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美價值型大型股;雙升題材;大中華地區 內需型產業股;亞股上漲 待東風(油跌)
‧巴西升息 內需股扮撐盤要角 原油 金屬 農產品價走低 短期不利股市上揚


巴西升息 內需股扮撐盤要角 原油 金屬 農產品價走低 短期不利股市上揚
2008.07.29【蘋果日報╱李亮萱╱台北報導】
 
上周四巴西央行宣布一次升息3碼至13%,因升息幅度高於市場原先預期的2碼,引發股市當日下跌3.34%。總計上周巴西股價下跌4.26%,拖累拉丁美洲指數上周也下滑3.65%。基金業者認為,由於巴西央行積極以升息降低通膨,因此這周巴西股市賣壓仍將持續,而股市權值較大的商品類股能否有效止穩,將是投資人能否逢低布局的關鍵。
 
觀察走勢
巴西股市今年以來不跌反漲,主要由於礦業、石化及能源類股約佔巴西股市57%的權重。因此,日前油價大漲拉抬了巴西的能源及原物料類股。不少銀行理專叫進拉丁美洲。
 
不過,上周巴西央行宣布一次升息3碼,引發投資人對巴西空頭來臨的恐慌,由於巴西央行已積極升息強調抑制通膨的決心,對股市短期恐造成不利,基金業者也發出警訊。
 
升息壓力還會持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總羅尤美就指出,由於巴西央行表明將通膨及時降低至目標區間,短期內升息壓力還會持續,投資人要注意通膨相關數據。
 
羅尤美分析,目前影響巴西盤勢的主要因素在於商品題材後續的表現。由於最近原油、金屬及農產品價格都開始走低,年初以來這些表現較佳的相關類股也承受較大賣壓,資金移轉趨勢明顯。不過,目前巴西的能源及原物料類股已出現明顯的調節,之後賣壓應該可以逐漸趨緩,投資人需留意巴西的內需及銀行類股能否對大盤形成支撐。
 
羅尤美也說,現階段拉美各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仍高於央行的目標區間,「短期內巴西央行仍有必要升息」。
 
匯豐環球資產管理(巴西)執行長巴培卓(Pedro Bastos)則指出,巴西先前過高的通貨膨脹率,近年來已在貨幣政策改革後有效控制。且若巴西的社會與經濟進一步提升,內需市場將成巴西下階段成長的重要動能。
 
民間消費引領成長
隨著拉丁美洲民間消費及投資已逐漸成引領景氣成長的主要動能,將減緩商品價格波動對總體面的影響。羅尤美指出,拉美就業市場改善及勞工薪資增加的趨勢將續帶動民間消費,建議挑選以內需題材為主的消費與工業類股,並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
 
======================下一則====================== 
 
高通膨投資 緊抓雙升題材
2008.07.29【經濟日報╱記者黃俊苔/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下半年,投信業者紛舉辦基金投資展望說明會。多家投信業者一致指出,下半年投資觀察重點可注意三大趨勢,油價與全球通膨狀況、次貸風暴衝擊是否消除、美元強弱等。
 
油價造成的通膨問題,成為經濟成長的最大壓力,下半年恐成為各國政府在貨幣緊縮與貨幣寬鬆政策的兩難問題。
 
摩根富林明投信產品策略部協理邱可君指出,短線來看,每桶140美元油價應為炒作,根據彭博針對32家知名券商和銀行調查,短中長期原油預測均價皆在100美元左右,而OPEC成員國也認為這才是合理水準。中國日前終於調高汽柴油價格17%至18%,被市場視為需求將受壓抑,油價也應聲下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多個國家於近幾個月解除油價凍漲或補貼政策,降低需求的效果可望於第三季展現,有機會減緩通膨壓力。不過,目前採取的貨幣緊縮抑制景氣熱度政策,是否會受到第三季油價與商品價格回檔而轉向,為投資觀察重點。
 
邱可君建議,高通膨下可往具備「升值」和「升息」雙升題材前進。亞洲的中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家,雖然通膨升溫,但也是利率及貨幣雙升趨勢最為明顯的抗通膨市場。
 
