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境外基金 年底恐爆兆元贖回潮(此篇必看)
‧拉美+全球型基金+東歐+全球債→新勢力


境外基金 年底恐爆兆元贖回潮
2008.05.17【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雷盈/台北報導】
 
明年1月1日起,海外所得將納入最低稅負,即有錢人投資境外基金可能面臨課稅,但購買國內投信發行基金投資海外則不用課稅。業者評估,境外基金年底恐將爆發新台幣兆元以上的贖回潮。
 
最快明年1月1日起,海外所得都要納入最低稅負,只要境外所得超過100萬元,就要全數計入稅基。
 
花旗銀行消費金融台灣區總經理管國霖說,依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境外基金規模達660億美元,按照二八法則,即20%的富人掌握80%資產推算,恐怕將有4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也就是新台幣1.2兆元至1.5兆元的投資境外基金資金,可能因為擔心被課稅,擠在年底爆發贖回潮。
 
管國霖說,有錢人擔心被課稅,未來可能直接跑到新加坡、香港開戶,以規避稅負;台商在海外資金多達五、六千億美元,也可能都不想匯回來了。
 
中信金控個金執行長尚瑞強也說,這是鼓勵民眾用各種辦法把錢搬出台灣,會傷害台灣經濟。
 
管國霖建議,主管機關應修法將海外所得排除在最低稅負制外。尚瑞強也認為,這個法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政府課稅課來課去,只課得到資金跑不出去的人。
 
管國霖說,同性質產品不應該因發行者不同,而適用不同稅負,像是國內基金發行投資海外標的的基金,資本利得不用課稅,境外基金明年起卻要納入最低稅負制課稅。
 
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表示,全球監理趨勢是不同行業發行相同產品,應該有相同的監理與課稅標準。
 
而且,海外所得課徵有實務上的困難,管國霖說,首先,政府若要從明年起開始課徵海外投資,海外獲利的「開徵點」要從何時起算,是明年1月1日,還是回溯到原始投資起點。假使以制度上路當日為起算點,但起算點的「資本價值」該如何提供、後續資產價值變化是由個人還是產業提出,也都充問題。
 
管國霖表示,境內登記的有價證券還有金融機構可提供訊息,但海外發行的有價證券部分,現在台灣只跟16個國家簽署全面所得稅協定,交換稅務資訊,主管機關很難掌握課徵資訊。
 
目前民眾投資國外有價證券的主要管道,包括由信託業辦理金錢信託資金投資國外有價證券、證券商複委託買賣國外有價證券,以及保險業的投資型保單連結國外有價證券。
 
======================下一則====================== 
 
震災奧運內需旺 大中華基金漲 保德信 凱基 富鼎單月賺7% 最悍
2008.05.17【蘋果日報╱陳文蔚╱台北報導】
 
四川震災不但未撼動陸股與港股,台股還因而大炒重建題材,重建概念股漲勢凶猛。震災後,食品、運輸、建材等相關內需股原本就被市場看好,加上災民需求增加,這些重建概念股、中國內需股近期成為法人追捧標的,也使大中華基金再添利多題材,包括保德信、凱基、富鼎3檔大中華相關基金單月皆漲7%。
 
利多題材
今年來因為美股及中國股市先後大幅回檔,前波投信募集的大中華相關基金,紛將部位轉往台股或者其他可以投資的日股,但隨中國股市、美國股市回穩,近期經理人已明顯提高港股部位,調整作戰方向。
 
震災成短多 奧運長多
凱基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溫瑞文分析,這次中國股市得以止跌,主要還是拜調降印花稅利多,香港股市除了與中國股市連動,受到美股影響也很大,因此這兩個股市能相繼回穩,對港股的確是一件好事。
 
近期四川地震,雖然事發隔日,中國股市對四川概念股有利空反應,但中國股市收盤跌不到2%,港股甚至逆勢走揚,溫瑞文表示,從這些反應來看,顯示這次事件對這兩個市場影響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震後台灣的水泥、鋼鐵、食品等重建概念股明顯走多,港股的中國內需股也處多頭,溫瑞文認為,重建概念題材的確會有一波想像空間,但最大的利多應是奧運商機。
 
