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強勁內需+奧運題材 中概基金績效見轉機;Fed暗示年底前升息
‧陶冬:下半年經濟更虛弱;企業撤離中國經濟隱憂;美股止跌帶動全球反彈


陸股點火 中概族群發燒
2008.07.21 【中國時報/劉宗志/台北報導】
 
中概族群上周受到陸股回檔影響,股價普遍出現整理走勢,不過大陸股市上周五再度出現強力反彈,其中,上證指數單日就大漲逾3%。法人認為,陸股上周五彈升,將有機會帶動本周中概題材股再度轉強。
 
陸股進入七月後,開始出現止跌反彈走勢,奧運行情也開始在市場加溫,上證綜合指數自七月三日2566波段低點以來,最高一度來到2950點,反彈幅度近15%。上周上證指數出現回檔,不過已未再出現破底走勢,上周五在亞股走勢普遍不佳中,更逆勢大漲逾3%。
 
法人指出,國內中概概念族群,在今年三、四月領先大盤進入修正,七月上旬搭上陸股奧運行情列車,整體股價明顯轉強,投信買盤正是推手之一。包括寶成(9904)、永大(1507)、冠軍(1806)、建大(2106)、益航(2601)、潤泰全(2915)、潤泰新(9945) 、聯強(2347)、藍天(2362)、統一(1216)、味全(1201)、宏全(9939)等皆出現一波彈勢。
 
法人指出,先前加碼的投信資金,目前並無鬆動現象,而在陸股再度反彈下,有機會吸引投信法人等資金再加碼,中概族群有機會成為領先大盤打底的下波主流,逢回可酌量介入相關個股。
 
指標股聯強第一季稅後盈餘11億6221萬元,較96年度同期大幅成長逾六成,每股稅後盈餘為1.07元。而聯強第二季營運持續回溫,合併營收451億元,也較去年同期上揚12%,近期搭上陸股奧運行情,股價領先大盤打底。
 
潤泰新持股10.85%的中國大潤發,法人指出,去年中國大潤發獲利目標提前達陣,在單店營收領先、持續擴點策略下,今年中國大潤發的營收成長仍有2成實力。此外,潤泰新在營建事業也有加碼動作,同時具有中概與房地產抗通膨題材。
 
======================下一則====================== 
 
強勁內需+奧運題材 中概基金績效見轉機
2008.07.21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奧運開始倒數加溫,可望為今年以來表現不佳的中概基金捎來好消息。法人認為,大中華區的通膨問題已獲有效控制,中國除了奧運題材之外,還有強勁的內需消費帶動,在全球股市回穩之後,將再度帶領港股、台股等大中華區股市上衝!
 
北京奧運進入最後倒數計時階段,美日兩國領導人特地於G8會議宣布參加開幕典禮,顯示各國對中國這場體育盛事的關注。
 
台灣工銀投信指出,不僅主辦單位緊鑼密鼓的進行賽前最後測試,各國奧運選手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北京奧運贊助廠商也看準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商機,搶占中國市場。
 
台灣工銀投信指表示,中國的內需成長力道仍然相當強勁,不僅僅民間消費能力驚人,境內交通電力電信等重大建設更是持續不斷,未來10年估計有將近十兆美元的預算投入基礎建設。
 
摩根富林明JF龍揚基金經理人魏如宏表示,就基本面來觀察,大中華市場有外匯存底豐富,全球前十大外匯存底國家,中國、香港和台灣分居第一名、第五名和第九名,加上經常帳常保盈餘等有利因素的支撐,經濟體質健康,較有能力來因應全球景氣動盪之衝擊。
 
不過,在這一波修正後,中國股市目前本益比僅20倍,為近2年低點,已開始吸引買盤進場,港股與台股也修正到合理價位。在奧運題材加持下,台股大三通題材仍可望有亮麗表現,一旦股市回穩、局勢穩定後,長期仍將以H股和紅籌股中的權值股作為首波加碼標的。
 
至於中國A股則暫時沒有搶進的急迫性。再者,站在大中華基金角度,魏如宏強調還是會在台灣和香港二地平衡布局,不會投資比重放寬而重港輕台。
 
======================下一則====================== 
 
國際股市止跌 英美分析師:熊市步入尾聲
2008.07.21 【工商時報/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上週美股週線在連跌6週後終於收紅,歐洲股市週線也出現自5月來的首次揚升,部分分析師因此對股市前景看法轉趨樂觀,認為在美國金融業,其實未若原先所擔心的那麼糟糕,加上油價持續重挫等因素,全球股市的熊市走勢在下半年可望步入尾聲,現在已可以開始擇機進場,挑選一些相對低價的股票。
 
