類股、光電業等。永豐投信指出,這2檔基金目前持股比例都降到8成左右。
 
理柏中國大陸及台灣研究主管馮志源認為,由於台股面臨的是系統性風險,在台股基金的操作上,還是以長期績效的穩健來選擇。
 
馮志源指出,定期定額投資者可在7000點以下逢低承接,但如果是在7000點以上進場者也不必殺在此時,至於部位大且有獲利的人可部分獲利了結。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陳昭如表示,台股短線已下跌2000點,加上近期融資持續減少,有利於台股進行逐底。
 
陳昭如指出,目前首要觀察重點在於美元匯率走勢,若美元匯率能止穩上揚,將引發資金回流,對全球股市都有正面幫助,短線可密切留意反彈訊號,逢低加碼。
 
ING投信則指出,目前全球投資氣氛仍偏保守,且市場不易有利多支撐股市,推論8月底之後,台股才有機會隨景氣觸底回升後,股價慢慢反彈並順勢向上走。
 
======================下一則====================== 
 
買台股ETF 搶反彈行情 看漲指數買進台灣50 第3季布局電子業
2008.07.30【蘋果日報╱陳文蔚╱台北報導】
 
台股近期力守7000點之上,類股輪動速度也加快,或許投資人寄望台股跌深之後可以有一波反彈行情,卻又不知如何選股,此時,跌深之後適時布局ETF(指數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無論是直接投資掛牌的ETF或者買ETF基金,特別是台股的ETF種類多,投資人可以從大範圍的指數到產業指數介入,搶搭反彈行情。
 
擇優進場
台股從9300點一路下殺到6700點終於踩住煞車,投資時點也逐漸浮現,此時投資人又不禁要問,到底該買哪些股票,189檔基金又要選哪幾檔?其實不用麻煩,跟著指數走就好。
 
10檔掛牌供投資選擇
台股有10檔掛牌ETF,而以追蹤這些ETF成分股為投資模式的基金也有10檔,投資人可以參酌手上的投資部位來選擇投資ETF。以目前來說,台股因為超跌,對於追蹤台股指數的台灣50指數ETF有利,可望隨著大盤止跌回升,同步走揚;如果考量內需以及金融類股多頭,可布局金融ETF或者包含傳產與金融等非電成分股的新台灣ETF。
 
因此,現階段來看,投資人最簡單的就是直接進場從證券集中市場買已經掛牌的台灣50(0050)或者富邦台灣摩根(0057),另一種方法就是直接向投信公司或銀行申購這些ETF基金。此外,電子股部分因第3季進入旺季,且股價也跌深,相關的電子、科技指數都可以在法說會後擇機布局。如果投資人擔心台股震盪幅度太大,也可以布局台灣高股息這種防禦性成分股,降低波動風險。
 
ETF資產規模漸擴大
多數法人認為,台股這波反彈空間約莫只能先上看7500~8000點之上,解套賣壓就會紛紛出籠,恐將再度壓抑指數上攻的力道,但長線向上趨勢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部副總黃昭棠認為,因為台股跌深與景氣不明,增加投資人選股困難度,近期其實可以很明顯發現,雖然台股基金規模下滑,但ETF資產卻明顯成長。黃昭棠表示,ETF只要掌握趨勢,不用考量選股,跌深時尤其是介入的好機會。
 
除了追指數之外,產業後市也值得密切注意,尤其是在傳產、金融與電子各有題材下,產業動向一樣可以有ETF可以投資。如果看好內需以及金融類股多頭,則可以布局金融ETF或者包含傳產與金融等非電子成分股的新台灣ETF。如果投資人擔心台股震盪幅度太大,也可以布局台灣高股息這種防禦性成分股,降低波動風險。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鍾兆陽認為,新政府的愛台12大建設有利台灣內需市場表現,傳產族群受惠機會高,金融股部分也因為美股利空而出現超跌的跡象,因此非電子股是可以率先注意的地方。
 
不過若要選擇電子股,步入旺季的PC、NB族群,除9月返校需求,到耶誕旺季以及新產品效應下,是電子股比較有機會的族群,替代能源相關基本面也還不錯。
 
元富證券認為,目前對大盤推升最不利的因素在於量能無法明顯擴大,使得台股恐處於震盪盤堅格局當中,加上目前外資還是處於賣方居多,若外資加碼幅度擴大,啟動大型股走勢後,台股向上空間也會較大。
 