壽險財險股 短線避開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四川是個內陸省分,受創最嚴重區域在山區,對工業及農業生產影響有限,主要影響觀光,四川省其GDP佔全中國比重僅6%,地震對發展落後地區的運輸通信設施、電力損害及糧食供應等有較大影響,至於成都、重慶等大都市受災程度相對輕微,對實際經濟面影響有限,對社會心裡層面影響較深。
 
游金智認為,由於地震對保險理賠可能會增加,因此建議短期先避開中資股中的壽險及財險類股,水泥、基建、建材、電信設備等災後重建股,則有利多。
 
台新大中華基金經理人王怡指出,除地震內需外,奧運及接下來的上海世博會,都對內需股形成支撐,包括台灣的中概股、香港新加坡的中國內需股,尤其看好電信、航運、石化、金融等類股,後市看好。
 
近期大中華基金拜港股回升及台股反彈,表現亮眼,像是重押港股的凱基大中華,搭上日、港股回升的富鼎東方精選、持續加碼香港、台股的保德信大中華,單月報酬率均逾7%,寶來亞洲台資企業也有6%成績,是投信募集的海外基金中相對搶眼的族群,也擺脫年初的低潮。
 
======================下一則====================== 
 
巴西股市熱舞 拉美基金亮眼
2008.05.17【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台北報導】
 
巴西股市近期頻創新高,指數突破72,000點,富蘭克林投顧表示,推升近期巴西股市走揚的主要因素,包括金屬及原油價格維持在高檔外,債信評等調升更是市場資金湧入的主因。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商品及巴西債信升等題材降溫後,停利賣壓的湧現在所難免。但整體來看,拉丁美洲所具有的多元利基並未改變,原物料長線題材依然看佳;民生物資類股今年以來表現凸出,則代表內需題材受到市場所青睞,類股輪漲態勢有利指數往上攻堅,投資人可採取分批帶局的方式投資拉丁美洲基金。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祖任指出,巴西近期受到標準普爾(S&P)調升長短期內外債評等激勵,激勵巴西股市創新高表現,預期未來一、兩年巴西評等仍有機會再被調升,長期趨勢看好。
 
根據最新調整過後的MSCI拉美指數權重數字顯示,巴西股市所占權重達63.6%,比重最重。由於巴西股市近期頻創新高,進一步帶動拉丁美洲基金績效,今年以來至少都有一成以上的報酬率。
 
======================下一則====================== 
 
全球股票基金 長線布局
2008.05.18【經濟日報╱元大投信/提供】
 
全球股票型基金因資產管理公司布局產業及操作策略的不同,所產生的績效落差也相當大,根據MorningStar(晨星)截至4月底統計,國內所核備的57檔原始級別全球股票型基金中,一年期績效僅六檔為正報酬,其中邁倫全球股票基金報酬率6.95%領先同類型基金,而在五年期績效方面,邁倫全球股票基金報酬率亦高達138.37%,名列前茅。
 
邁倫資產管理公司表示,該公司在操作策略上最大特色是,研究團隊不僅著重於總體經濟的分析,同時更進一步去分析全球具主題性的投資內容,舉例來說,從目前的人口趨勢,挖掘出原物料商機、銀髮商機、綠色經濟(包含了替代能源以及舊能源)及新興市場內需題材等。
 
邁倫資產管理公司認為,資訊的分析以及決策,比資訊的收集來的重要。簡單來說,市場上許多全球股票基金的操作方式,是基金經理人要求各國家分析師在當地提供幾檔推薦個股,最後彙整由基金經理人及團隊來做決策,但邁倫的投資方式是,所有的投資團隊都在英國以全球的角度來選股,參考基本面、價值面、以及主題性來選股,不跟隨指標指數,研究團隊可能因為單一國家的所有股票都不符合他們的選股邏輯,該國家的持股比重就可能會是「零」。
 
