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台股基金漲/生技基金看長
‧新興歐洲靠內須

台股基金 搬開了絆腳石
2008.04.27【聯合晚報╱記者謝鎔鮮/台北報導】
 
摩根富林明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德興樂觀看多台股第二季,他指出總統大選結果讓兩岸關係漸趨開放,終於搬開台股路上的石頭,台股第二季可望繼續強力吸金,台股基金仍然受到注意。
 
德銀遠東投信投資研究部副總經理李友千進一步分析,2008年下半年龐大海外投資基金的資金流出情況可望減緩,雖然連帶加速新台幣升值,以及輸入性通膨情勢,但也部份彌補了台灣今年因美國經濟情勢不佳,拖累出超獲利的衝擊。
 
渣打銀行本週舉辦財富管理趨勢論壇,胡德興於會中指出,台股本益比長期維持於12倍,現在也僅到15、16倍,加上台幣猛升、台美利差反轉與台股股利率亞太奪冠三大資金面偏多因素助益下,台股第二季可望繼續保持強勁吸金動能。
 
他表示,台灣投資人以往喜好操作美元定存,全體銀行外匯定存至今年一月底統計超過新台幣1.4兆元,但美國聯準會六度降息後,與台灣重貼現率利差暴降至-1.125%,加上新台幣強勢升值,預計促使這些資金解約投入市場,多少拉抬台股情勢。
 
胡德興表示,台股股利率與現金股利驚人,2007年台灣股利率達4.7%,於亞太主要國家居冠,今年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可望發放超過9千6百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股利回鍋再投資台股成為第二個資金來源。
 
此外,外資也不落人後,今年第一季匯入台灣總金額至今已超過4千億元,超越同樣舉辦總統大選的2004年第一季紀錄,顯示外資相當看好台灣,不過胡德興指出,其中實際進軍股市金額僅有數百億元,加碼空間大,且台灣整體貨幣供給較為寬鬆,台股很有可能如同香港或印度股市一樣大漲。
 
======================下一則====================== 
 
天然資源基金走多
2008.04.25【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國際原油價格日前續創新高。觀察國內核備銷售基金類型中,天然資源股票基金近一個月更是異軍突起,平均報酬率達19.71%,相較於全球新興市場、亞太 (除日本外)等區域股市,表現相對強勢。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何燿廷表示,由於新興市場對於原油、基本金屬等需求強勁,在需求持續成長、但供給相對受壓抑的情況下,全球資源類股可望進入第二波多頭漲勢。
 
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以來至4月21日為止,在全球主要產業型及區域型基金中,以天然資源股票基金、黃金及貴金屬股票基金表現最為優異,今年來報酬率分別達7.48%、6.89%,相較於歐美、亞洲等區域型股市,今年來仍為負報酬來看,天然資源、黃金、礦業等產業,儼然已成市場資金追捧的投資標的。
 
======================下一則====================== 
 
內需走強 新興歐洲基金看俏
2008.04.26【蘋果日報╱李亮萱╱台北報導】
 
今年歐美經濟走緩,但新興歐洲的投資價值仍吸引市場基金注意。最近15周(至3/26),投入新興歐非中東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淨流入達1億美元(30.3億元台幣),但新興亞洲股票型基金卻有高達139億美元(4211億元台幣)的淨流出。鋒裕環球投顧副總李汪旗表示,去年表現相對落後的新興歐洲地區,無論經濟成長表現或股市本益比,都極具投資吸引力,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極力發展基礎建設
李汪旗說,雖今年歐洲經濟成長率較去年減緩,但新興歐洲的下滑幅度並不大。根據Bloomberg統計,MSCI新興歐洲指數本益比為11.8倍,較去年底時近15倍的水準大幅下修。此外,波蘭、土耳其本益比也在12倍以下,且土耳其及中東水泥營造公司將因基礎建設投資受惠。
 
李汪旗指出,俄羅斯能源類股佔市值比重過半,但隨著能源價格攀升,民眾消費力提升,該國也致力發展內需及基礎建設。
 
根據Bloomberg統計,俄羅斯零售銷售在去年底有逾50%年成長率,顯示俄羅斯內需成長潛力不小,未來對俄羅斯的整體經濟或股市均有正面的助益。
 
======================下一則====================== 
 
跌深強彈 生技基金出頭天 人口增醫療需求強勁 長線易漲難跌
2008.04.26【蘋果日報╱李亮萱╱台北報導】
 
生技類股歷經近半年修正,股價跌深,但近1個月也出現轉機。根據彭博資訊統計,自波段低點彈升已來(3/10?4/24),NBI生技指數已有12.1%的漲幅,表現相當亮麗,生技類股所擁有的長線題材優勢,開始受到市場重視。
 
健康醫療產業可區分為製藥、醫療設備和生技產業3類。今年以來,史坦普500指數的健康醫療類股表現不佳,成份股走勢則為分歧,大型製藥類股受財報不佳拖累,普遍走勢較為疲弱。
 
但不少生技股受惠新藥銷售情況良好,股價走勢異軍突起,如Celgene今年以來(至4/24)就有高達37.81%的漲幅,Biogen和吉利德科等也出現2位數以上的股價上揚幅度。因此,近1個月生技醫療基金也明顯漲幅,百達生物科技基金單月漲幅甚至達10.28%,居同類之冠。
 
百達基金公司表示,過去1個月來,AMEX生技指數表現大幅超越MSCI世界指數及美國S&P 500指數,顯示投資人風險趨避的意識逐漸下降,市場評價逐漸還給生物科技產業一個公道。
 
不過,由於許多全球大型生技製藥廠皆在美國掛牌,隨著美國經濟今年初進入景氣衰退,投資人擔心美國第1季的GDP可能將僅有小位數甚至負成長,可能波及相關生技相關類股表現。但根據JP Morgan統計,過去在景氣進入衰退前3~4個月,景氣防禦股表現較景氣循環股佳,成長股的表現又比價值股突出。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理梁云菁也說,史坦普500指數的健康醫療類股第1季跌幅大於10%,甚至重於史坦普500指數幅度,這波健康醫療類股跌幅明顯大於過去衰退期間的平均值。百達基金公司則分析,生物科技類股本益比僅17.5倍,為11年來最低水準,本益比修正到低檔水準,未來下跌空間理論有限。另外,今年5至6月美國腫瘤學會(ASCO )即將召開例行會議,可望激勵生技類股股價表現。
 
因此,梁云菁建議,生技產業擁有長線題材,且短線跌深,介入風險降低情況下,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掌握生技產業長期投資商機。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羅介嶸也說,近期生技醫療類股表現相對抗跌,較受保守型基金青睞,建議已進場的投資人可長期持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