平衡布局 避免雞蛋放同籃
台股投資人無論基金或者股票,除非有先見之明在股市轉壞前放空外,大部分投資人普遍處於套牢狀況,現在台股反彈最大的希望就是解套就好。不過投資人這時候多少也可以利用低檔攤平的方法,降低虧損幅度。
 
波段操作逢高先了結
目前投資人如果卡在台股基金部位較多,因為盤面主流族群不明顯,投資人可以逆向思考布局ETF,直接追蹤指數,而跌深之後,對於台灣50或者台灣摩根這種貼近大盤的ETF也會有利反應反彈行情。
 
此外,若投資人部位大多數在科技基金,那麼也可以布局金融或者高股息的ETF,增加非電子股的部位來平衡自己的資產配置。反之,投資人如果之前布局以傳產或金融為主的一般型基金,也可以考慮科技電子指數或者大盤指數。
 
無論怎麼搭配,說穿了就是要投資人能夠平衡布局,特別是景氣不明的時候,平衡布局各種類股,才可以降低「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危機。
 
而操作ETF不像投資台股基金,還得注意投資布局組合,ETF除了人為選股因素降低之外,其實很適合波段操作,特別是趨勢對的情況下,逢低進場,然後自己設定波段區間,逢高獲利了結,只要不要太貪心,對於新手投資人來說相對操作一檔股票還得注意個股基本面要來得簡單的多,雖然一樣可以定期定額,但單筆波段操作出心得的話,獲利反而會比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來得快一些。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捲土重來
2008.07.30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台北報導】
 
大陸、香港股市今年以來一路滑落,但是國內投信依然信心十足,摩根富林明JF雙龍傘型基金於昨日核准募集,匯豐中國動力、永豐大中華、友邦龍象中印皆於近日送件審核,全力瞄準大中華市場。
 
上證指數今年以來跌幅約四成,港股跌幅也有三成,不過,投信依然看好大中華區的長期潛力,摩根富林明JF雙龍傘型基金昨天獲准募集,下轄JF金龍收成基金、JF神龍平衡基金兩檔子基金。
 
JF金龍收成投資標的瞄準高股息、高成長股票,預計在中國、香港、台灣三地投資比重依序各佔四成、三成、三成。另一檔子基金JF神龍平衡基金,則為國內首檔大中華區平衡基金,結合大中華區股市及全球成熟債市。
 
面對下修幅度已高的中國股市,摩根富林明投信認為,目前陸股本益比已由今年初高點的50.2倍下修到22倍,來到相對便宜價位,雖然目前國際金融狀況仍不穩定,但預計募集期九月時,將較為明朗。
 
除了摩根富林明投信外,匯豐、永豐、友邦也將推出,將中國大陸明列為主要投資地區的基金。
 
金管會於今年初及本月初,二次放寬投資陸、港股的比重上限,投資大陸比重增至10%、投資港澳紅籌國企股則無投資上限。今年上市的新基金幾乎都有將中國大陸列為投資地區,包括摩根富林明新絲路、日盛亞洲星鑽、兆豐國際亞太大聯盟、台新大中華及JF東方內需機會。
 
由於過去國內投信發行基金不能投資陸股,因此較早發行的大中華基金很多未將中國列為可投資地區。但目前國內七檔大中華基金,紛紛考慮修約將中國納入投資範圍,目前確定要修約的有Jf龍揚、保德信大中華、統一強漢、富邦大中華。
 
日盛大中華及景順龍還在內部評估階段。至於其他投信的舊基金,亞太基金是目前最可能修約的基金,但最快也是九月的事。
 
======================下一則====================== 
 
香港中國基金 內需消費概念續強
2008.07.30 【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就在國人把目光聚焦在大中華區時,以香港H股與中國A股為主的香港中國基金,在績效上卻出現了兩極化的表現。基金業者指出,從選股來看,表面上是投資H股的基金較為抗跌;可是若仔細比較持股內容,可發現投資內需消費的基金,比能源或運輸類基金要來得好。
 
根據Morning Star統計,以今年以來的績效來看,可發現在香港註冊投資中國的基金中,以投資在H股的基金表現較為抗跌;譬如安本國際中國機會基金,幾乎80%以上投資在香港本地,即使是布局香港股票,也是以金融與非必需性消費品為主。另外,像恒生中國股票基金、GSM Star中國股票基金、ING中國通基金、寶源環球中國優勢基金與富達中國焦點基金等,雖今年以來報酬是負22%附近;但跟其他投資在運輸、原物料或中國A股的基金相比,這樣表現還算抗跌。
 