對未來市場看法,邁倫認為,在次貸風暴的衝擊下,投資人風險意識提升,全球股票型基金因具備資產配置的優勢,得以分散投資風險,長期報酬率相對穩健;而隨著人口趨勢的演變,未來最看好的主題包括天然資源、農業、新能源等產業,投資人可以進行長線布局。
 
======================下一則====================== 
 
利多簇擁 東歐基金強彈
2008.05.18【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廣受國內投資人注目的東歐基金,今年來走勢平穩,5月以來,國內銷售的東歐基金平均上漲10%績效亮眼,基金業者指出,在能源、內需、基礎建設與股價偏低等利多題材的發酵下,以俄羅斯為主的東歐基金,未來有機會走出一波亮眼行情。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1周,俄羅斯股市大漲9.56%,漲幅居全球股市之冠,反映在基金績效一樣突出,新興歐洲基金5月以來平均績效達9.78%,跟過去績效一向突出的拉美基金平均11.06%相比,東歐基金的績效,急追直上。
 
ING新興股票投資團隊策略分析師羅格(Guts Robertson)表示,在ING旗下的新興市場基金中,當前加碼最多的部位就是俄羅斯。
 
除了政治穩定的利多之外,在油價站上120美元關卡的同時,俄羅斯官方推動石油企業的稅改政策也跟著發酵,也因為如此,以能源股為主的俄羅斯股市,過去1周大漲9.56%。
 
不過,既然能源股的股價已經反應,那俄羅斯股市未來的潛力,是否會有提前反映的隱憂?
 
羅格表示,未來5到10年,俄羅斯會有3大投資主題,第一是基礎建設,第二是內需消費,第三是原物料;再加上俄羅斯股市目前的本益比,在金磚四國裡面最低,因此,就投資題材與價值面觀察,俄羅斯都將是新興市場未來最看好的標的。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俄羅斯官方近期釋出的訊息顯示,管理當局正視能源產業上游稅改的必要性,此舉不但有利市場投資信心,相關稅改議題若能持續發酵,也可望縮減俄羅斯能源類股與歐美及新興市場同業的折價幅度。
 
不過,就中歐股市部份,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補充,當地的通膨及升息疑慮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倒是,先前利率調升的效果可望逐漸浮現,加以景氣降溫,紓緩部分通膨壓力,後續升息壓力一旦趨緩,則可望吸引資金回流。
 
整體而言,在北極熊帶動下,以俄羅斯為主的東歐基金,未來有機會複製拉美基金的強漲行情!
 
======================下一則====================== 
 
美景氣降溫 債券投資機會來了
2008.05.18【經濟日報╱富蘭克林證券投顧 /提供】
 
第二季全球投資人最關心的焦點,莫過於美國企業的財報結果。根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5月9日,標準普爾500大企業已有450家公布財報,有61.2%企業獲利優於分析師預期,整體獲利依股數加權計算下滑了16.7%,金融股之外的企業獲利維持成長11.3%。十大類股中,僅金融類股和消費耐久財股獲利衰退,分別下滑79.5%和24.6%;其餘以能源、原物料和科技類股成長幅度較大,各成長28.2%、16.1%和20.4%。
 
由於金融股及消費耐久財疲弱的財報符合市場原先預期,因此其他產業,尤其是科技股超出預期亮麗的財報出現,令投資人吃一顆定心丸,也激勵美股上演反彈行情。美歐股市普遍出現一成以上的反彈幅度,讓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說服自己,次貸風暴好像要結束了。
 
次貸風暴 衝擊效應不斷
只是,風暴真的過去了嗎?「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表示,美國貝爾史坦證券被聯準會成功紓困後,交易對手倒帳或系統性風險機率已大幅降低,次貸風暴造成的信用危機應該已到尾聲,但後續對實質經濟面的衝擊還在發酵。因為全球降低槓桿的操作會再延續一段時間,繼而造成一些實質經濟面的衝擊。
 
由4月初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所呈現的即是較為悲觀的看法。麥可‧哈森泰博解釋,通常官方機構比較會採取樂觀的預估,而且會等事實發生後才下修經濟成長數字,不過這次他們卻很積極的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4%以上調整至4%以下,並認為低於3%的機率有四分之一。
 