摩根士丹利全球股市指數上週週線出現7週來的首次揚升,若干分析師據此認為已看到股市的轉機。韓德森全球投資人公司的分析師多芬表示,他之所以感覺轉機已逐漸浮現,主要題基於三項因素:首先,美國主要金融業近來所公布的第二季業績,包括花旗、摩根大通與富國銀行等,儘管不如去年同期,但是都在原先預期之上,顯示美國次貸風暴與信用危機最新一波對金融業的衝擊,其實並不如大家原先所擔心的那麼嚴重。
 
其次,國際油價上週連連重挫,目前已跌破每桶130美元,較本月稍早所創下147美元的歷史高點已大跌近20美元。與此同時,糧食與其他商品價格也告回跌。此情勢有助紓緩全球通膨情勢。多芬表示,如果通膨持續減緩,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不無可能會在2009年調降利率,帶動經濟復甦。
 
第三,國際貨幣基金日前意外調高全球經濟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其中今年經濟成長率調高到4.1%。
 
多芬表示,由以上因素來看,儘管下半年全球股市投資人仍不好過,但是絕對會比上半年要輕鬆許多。他也表示,美國有關當局限制對主要金融業者進行放空的措施也有助減輕市場下壓。
 
瑞士信貸也看好美股下半年可望掙脫熊市泥沼。該銀行日前才調升美股的投資比重,由5%調高至10%。該銀行在其報告中指出。在經濟不振之際,美國企業在削減成本方面的腳步要比歐洲與日本企業,而且目前美國的貨幣情況是在20年來最寬鬆的水準,反觀歐洲卻是17年來最緊縮的水準。此外,美元弱勢也有助其出口。
 
還有一些分析師認為,在美股帶頭下,全球股市目前已較前次高點下跌逾20%,而進入熊市,不過這也代表大部分股價已來到足以引發投資人進場承接意願水準。
 
======================下一則====================== 
 
經濟學人智庫︰美今年經濟成長恐跌破1
2008.07.21【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從二○○七年八月爆發次級房貸危機至今,全球金融市場仍舊動盪不安,國際股市亦深受其害。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預估,扮演「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將「破一」、僅○.八%;至於全球經濟成長率也將從去年的四.八%,減緩至今年的三.七%。
 
由於世界經濟利空消息不斷,引起全球股市的連鎖下跌。展望後勢,EIU指出,短期內似乎沒有跡象可以讓信貸市場恢復正常,尤其,原物料及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問題,加深了全球通貨膨脹的隱憂,也侵蝕著企業競爭力、消費者購買力及許多國家的發展前景。
 
EIU認為,由於受到次級房貸問題的後續效應,以及信貸緊縮的影響,今年美國將經歷經濟衰退的過程,但在二○○九年可望復甦;在美元相對弱勢下,出口將是唯一支撐成長的動力,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八%,明年則稍微回復到一.一%。
 
對於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表現,EIU由上次預估的三.八%,微幅下修至三.七%。
 
而Global Insight(環球透視機構)則指出,全球經濟在持續四年的強勁成長後,今年各區域經濟體都陷入成長減緩,及通貨膨脹壓力快速上升的現象;其中,已開發國家面臨信用崩盤及高油價的威脅,至於新興國家則因美國經濟衰退及全球經濟發展趨緩,進而拖累其成長動力。
 
根據環球透視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三%,低於EIU預估的三.七%。
 
環球透視機構表示,雖然美國目前出口成長力道仍在,但進口持續滑落,在今年第一季國內需求僅有一.一%成長,整體來看,預測二○○八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只有一.二%。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表示,由於國際經濟局勢疲軟,尤其國際油價與糧荒問題席捲全球經濟,再加上近日美國「二房危機」再次掀起次貸風暴之餘震,未來全球景氣走勢將面臨諸多挑戰與考驗。
 
美國經濟何時可以出現復甦?王儷容認為,由於近日在「二房危機」衝擊下,可能陸續產生負面效應,也使得原本市場預估在明年第二季回升的美國景氣將再往後遞延;她研判,可能要等到明年的第三季,美國與全球景氣才會出現明顯好轉。
 