像今年賠最兇的領先中國A股基金,報酬為負43.88%,主因是該基金只有25%的資金,是投資在香港股票;至於其他75%的資金,則全部都押在以A股為主的中信標普50指數上。
 
另外,像JF東方基金、中國H股指數150策略基金、霸菱香港中國基金等,今年以來的績效卻在負35%以上;若以賠錢幅度來看,這些基金比前段班的基金,還多賠了將近一半。
 
凱基投信指出,雖然A股與港股在今年都跌深,但自5月以來,無論發生甚麼樣的利空,港股始終都在21000到23000之間打轉,可見港股築底的跡象較A股明確。有趣的是,過去一星期以來,在香港股市中,跌幅最大的卻是中國遠洋、中國鋁業與紫金礦業等,與國際景氣連動較深的個股;反之,像中國國航、京滬高速等內需消費股的股價,卻是強強滾。
 
台灣工銀中國通基金經理人蔣尚勳表示,在奧運期間,即便基礎建設類股不是主流,但跟中國內需消費有關的個股,還是可以保持續航力道。
 
======================下一則====================== 
 
人口老化大趨勢 概念基金發燙 借鏡日本經驗 金融業醫療產業受惠深
2008.07.30【蘋果日報╱謝富旭╱台北報導】
 
據統計,日本每5個國民中,就有1名65歲以上老人,是全球高齡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因經濟缺乏活力,導致股市長期低迷,日經225指數過去10年來一直在1萬點至1萬5000點之間打擺子,要找報酬率400~500%的標的屈指可數,不過有一檔卻漲了近500%,那就是數位相機大廠奧林帕斯(Olympus),究其原因,歸功於佔其獲利比重逾6成的醫療設備與儀器業務,換言之,該公司有效掌握銀髮商機、造就營運利潤,更為投資人創造莫大持股效益。
 
掌握投資
在10年前,Olympus在美國掛牌的ADR價格僅有6美元出頭,雖不能稱得上是飆股,但也一路緩慢爬升到如今35美元上下,累積報酬率達480%。同一期間,日本電子大廠Sony、東芝(Toshiba)與日立(Hitachi)等走勢與日股大盤一樣水波不興,如果持有這些股票10年,配上極低的股息殖利率,10年下來恐怕是白忙一場。
 
Olympus的數位相機遠近馳名,但數位相機佔該公司營收還不到10%,只能算配角,其真正主力是醫療設備與儀器(佔營收30%以上,佔獲利比重逾60%),其中內視鏡儀器與設備之全球市佔率高達70%以上,具備壟斷優勢,另有一種用「吃」的,長得像膠囊的「內視鏡」也由Olympus所研發。老年化社會來臨,醫療保健支出佔各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節節升高,類似Olympus的公司,就是最大受惠者。
 
醫療保健支出漸升高
管理資金規模近台幣50億元德盛安聯人口趨勢基金經理人傅子平分析,人口老化是一種漸進緩慢趨勢,對經濟體的威脅卻大於機會,即使因人口老化趨勢受惠的產業或企業,也很難成為飆股,然而投資只要抓對趨勢,就能成為長線贏家。以目前檢看,人口老化已是未來數十年最明確的趨勢之一。
 
傅子平認為,金融業與醫療保健產業是人口老化趨勢中受惠最多的二個產業。前者因美國次貸風暴股價重挫後反而浮現極佳的長線買點,後者則因醫療保健支出佔個人消費比重結構性提升趨勢明顯,也是掌握人口老化趨勢最重要的投資標的。
 
因此,對人口老化趨勢保持警覺,調整自己的理財投資策略實為趨吉避兇之道。撰寫瑞銀亞洲人口老化趨勢報告的產品經理Simon Smiles指出,儘管人口老化會為經濟甚至是股市帶來棘手的麻煩,但是仍有許多產業將受惠於這個趨勢。Simon Smiles歸納出人口老化趨勢的9大主題,分別是:人壽保險、財富管理、醫療開支、旅遊業、殯葬服務、股票交易所與經紀商、基礎建設、消費模式轉變以及退休理財規劃。
 
人口老化對經濟體造成怎樣的威脅與傷害,日本經濟已經提供了一片明鏡。人口老化造成的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降低、消費模式的改變一直被經濟學家與股票分析師視為是導致日本經濟長期性低迷的主要原因。
 