麥可‧哈森泰博認為,在過去二、三年,美國與新興市場明顯脫鉤,但隨著美國及歐洲經濟持續面臨成長減緩的壓力,應該會有愈來愈多新興國家跟美國經濟再掛鉤,這將形成全球債券的投資機會。
 
麥可‧哈森泰博表示,只要受到美國降溫衝擊,但債券價格尚未反映此影響的市場,便是很好的債券投資機會,例如南韓及墨西哥這兩個公債市場。其中墨西哥絕大多數出口是流往美國;南韓則面臨本身國內景氣循環自高峰反轉,以及易受全球景氣走緩影響出口,使得經濟表現被拖累,南韓公債殖利率也因此下跌。
 
貨幣配置 看經常帳表現
另外,在這波次貸風暴侵襲下,有些基本面不錯的公債市場不免受到衝擊,例如市場已過度反應巴西及印尼因高通膨而須升息的利空,導致這兩國長期公債殖利率驟升至近13%,創造一種轉機題材的投資機會。
 
麥可‧哈森泰博強調,全球化債券型基金的好處是可順應全球經濟趨勢變遷,彈性調整債券或貨幣配置,以爭取價格被錯置的投資機會,並能顧及風險分散。
 
麥可‧哈森泰博表示,美元在歷經連年貶值後,現在再談及美元表現,必須視相對貨幣國家的狀況逐一檢定。目前看來,歐元已被大幅高估,所以有貶值風險;但一些亞洲貨幣則明顯被低估,所以有升值空間。歐元部分,因為歐洲的勞動市場並不像美國那麼有彈性,在薪資及就業市場較僵固下,景氣減緩狀況會持久一些,且等歐洲狀況明顯減緩時,屆時歐洲央行有可能降息因應,也將對歐元形成下修壓力。
 
在市場風險趨避心理不可能瞬間轉變成完全有信心的情況下,麥可‧哈森泰博指出,貨幣配置應聚焦在那些有充沛經常帳盈餘的國家貨幣。例如日本經常帳盈餘約占GDP的5%,瑞士的比重更接近15%,這兩個貨幣今年以來對美元的升值幅度相對突出。在一個信用緊縮的環境下,經常帳赤字國家所吸引的資本流入降低,當資金流入不足以彌補經常帳缺口時,該國貨幣便有貶值壓力。
 
麥可‧哈森泰博補充,亞洲國家經濟狀況優於美國及歐洲,且負債水準受良好控制,尤其多數國家經常帳盈餘充沛,得以緩和外在衝擊壓力。加上國內內需暢旺,通膨壓力仍處高溫,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國以升值方式來降低進口物價壓力,形成亞洲貨幣升值利基。
 
近期在供給面不穩定、投機炒作以及美元貶值助威下,國際油價或部分商品價格已如脫韁野馬飆漲,並造成全球的通膨壓力,也讓不少投資人對固定收益產品卻步。麥可‧哈森泰博則表示,現在的高通膨壓力,的確是債券投資的重要風險,但是須思考這波高通膨主要由商品價格帶動,但還沒有引發薪資面及全產業的物價上漲,所以跟由需求面、薪資帶動的長期通膨不一樣。
 
通膨壓力 債券最大風險
很重要的是,因為通膨率計算的是年成長率,以油價來說,已由每桶20至30美元漲到現在,幾近五倍成長,但以現在的高油價來說,卻很難看到未來再有五倍的漲幅。美國經濟成長減緩也將壓抑薪資上漲幅度,通膨長期上揚的風險減輕許多。
 
新興國家,尤其是亞洲通膨比其他區域高,其中絕大部分是進口糧食價格或油價高漲造成,所以對新興國家來說,利用貨幣升值來降低輸入性通膨是很好的策略,這也激起匯兌收益機會。
 
最後,麥可‧哈森泰博表示,各國的經濟條件不同,對通膨的忍受程度也不同,全球化債券型基金的好處便是可彈性調整債券或貨幣配置,期望能將通膨危機化做轉機題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