環球透視機構表示,由於美國經濟景氣衰退風險仍在、次級房貸風暴衝擊全球金融市場表現、電子業最終需求不振,加上全球性通膨加劇,不僅將考驗一九九七至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重建機制,更將抑制亞洲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力道。
 
環球透視機構預期,亞太地區二○○八年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八%趨緩至七.一%。
 
對於今年亞太地區經濟成長表現,EIU預估,將由二○○七年的八%放緩至今年六.八%。至於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將從二○○七年十一.九%,溫和放緩至今明兩年的九.六%、九%。
 
======================下一則====================== 
 
陶冬:下半年經濟更虛弱
2008.07.20【聯合晚報╱記者張家豪/台北報導】
 
美國兩家半官方性質的房貸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上周驚傳破產危機,次貸風暴再度重創全球金融市場,遠在亞洲的台灣也感受到這一波震憾。瑞信證券亞洲總體經濟學家陶冬認為,台灣雖然受到次貸的直接衝擊有限,不過,高度仰賴出口貿易,下半年整體經濟狀況將比上半年還虛弱。由於美國房價還沒有跌乾淨,因此也無法確切指出,現在就是市場的谷底。以下的專訪紀要:
 
 
問:為何美國房貸問題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陶:次貸危機是一個大的經濟事件,有不同的炸彈引爆出來,爆完之後,階段性平息,之後又會有新的事件爆發出來。從去年的流動性問題,到對沖基金降低槓桿比率,現在進入第三階段,與次貸案件相關連的金融機構,問題陸續浮上檯面,加州地區上周已有一家房貸公司宣布倒閉。
 
相較於以往的其他經濟危機,次貸有三個不同的特徵:一是金融市場本身就是震央,爆發性、傳染性和不確定性相當罕見;二是資本市場全球化和衍生性商品出現,使得次貸的影響層面跨越不同的金融資產類別和國家;三是至少需要6000 億美元彌補這個傷口,金額前所未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對經濟的衝擊,時間相當長,甚至有復發的可能。
 
 
問:美國政府發出禁止放空的命令,對於挽救危機有幫助嗎?
陶:這對於舒緩投資人情緒的幫助較大,但是不是能夠完全解決房貸公司的危機,應該無影響。誠如索羅斯(Soros)所言,這次是房貸公司的破產危機,而不是如第一階段的流動性問題。
 
美國的房貸市場規模達12兆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擁有或擔保的部位,就佔了5兆美元的負債。美國房價一旦大跌,兩家公司將會瀕臨「技術性破產」。金融市場和美國房市都會受到打擊,不僅直接損失超過次貸危機,之後引發美元暴跌、金融恐慌的間接損失,難以估計。
 
 
問:怎麼看台灣下半年的經濟景氣?
陶:亞洲的金融機構購買次貸商品,包括「二房」的股票,其實不多,而是買了不少的債券。債券和股票的特性不同,因此受到的影響應當不大,而是股票市場的衝擊較明顯。台灣經濟因為內需不足,對於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高,如果美國經濟和消費因為房貸危機趨於緊縮,大家也不會太好過。整體來講,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弱,出口進一步萎縮。
 
美國的房價還沒有跌乾淨,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的金融炸彈,會不會把股市打到上一個谷底之下?目前難以明確指出,現在就是市場的谷底。
 
======================下一則====================== 
 
泰迪熊代工出走 恐掀跟進風
2008.07.20【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專題報導】
 
擁有兩百年歷史、以收藏級精品泰迪熊聞名全球的德國史泰福公司,七月二日宣布因代工品質不佳,決定撤出該公司在中國的所有生產線,將工廠遷回母國。
 
德商史泰福撤資 冰山一角
工資低廉的中國,素有世界工廠之稱,不過,近年來中國產品的品質屢出問題,影響歐美企業商譽,這次史泰福公司撤出中國只是冰山一角。德國史泰福公司表示,該公司從二○○四年開始將工廠遷往中國,選擇在中國生產泰迪熊,結果雖然降低製造成本,品質卻無法符合標準,四年來,該公司的百年品牌及精品聲譽,在國際市場上受到重創。
 
史泰福公司宣布,將在二○○九年之前將代工廠全面撤出中國;針對此一事件,德國玩具工業工會認為,史泰福撤出中國並非個案,未來將有更多廠商跟進,預料歐美企業的代工出走,將在中國成為趨勢。
 