使日本經濟長期低迷
不久前瑞銀證券甚至提出警告,人口老化問題不僅困擾日本,亞洲諸國也即將面臨這個問題,尤其是香港、南韓與新加坡,而且瑞銀強調,這個趨勢型的結構性利空尚未完全反應在當地的股票市場之中。聯合國揭櫫人類社會21世紀最重要的3個社會經濟議題為全球暖化、恐怖主義以及人口老化。這3個議題皆代表著人類未來百年最大的威脅,但也從中衍生出龐大的商機。
 
精選4人口老化趨勢概念基金
我們挑選主題式、醫療保健以及金融服務這3類人口老化趨勢基金作為讀者參考。這波全球股市大跌過程中,預期可望受惠人口老化趨勢的這3類基金非但沒有抗跌,其中,金融服務類基金還成為空頭攻擊的標靶。即使如此,人口老化是一長種期性趨勢,投資此類基金必須抱著至少5年以上的長期投資準備,適合定期定額。但考量金融服務類跌幅過深,現階段空手者可採單筆逢低購買較多單位。
 
 
木星金融機會基金
基金經理人:Philip Gibbs
計價幣別:英鎊
基金規模:7.3億元英鎊
管理費:1.5%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最低5萬元、定期定額最低5000元
操盤特色:1997年成立以來,年化報酬率達2成,獲晨星與標準普爾基金評等公司5顆星殊榮。採取主動式管理,專注發掘價值被低估的金融股。主要持股有:美國公債、Dnb NoR、Muenchener Ruecker、蘇黎士金融服務、新鴻基地產
 
百達基金(盧森堡)生物科技R
基金經理人:Michael Sjostrom
基金規模:23.6億美元
管理費:2.3%
計價幣別:美元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最低5萬元
定期定額最低5000元
操盤特色:該檔基金長期績效遠遠領先同業與大盤。從成立迄今均由同一基金經理人操盤。該檔基金基於人口老化趨勢,近來對抗老化商機著墨不少。目前主要持股計有:Genzyme、Gilead Science、Amgen、Celgene、Novo-Nordisk
 
德盛安聯全球人口趨勢基金
基金經理人:傅子平
基金規模:49.8億
管理費:1.8%
計價幣別:台幣
最低申購金額:單筆最低1萬元、定期定額最低3000元
操盤特色:該檔基金鎖定的人口趨勢主要有二:人口老化以及新興市場經濟力掘起的龐大人口消費商機。主要持有計有:核能開發公司Cameco、醫療設備商Fresenius、海上石油鑽堪公司Transocean、嬌生嬌生 、孟山多、北方信託
 
KBC全球熟齡商機基金
基金經理人:Siobhan Feely
基金規模:1095萬歐元
管理費:1.35%
計價幣別:歐元最低申購金額單筆最低1萬元台幣、定期定額最低5000元
操盤特色:是國內唯一一檔以人口老化為投資主軸的主題基金。醫療生技、資產管理以及受惠於熟年商機的消費性類股是該基金投資主要3大方向。主要持有計有:戴姆勒克萊斯勒、法國萊雅、Metronic、Manulife Financial、Carnival等
 
======================下一則====================== 
 
公用事業+民生消費 基金雙打 抗衰退
2008.07.30【蘋果日報╱歐陽善玲╱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變化大,想要投資獲利,難度愈來愈高。今年以來,左右市場漲跌關鍵,在油價持續飆高。資產組合唯「能源」是問情況,相當明顯。為使資產跟著通膨一起長大,配置「抗通膨」基金成為投資顯學。但,近期油價回軟,市場先上演反彈秀,慶祝通膨威脅減緩;之後,反而引發更大隱憂,即全球經濟衰退,熊市即將來臨。想要財富安穩度過空頭危機,最好作法,就是建立「抗衰退」基金組合。
 
攻守兼具
據ING投顧研究部資深經理張繼文表示,油價從100元向上挺進過程中,雖有投機性資金進場炒作,但以基本面供需情況來看,油價在120元左右,可望有強勁支撐。也就是,油價未來持續飆漲幅度有限,合理震盪區間在120元附近。一旦油價持續下探,需求急遽減緩,那就代表全球經濟惡化情況,將比預期更糟。此時,投資人除了擁抱「抗通膨」基金,還可讓投資策略更具彈性,進一步鎖定「抗衰退」組合。
 
不受經濟面干擾
張繼文解釋,所謂抗衰退基金,是指投資在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產業。換句話說,就算全球經濟衰退,公司營收也不會大幅降低。包括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及消費性耐久財,都具有這樣的特色。他強調,一般人生病了要看醫生,不會因為景氣不好,就省去看病錢;用水、用電是生活必須,相關公用事業營運,也不會受到景氣衰退衝擊。至於民生消費部分,則從近期外資調高全球最大零售業者Wal-Mart投資評等,就可看出其具有獲利不受經濟面干擾的優勢。
 