美國為解決次貸危機,所提出多項政策逐漸發揮成效,帶動信用市場好轉以及金融業提列損失動作逐漸鈍化。雖然美國房市現況仍不佳,但預期次貸衝擊隨時間將逐漸縮減。
 
摩根富林明投顧投資研究部經理洪胤傑指出,美國次貸風暴逐漸消退,風險性資產將持續獲得資金回流,全球股市價值面優勢再度浮現,許多基本面良好的股市預期將有不錯表現,未來包括通膨、油價、經濟成長、企業獲利、政策風險將是主要投資變數。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全球股市經過五年多頭,在目前全球市場景氣的修正中,股價遭低估的高品質標的重新獲得重視。雖然新興市場體質較過去為佳,但仍有較高的震盪,反倒是先進國家盈餘財報透明度高,吸引資金目光。
 
由於歐洲景氣循環時間落後於美國,相較之下,第二季落底的美股,在第三季有明顯的回升跡象。其中較不受油價波動影響的科技、生技、通訊、媒體等防禦性類股,出頭機會大。
 
======================下一則====================== 
 
大中華反彈 僅兩檔基金搭到順風車
2008.07.29 【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果然如市場預期,在油價回落時,全亞洲要以通膨較低的大中華區反彈最快。但國人對此也不要太高興,除了大環境尚未回穩之外,根據過去的歷史記錄來看,對大中華或中概基金的投資,好壞之間差距也非常大;所以國人在布局大中華區時,功課還是要多做。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周以來,全球主要股市的反彈前五名,清一色都在亞洲區;像MSCI新興亞洲反彈7.15%,台股反彈6.78%,港股反彈3.9%,上海A股也反彈3.16%;另外像跌深的韓國與印度,反彈也多在4到5%之間。但在大中華與中概基金中,兩類基金的表現,在亞股基金中卻是差強人意。根據Fund DJ基智網統計,無論是中概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績效是負16.53%;還是大中華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績效為負23.18%,對投資人而言,賠錢感受卻是一樣差。
 
然而,若仔細比較這兩類基金也可發現,雖然投資的市場一樣,但基金經理人操盤的功夫卻大不相同;譬如以中概型基金而言,由蔣尚勳操盤的台灣工銀中國通基金,無論從哪一個區間來看,績效都勝過同類型基金甚多。另外,以大中華基金觀察,統一強漢基金在各區間來看,績效也大幅領先同類型基金。換言之,同樣都是投資大中華市場,但在這13檔基金中,真正的「領頭羊」卻只有兩隻。
 
蔣尚勳指出,造成台股下跌的元兇,是美國而不是中國,所以在基金布局上,績效若要領先,就必須是100%布局中國內需消費通路股為主;換言之,選股邏輯的不同,是該基金長期績效致勝的關鍵。至於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張繼盛青睞中國內需通路股,是市場眾所皆知之事。
 
不過,復華投信投研處經理詹硯彰指出,大中華區股是要真正好轉,除油價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看美國;所以即便通膨下降是好消息,但國人短期內對大中華區投資,在美國景氣復甦前,還是謹慎為宜。
 
======================下一則====================== 
 
投資大中華地區 內需型產業優先介入
2008.07.29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北京奧運進入倒數計時,中國官方政策傾向「穩定」管理市場,滬深指數近期已從谷底回升。投信業者指出,中國成長率仍有二位數,通膨也在控制範圍內,隨著奧運腳步的接近,大中華地區階段行情可望展開,搶反彈可優先注意香港地產、中國基礎建設等內需型產業。
 
去年中國股市大放異彩,滬深300指數大漲162%,全球熱錢趨之若鶩。但在熱錢離開後,滬深指數重挫,今年統計至7月25日止,上海和深圳二地股市各跌了45%和40%,拖累同屬大中華經濟圈的香港和台灣各下挫18%和15%。
 
再過二周,奧運競賽就要在中國揭開序幕,中國官方政策上針對股市的態度逐漸趨強。投信業者指出,從指數衝高後震盪整理的表現來看,滬深兩市有強勢的均線支撐,反彈的動能正逐步累積,預期在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後,指數向上攻堅力道將持續加強。
 
富鼎投信經理王文宏指出,中國官方之前對過熱的景氣,採取「全面緊縮」的政策,現在則改為「局部管控」,宏觀調控重心已經轉換;再配合奧運的展開,官方也將政策性拉抬股市,作多的效益勢將慢慢顯現。
 