中國製產品 歐美民眾沒信心
事實上,早在二○○七年九月,美國最大玩具製造商美泰(Mattel)公司,就曾因為中國製的玩具塗料含鉛量過高,在一個月內三次大規模回收市面上的中國製玩具;但中國官方回應表示,中國製商品並無問題,上架商品大規模回收的原因是國際玩具安全標準有所改變。當時媒體報導引發國際關切,許多國際民調公司紛紛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歐美民眾對中國製產品信心下降,盡量避免購買中國貨;有些美國廠商甚至在產地註明的標籤上,以辨識度較低的「Made in PRC」來取代「Made in China」,連美國國會也擬立法加強規範中國玩具商品的進口。
 
除了玩具業之外,近年來還有許多標榜高品質的精品業者,例如Burberry、Coach等也在中國設廠,但由於中國製商品信用不良,業者處理產地問題時也是格外謹慎。
 
======================下一則====================== 
 
近兩成跨國企業 考慮撤離中國
2008.07.20【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專題報導】
 
因國際環境不景氣、原物料價格暴漲、勞動成本升高、基礎設施不足,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近二十%的跨國企業考慮撤離中國,今年以來廣東地區已傳出數千家廠商倒閉,導致東莞上半年工業利潤出現七年來的首度負成長。
 
根據博思艾倫諮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和上海美國商會前陣子發布的「中國製造競爭力」調查報告,約二十%的跨國企業考慮撤離中國,理由為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及中國的勞動成本上升。博思艾倫大中華區副總裁何德高表示:「首先選擇撤離的跨國企業,將是勞力密集企業,例如紡織業、製鞋業等。」
 
五成企業認為生產成本提高
調查顯示,七十%的受訪企業認為,人民幣大幅升值,導致中國競爭力下滑;並有逾五十%表示,薪資上漲也導致中國競爭力下滑。
 
從二○○五年七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幅超過十七%,目前逼近六.八元價位,中國板式家具之父吳榮泉說,近兩年來人民幣升值,直接導致企業利潤壓低了約二十個百分點。此外,中國在今年元月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兩稅合一,不僅壓縮廠商的獲利空間,也使得廠商的生產成本大幅升高。
 
生產條件仍落後全球水準
上述調查也發現,儘管中國的生產成本增加很快,但很多生產條件仍落後全球水準,包括物流基礎設施、技術的取得、管理能力、對智財權的保護等方面均不足,大大削弱了中國對於外資的吸引力。
 
至於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七月初進行的調查顯示,珠江三角洲二十%的受訪港商計劃關閉工廠或放棄生產,據此可推算出,有數千家港資企業將會關閉。
 
另外,美國的次貸風暴越來越嚴重,全球經濟成長減緩,對主要以出口歐美為主的珠江三角洲企業而言,將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東莞向有「世界鞋都」之稱,美國是東莞最大的出口地,每年東莞有一百七十億美元的商品直接出口美國,一百三十億美元商品通過香港轉銷美國,訂單減少是最近東莞出口企業遇到的普遍難題。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未來三年內,廣東省或許將有三分之一的出口型企業面臨關閉的命運。
 
======================下一則====================== 
 
中國出口成長逐月下滑 經濟隱憂
2008.07.20【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專題報導】
 
中國上半年出口速度減緩,六月份出口成長速度更跌破二十%,為歷來少見的現象,人民幣持續升值被視為背後原因,市場傳言,中國政府可能減緩人民幣升值速度,但中國官員已經否認,認為匯率政策必須考量通膨、國際情勢等多方面因素。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以來中國出口成長呈逐月下滑的趨勢,六月份出口成長率僅十七.六%;上半年的平均出口成長率為二十一.九%,不及去年同期的二十七.六%。中國若干學者、專家、媒體、產業界人士認為,出口成長速度放緩,除了美國和世界景氣趨緩之外,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是主要原因;從二○○五年七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幅超過十七%,目前逼近六.八元價位。
 
由於出口向來被視為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學者、專家、媒體、產業界人士均呼籲中國高層,應重視出口貿易大不如前的趨勢,以及可能引發的後遺症。七月十四日有多家媒體報導,中國商務部已向國務院提交報告,明確建議人民幣升值速度應該放緩,同時建議提高紡織、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產業出口退稅率,以減輕出口企業壓力。
 
但中國商務部綜合司副司長劉海泉指出,此一報導並不屬實,不過,商務部正在準備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和政策建議的報告,此一報告將在本週內提交中國國務院。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不能因為物價上漲和出口成長放緩,就放鬆貨幣政策,這有可能延誤壓制通膨的時機,從緊的貨幣政策絕對不能改變。
 
