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基金首季報酬 逾3/4都虧 60檔賠逾1成 修正波段定期續扣
2008.04.01【蘋果日報/陳文蔚╱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普遍回檔,台股在這波走勢中漲勢相對凌厲,但股災頻傳,首季大盤漲幅仍不到1%,台股基金在類股輪動速度加快下,表現差異頗大,第1季僅不到1/4的基金有賺錢,其中大華中小基金19%居冠,而包括景順潛力、大華大華、新光台灣永發第1季報酬率也都超過1成,但首季卻有超過60檔基金虧損超過1成。
 
差強人意
台股從元月立委選後持續向上緩步墊高,尤其以2月漲勢最為凌厲,3月初的漲勢無法延續之下,使得努力一季之後還是回歸原點,單季大盤漲幅不到1%,而3月漲幅也只有1.9%。 而台股基金受惠選前這波多頭也無法延續2月的強勁走勢,3月各基金表現差異拉大,且有1/3的基金呈現負報酬。拉長到整季來看,台股基金也因選股策略不同,表現差異大,報酬率最高的大華中小基金,單季報酬逼近2成,報酬率最低的建弘福元、建弘雙福、台新科技等基金,單季虧損也都超過2成。
 
全球經濟觀察重點
基金經理人透露,今年以來類股輪動速度非常快,操作難度增加,這也讓過去偏愛採取重押的基金容易「踢鐵板」,未來齊漲齊跌的機會恐將降低,考驗經理人選股的眼光。摩根富林明JF台灣增長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受到新台幣升值的壓力,目前金融、傳產仍然是投資人交投重點,特別是金融股比重一度都在20%之上,電子股近來反而處於弱勢整理狀態,成交比重也大多低於5成水準。
 
資金明顯轉入金融
選舉慶祝行情結束之後,市場理性回歸基本面,雖然昨日為第1季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並未出現市場期待的季底作帳行情,但8500點至8600點的年線為台股提供相當好的支撐,就長遠來看,全球經濟成長才是股市上漲最主要的觀察重點。 另外,葉儒鴻特別強調,台股的結構性上已經有所轉變,隨政策的發展進度,未來的台股不會是以電子股為主的行情,所以投資人必須先有心理準備。新光大三通基金經理人王俊淵也認為,兩岸近期頻頻釋出緩和氣氛的訊息,資金明顯的轉入漲勢落後的金融股,使得金融、資產、內需、中概成為四大要角。
 
由於台股總統選後慶祝行情只發酵一天,隨即又隨國際股市整理,使得上周基金淨值成長速度有限,整體台股基金規模僅增加82億元,來到4086億元,而受到國際股市影響,投資人定期定額從2月開始出現明顯的停損、停利動作,更出現2年多來首度負成長,特別是國內投資人定期定額扣款台股基金人數眾多,投信投顧公會特別罕見出面呼籲投資人不要做錯誤的投資。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表示,在市場修正的下半波段,持續扣款,加速攤平投資成本的效果是最好的,此時停扣,平均成本將停在相對高點,是定時定額投資基金最致命錯誤。
 
兩個情況需要轉換
面對這波停扣疑慮,蕭碧燕秘書長強調:「跌太多絕對不是定時定額停扣的考量。」他指出,堅持在漲時扣款,表示投資人很會看市場趨勢,那何不單筆買進,賺取最大報酬?
 
蕭碧燕認為,定時定時投資基金,只有兩個情況需要考慮轉換,一是基金績效變差,在同類型基金中連續六個月以上殿後;另一個是投資市場可能低迷很久,投資人不想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