進一步來看,今年以來醫療保險、公用事業,及民生消費類基金績效,確實也展現抗跌實力,不少基金近1個月報酬率仍維持正數。
 
景氣差坐穩收益
以晨星資料庫基金組別觀察,今年以來,健康護理類基金績效幾乎都優於MSCI世界指數。其中,駿利環球生命科學基金報酬率僅負3.31%,MSCI世界指數卻高達負18.29%。
 
其他像是百達醫藥、景順全球康健,及新加坡大華全球保健基金,跌幅也都控制在10%左右,相對全球股災重挫情況,健康護理、及醫療保健相關基金確實耐震。
 
至於公用事業基金,抗經濟衰退效果也不錯。富通投顧分析,公用事業獲利平穩,在景氣好時,可進一步追求超額報酬。
 
景氣差時,也可坐享穩定收益。兼具攻防特性,適合當作資產組合中的核心配置。像公用事業基金主要投資標的,包括能源、電力及水資源,多為民生必須品,與經濟好壞無關。特別當行情疲軟時,公用事業因獲利穩定,配發的現金股息殖利率,也會優於市場水準。對想追求高於銀行利率的人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
 
避開奢侈品消費
目前國內核備公用事業基金共2檔,分別是荷銀公用事業、及元大全球公用能源效率基金。以近3個月表現來看,元大全球公用能源效率基金績效為負3.83%,MSCI世界指數卻下跌達7.6%。但今年以來,老字號的荷銀公用事業基金表現卻不盡理想,投資人在建立防禦性組合時,可進一步參考。
 
另外,民生消費用品部分,受到基金分類複雜的影響,包括休閒娛樂、及品牌基金都會被歸在同一組別中。張繼文提醒,挑選時應留意基金持股,最好以消費耐久財,像家電用品、汽車等產業介入,儘可能避開奢侈品消費。
 
======================下一則====================== 
 
股海洶湧 加碼新興債
2008.07.30【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持續震盪,基金業者建議提高投資組合的防禦色彩。例如,加碼美國與加拿大股市。至於債券,則可加碼新興市場債券。
 
國際油價高漲,美國兩大房貸公司資金短缺,美國經濟前景令人存疑,都使全球股市大幅動盪。隨著油價下跌,美股上周初露曙光,但本周以來油價再漲,美股又大跌,拖累全球股市。
 
經濟共識公司(Consensus Economics)調查25家公司與機構法人發現,目前美國的經濟疲弱會延續至下半年,但明年經濟年成長率會上升至2%到3%。
 
儘管美國股市最近遭遇困難,但法國巴黎資產管理仍相對看好美股,因為在已開發國家中,美國有較有利的貨幣環境與刺激經濟政策。
 
貝萊德投資管理指出,雖然美國正面臨經濟減緩的風險,但美國1,680億美元的財政退稅效果確實支撐消費支出成長的力道。今年第二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已由原先預估的零成長提高至1.6%到2%,且整體刺激消費的效果可望遞延至第三季。
 
貝萊德投資管理認為,美國的通貨膨脹預期也將逐漸減緩。雖然能源和食物價格大幅上揚,但並不會惡化為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隨著未來能源價格下滑後,通膨壓力將逐漸減緩。
 
貝萊德投資管理說,雖然金融與非必需消費兩個產業的獲利持續惡化,但其他產業的獲利預期仍持續穩健成長。由於已開發國家的需求大幅下滑,加上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減緩,最終將抑制油價持續上揚,屆時通膨壓力將可望舒緩,有利營造股市反彈的環境。
 
市場前景不明,投資人信心不足,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建議,全球股市持續大幅動盪,投資人在這段時間最好提高防禦性資產的比重,以降低市場震盪的衝擊。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仍看好新興市場股票,如全球新興市場、拉丁美洲與新興歐洲。在成熟市場方面,以美國及日本較看好,但歐洲股市就有較大的壓力,主要是經濟成長減緩與貨幣環境較緊縮。至於原物料,則持中性立場。
 
在債券市場配置方面,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則建議新興市場債券、美國高息債券、亞洲債券與亞洲可轉換公司債。新興市場雖然升息以對抗通膨,但經濟體質改善,經濟成長力道強,債券仍看好,尤其亞洲債券及可轉債可望持續受惠於亞洲經濟體質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