此外,有關貨幣政策方向,中國仍需考慮國際政經情勢的變化,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敦促中國解決貿易失衡,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的壓力不容輕忽。
 
中國今年上半年出口成長率達二十一.九%,雖然不及去年同期的二十七.六%,但總體而言,仍屬於全球數一數二的高速成長,尚在中國商務部可接受範圍內。
 
瑞銀認為,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全體會議剛剛閉幕,政策焦點仍擺在人民幣升值,並將抑制通膨列為下半年的首要任務,在通膨放緩至低於六%之前,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升值六%,年底的目標價為六.六元。
 
======================下一則====================== 
 
Fed決策官員 暗示年底前升息
2008.07.21 【中國時報/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Fed)最資深決策官員史坦(Gary Stern)暗示Fed今年底前將會升息。他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Fed不應等到美國房市和金融市場回穩後才開始升息。
 
史坦現任美國明尼亞波利市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今年擔任聯準會(Fed)中負責利率決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之委員,他表示:「我們正處於就要遭遇諸多風險的狀態,而這些風險有可能已經發生。在這些風險中,我較為擔心通膨前景。」
 
史坦之言使得市場對Fed將在今年底前升息的預測心理更為強烈。在彭博社刊出專訪史坦內容之前,交易員預估Fed將在今年10月升息的機率為58%,專訪刊出後,預估升息機率升高至64%。
 
根據FOMC6月份會議記錄,部分決策官員支持儘早升息。根據期貨價格,Fed今年底前升息的機率為79%。
 
現年63歲的史坦表示,不能袖手坐等金融市場回歸常態、經濟恢復強勁成長,反而要起而行去扭轉局勢,Fed的行動是要影響未來經濟,而非當下經濟。史坦認為,美國財政部的「二房(Fannie Mae和Freddie Mac)」紓困方案將有助防止美國房市和景氣進一步走衰。
 
史坦將美國這次信用危機比擬1990年代初期那次信用危機,那次使得美國經濟不景氣持續將近3年。不過史坦的評估算是樂觀的,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美國這次信用危機是經濟大蕭條之後最嚴重的一次金融衝擊﹔Fed前主席葛林史班曾說,這次信用危機是超過半世紀以來最大的。
 
史坦表示,美國當前消費者物價上揚率明顯過高,他擔心這將影響到核心消費者物價以及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史坦表示,只要能源和食物價格平穩下來,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到明年應該就會走緩。
 
根據市場最新預期,Fed將在10月升息至少1碼至2.25%。Fed在6月中止之前一連串降息行動,而市場預料在8月和9月將維持利率不變。
======================下一則====================== 
 
美大選年 股市上漲機率83%
2008.07.21 【中國時報/王宗彤/台北報導】
 
最近美國「二房問題」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台股要出運,的確還要看美股臉色,目前看來二房問題在美政府介入解救下,問題應該不大。
 
投信業者認為,由於美國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根據過去經驗,美國大選當年的下半年,股市收紅的機率達90%以上,且平均報酬為5.6%。若美股回穩,對全球股市,尤其是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來說,都會有正面的激勵作用。
 
群益投信表示,根據彭博統計,從1960年以來的12次總統大選年中,美國S&P500指數有10次當年度美股是上漲,上漲機率為83%;而大選年當年的下半年股市表現又優於上半年的表現。
 
根據統計,大選年的下半年上漲機率達92%,投信業者建議投資人耐心等待,拉長時間來看,持續以定期定額方式進行投資,以累積報酬。
 
而從近日美國企業財報陸續公佈,如已公佈財報的富國銀行與英特爾表現不錯,帶動美股上漲。
 
此外,通膨壓力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若其他新興國家嚴重,分析師指出,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反是相對安全的地方。
 
群益投信國際部協理葉書弘表示,美國的房貸問題根源在於美國房價持續在下跌中,未來關鍵點就是觀察美國房價何時止穩,目前看來美國政府傾力要挽救,應該不會讓房地美、房利美倒閉。 以美股而言,投信業者相對看好的類股,以平價消費類股、肥料、煤炭、天然氣等族群為主,當市場表現不佳的時候,強勢股難免會受到影響,但表現仍會相對好。
 
保德信投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也表示,經濟紛擾中,醫療生化產業較顯防禦性與投資價值,在中長期產業趨勢看好下,也可分批擇優佈局相關產業。
 