王文宏認為,只要全球經濟不要陷入衰退,中國還是最被看好的市場,因為中國經濟成長率仍有10.1%,6月份CPI較去年同期增長7.1%,較5月下降0.6個百分點,這也是大陸CPI於4月達到8.5%的新高後,連續第二個月回落,顯示中國官方的政策,能同時有效控制通膨及經濟成長速度。
 
市場上擔心,奧運結束後,中國經濟也將出現衰退。摩根富林明JF龍揚基金經理人魏如宏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不論從短中長期角度,奧運主辦國多是名利雙收,中國通膨逐漸降溫、大中華經濟圈財政健康和出口狀況等各項因素分析,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不會因奧運結束而劃上句號,反而隨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將展開另一波內需導向經濟。
 
相較去年10月高點,中國、港股和台股已有相當跌幅,大中華股市投資價值已浮現,尤其是資產、金融和內需三大類股。
 
======================下一則====================== 
 
亞股上漲 待東風
2008.07.29【經濟日報╱記者陳盈羽/台北報導】
 
外資持續賣超台股,瑞信證券亞太研究指出,要油價下跌、第二季財報表現亮眼和通膨數字和緩,外資才會回頭買超,亞股才有上漲的機會。
 
瑞信證券表示,亞股現在是全世界第三便宜的市場,雖然外資在這個區域賣了那麼多、平均股價被低估了9%,卻不代表股市就一定會反彈上漲,只能說,如果油價回落、第二季財報季節好消息多,通膨數據傳出佳音,股市才會見到「潛在的」上漲空間。
 
外資對台股的信心顯然還沒回溫,不管分析師看好、看壞,外資對科技大型權值股都以賣超反應,包括德意志、里昂等外資券商分別看好日月光、矽品股價,德意志調高日月光評等至買進,但是外資法人還是不買帳,賣超封測雙雄。
 
外資對台股買、賣超反反覆覆,何時才會回來買超台股?外資交易室主管表示,其實外資法人現階段也是進退失據,雖然台股許多個股的股價已經到達歷史低檔水位,但是國際情勢卻沒有好轉,外資也很難買的下手;就如瑞信證券指出,亞股雖然已經是全世界第三便宜的區域股市了,但是不代表就會反彈上漲,而需要油價下跌、第二季財報表現亮眼和通膨數字和緩,才有上漲的空間。
 
======================下一則====================== 
 
美股反攻 價值型大型股受青睞
2008.07.29【蘋果日報╱歐陽善玲╱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在通膨與經濟衰退疑慮下,元氣大傷。不少基金公司建議,投資人應重新檢視資產配置,將積極型投資工具,轉進防禦性高的標的,像固定收益型商品及債券基金。
 
美國不會太快升息
不過,近期國際資金以鴨子划水方式,前進美國股市。資產管理公司認為,下半年美國核心通膨率沒有大幅提升之虞,升息壓力減緩,有機會帶動美股反攻。特別是價值型大型股投資吸引力,將超越美國公債表現。
 
為舒緩次級房貸所引發的金融市場波動,美國聯準會自去年9月以來、連續7次降息,幅度達3.25%,至目前2%位置。法國興業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在降息作用逐漸發酵後,美整體經濟活動持續擴張。不過,由於能源、及其他商品價格上漲壓力仍在,為降低通膨不確定性,市場才揣測聯準會恐在降息後不久,轉而宣布升息。
 
但另一方面,在考量經濟趨緩,將連帶削弱對商品需求、紓解物價上漲壓力下,聯準會似乎又沒有立刻升息必要。法國興業資產管理公司表示,就目前美國經濟條件來看,升息可能性存在,但時間點上又不會太快。搭配景氣由谷底翻身,大環境確實有利美股多頭走勢。在公債殖利率大幅走揚空間有限下,也間接突顯具穩定營收的價值型、及大型股投資優勢。
 
進一步解釋,由於股票投資風險通常高於公債,因此投資股票的預期報酬率,應相對高於公債才具吸引力。就目前美債殖利率、及美股風險溢酬水準比較,具穩定營收基礎的價值型大型股,所擁有的投資吸引力超過公債,且風險又低於其他成長型小型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