======================下一則====================== 
 
美國大選年 股市多紅盤
2008.07.21 【工商時報/周惠慈/台北報導】
 
美國再爆「二房」風暴,就連索羅斯也認為金融市場的信用潰堤,衝擊美國經濟。不過根據統計,美國大選當年的下半年,股市收紅的機率90%以上,平均報酬5.6%。
 
基金業者認為,現階段信心不足,是造成金融市場震盪的主因,若回歸經濟面,通膨壓力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若其他新興國家嚴重,以投資的角度來看,是相對安全的地方。
 
根據彭博統計,從1960年以來的12次總統大選年中,美國S&P500指數有10次當年度是上漲,上漲機率為83.33%,平均漲幅為9.63%,且大選年當年的下半年股市表現又優於上半年的表現,漲機率達92%。至於選舉後1年的表現,仍有7次上漲,平均漲幅5.32%。
 
群益投信國際部協理葉書弘表示,從次貸發生後,美國企業自2007年第3季起至今,獲利已經連續4季呈現衰退,不過由於衰退的主因來自於金融業。
 
若根據彭博資訊預估,S&P500企業今年第3季起將轉為獲利正成長,預估第3季盈餘成長率為11.2%,第4季則因為去年基期較低,成長幅度可望達50%。
 
富通投顧則指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的不只是景氣不好,還包括了高通膨問題,儘管美國今年有選舉題材,但與過去經驗相比,預期今年底美股不會有正報酬出現,也就是說,選舉效應未必能在今年發酵。
 
另外,金融問題越滾越大,雖然美國政府已經要出手協助,如果真能適時平息,才是進場美股的時點。
 
葉書弘亦認為,美國的房貸問題根源在於房價持續在下跌中,未來關鍵點就是觀察美國房價何時止穩,由於目前美國房貸問題是持續在發展中,沒有人能知道結果如何,就看美國政府如何解決,目前看來美國政府傾力要挽救,不會讓房地美、房利美倒閉。
 
葉書弘表示,從經濟表現來看,美國6月份的核心物價指數為2.3%,雖超過2%的目標區,但超出幅度不大,相較新興國家,通膨壓力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較小。
 
不過當市場表現不佳的時候,強勢股難免會受到影響,但相對看好的類股仍以平價消費類股、肥料、煤炭、天然氣等族群。
 
======================下一則====================== 
 
美股止跌 帶動全球反彈
2008.07.21【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石油供給增加帶動國際油價急跌、美國金融股獲利高於市場預期與政府出手救房貸業等利多,美國股市上周在連跌六周之後收紅,帶動全球股市反彈。
 
美股上周先悲後喜,房地美(Freddie Mac)與房利美(Fannie Mae)這兩家美國大型房貸業者資金壓力大,股價大跌,大盤跟著雞飛狗跳,還好油價急跌,銀行股財報又傳佳音,股市連三天上漲。
 
雖然美林獲利不如預期,但花旗集團、JP摩根與富國(Wells Fargo)銀行獲利高出分析師預期,股價全都大漲20%以上,帶動標準普爾金融類股指數全周上漲11%,是3月下旬以來最大單周漲幅。「二房」在11日股價一度腰斬,但上周房利美大漲31%,房地美也上漲18%。
 
油價下跌,非核心消費類股也大漲6.5%,創五個月以來單周最大漲幅。不過,全球經濟走緩,谷歌(Google)及微軟的獲利不如預期,股價大跌。
 
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全周上揚1.7%,收1,260.68點。道瓊30種工業股價指數上揚3.6%,收1萬1,496.57點。那斯達克(Nasdaq)指數上漲2%,收2,282.78點。
 
歐洲股市則是5月以來首度收紅,道瓊歐洲600指數全周上揚3.8%。西歐18個市場中,除了挪威與丹麥以外,其他全數收紅。德國上漲1.8%,法國與英國都上漲1.7%。
 
彭博資訊統計,分析師預估,道瓊歐洲600大企業今年獲利將下滑2.4%,遠低於年初時預估的上漲11%。不過,道瓊歐洲銀行類股的本益比只有7.6倍,是十年來最低點。
 
從去年10月的高點以來,全球股市已跌掉約13.5兆美元。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的23個工業化國家中,只有加拿大跌幅還不到20%,還沒有進入空頭市場。
 
歐美收紅,亞洲股市卻連跌五周,MSCI亞太指數全周下滑3.3%,收129.16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